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次李佳琦直播花掉一年工資?情緒化消費多可怕

◆ 後臺回覆書名一鍵免費閱讀 : 事實 | 主角 | 網內人 | ……

看一次李佳琦直播花掉一年工资?情绪化消费多可怕

一年到頭,雖然賺的錢還沒補上花掉的坑,上一年雙十一囤的東西今年還沒用完。

但你一定,會在今年雙十一栽跟頭,再次喪失理智地買買買。

畢竟作為中國網民之一,李佳琦一句“所有女生,買它!”,和薇婭“頭頭是道”、鏗鏘有力的種草推薦,真的很難逃。

看一次李佳琦直播花掉一年工资?情绪化消费多可怕

身邊就有不少朋友哀嚎:只是因為多看了李佳琦、薇婭一眼,就花掉辛辛苦苦存了好幾個月,甚至一年的工資。

看一次李佳琦直播花掉一年工资?情绪化消费多可怕看一次李佳琦直播花掉一年工资?情绪化消费多可怕
看一次李佳琦直播花掉一年工资?情绪化消费多可怕

然而,直播結束,逃離李佳琦的OMG轟炸後,遲到的理智就使人後悔了:

“國慶出國旅遊才在免稅店買了幾套水乳,怎麼又下單了?明年雙十一都用不完了!”

“單身男子漢在外漂泊,我又不做飯,幹嘛買鍋?”

“怎麼買沙發了?20平的出租屋根本放不下,何況