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今日,浙江省教育廳發佈了關浙江省中小學生教育減負的公告,此次公告公佈擬定了33條減負方案,

其中擬規定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可經家長確認拒絕完成剩餘作業,主要減負內容分別是: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此項教育減負規定一出臺,就遭到網友激情評論,大家對於減負此次舉措大致分為三面派。第一派為支持隊伍,認為現在小孩子的作業量太過繁重,減負是應了廣大家長的心聲。第二派為中立派,認為減不減負都一樣,實質上孩子的負擔並未減低。第三派則為反對派,認為減負會讓小孩子從小缺失責任心,家長的負擔會越來越重,學校作為承擔教育孩子的場所,擔子反而越來越輕了。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其實教育減負浙江省並不是第一批實施者,早先在江蘇省實施的教育減負不但沒有引起家長共鳴,反而遭到一片嗆聲!一篇名為“南京家長已瘋”的網文一度被刷屏,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在文中,作者聲情並茂地“描述”了南京正在推進的減負政策的效果,並感慨:也許用不了多久各位的孩子就會成為一個活潑靈動、熱愛生活、輕鬆愉悅、心智健康的學渣。“南京家長在快樂與痛苦的交織中,終於瘋了”。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評論更是戳中痛點,直接殘酷地揭示教育減負以來,孩子不但沒減負,反而教育機構風生水起的勢頭。更有網友批評舉措,教育減負是隻有富裕家庭才能玩得起的遊戲規則,普通人家的父母只能花更多的精力和賺更多的錢才能跟得上教育減負的大環境。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在南京減負得到了很多家長的抵制,不得參加補習班、不得包內夾有課外多餘的卷子、下午3點就能放學,這些行動對於孩子來說確實是減負了,但對於家長來說,就是陷入了另一種恐慌之中。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為何家長對教育減負不為所動,還主動增負呢?

1、先不說作業的減負家長陪教孩子的任務變清了這是優點,但光就下午3點放學這一點就難住了很多家長。正常的白領朝九晚五都接不上孩子,更別說那些藍領和做其他工作的父母們了,全靠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接也不太現實。

2、在我國“高考改變命運”的背景下,現在的減負在全國統一的高考面前只會造成自己的孩子高考失利,導致不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其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3、減負的政策現在一直在運行中,家長們想與其等待教育部門過幾年調整政策,那就是白白浪費、耽誤了大好的青少年時間,不如現在踏實學習,奔著高考成功的念頭去。

4、學校減負不讓上培訓機構,但教育部門只能監督到本地區,臨近的其他地區的校外培訓機構依然存在。學習、高考就是競爭淘汰機制,別人都紛紛前往,作為家長也會生怕落後。

因此,該地區的減負政策不僅催熟了臨近地區的校外培訓產業,而且,也讓高速公路收費飆升了若干百分點。因為要送孩子去培訓。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5、長久以來,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吃得苦中苦,要做人上人”的思想觀念依舊存在。為什麼要讀書?就是為了完成“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偉大夢想。這是學生自身想要的榮耀,也是父母渴望的驕傲。

今日是一個平等的社會,但在工作上還是存在三六九等。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屈居人後。早年間的孩子經常看不起乞討者或是環衛工人的現象,這兩年由於國民素質的提高這種現象已經不復存在,但是作為家長還是會向孩子灌輸“你不好好學習,以後可能就會成為這樣的人”類似的這種思想。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教育減負,減的是學校的學習任務的負擔,但卻減不了父母心中寄予孩子厚望的負擔。

教育減壓下的“增壓”現狀實例

近日,南京同仁兒童醫院設置在醫院角落的“作業吧” 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原來所謂的“作業吧”不過是改造後的護士站,小小的護士站一次可以容納4-6人同時輸液。醫院在這個護士站加了寫字用的課桌以及便於移動的掛水架子,調整了燈光甚至特別安裝了呼叫鈴,便於孩子輸液的同時邊寫作業。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左手輸液,右手寫作業”這種情景不禁為眾人所驚訝,孩子生病了還不能讓其好好休息嗎?教育減負下,為何孩子越來越辛苦了?其實教育減負下,孩子不是拼的課內的知識掌握了,光憑依靠學校家長心中已知拉不開差距,因此課外的培訓學習成為了孩子的戰場,誰在課外學習得越多,誰就越有可能成為更優秀的人。

《少年說》中,有一個叫周子皓的孩子,在"天台"上說出了積壓已久的心聲:"媽媽,我能不能求你個事,我有12個補習班,我真的好累,我可不可以不要上這麼多?我為什麼休息的時候要上這麼多的補習班?寫字班,奧數班,還有一些我自己名字都記不住……"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然而,臺下的媽媽,很平靜地跟孩子解釋道:"因為媽媽給你報的興趣班,都是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我想通過這種方式,讓你有更多的快樂,崽崽。"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媽媽所謂地想讓孩子有更多的快樂,這個理由,聽著怎麼那麼不可信?事實上,孩子在談到這12個培訓班時,也沒有絲毫的快樂,只有望不到盡頭的壓力和無窮無盡的累。

教育減負的真正目的,家長要領悟這點

家長們也許不能夠理解和支持教育減負舉措,因為這對於孩子的成績沒有任何好處,不願意去冒這個險,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家長要明確一點:教育的目的絕不是找個好工作,也不是寫好作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健全的人。這是為人最根本的一點。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前段時間,13歲男童殺害12歲女童的新聞使得眾位家長痛心疾首,同是在教育體制下成為的孩子,為何13歲男童可以如此冷漠,對他人下得出如此狠心,並且還可以裝作和自己無關的樣子想法逃脫罪責呢?

其實這是人性的喪失,教育沒有讓他學會怎麼做一個善良的人,當然他再會學習都沒有用。因此家長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學會做人是根本。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孩子課內外各種形式的作業已經多到讓孩子崩潰,因此孩子可以除了做作業、學習,幫家長做家務、吃飯穿衣等其餘任何事情都不用管嗎?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可以了,勞動可以不做,遇到學校任務學會偷懶就可以了?

以上思想當然是錯誤的!增負,似乎是為孩子好,可是家長問過孩子的需要嗎?和孩子溝通過增負過程中他的感受嗎?大人一週七天都受不了,孩子受得了嗎?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同樣,減負,家長也問過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嗎?不要以為孩子都喜歡所謂的輕鬆的快樂教育。有的孩子一回家,就喜歡看書。那麼,作為家長,為什麼又要以減負的名義逼迫他去看電視?

也許小學的學生還需要家長督促,但是從現今大學現狀看,很多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主性習慣還沒有培養成,期末若是老師不劃範圍和重要,很多學生都將面臨不及格的命運,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一是被高中經歷的壓迫式學習後的釋放 ,二則是逃離了家長的監督式學習的解脫。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培養孩子學習不是培養好的成績,而是培養孩子學習的自主積極性。總是談論增負還是減負都是假命題,孩子沒有靈魂地學習才是最致命的。

其次,想要好好學習身體才是保證健康的首要。在中國,小學就早早戴上眼鏡的小孩數不勝數,但中國家庭的父母們卻從未將近視放在心上,他們大多認為近視了就戴眼鏡就好了,可是過早地近視會給以後的眼睛帶來多大的傷害,他們卻不得而知。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在中國,99%的家長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經或將要近視,99%的家長也不知道孩子近視的加深都是父母一再造成的。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了身體再怎麼學習成績優異也沒有用。在這裡我們不光強調體質的健康,更為重要的還是孩子心理的健康,畢竟心理健康是孩子做一切行為的方向。家長對此要慎重關注,以免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小學生9點後作業可不寫,只要爸媽簽字便可,但父母會這樣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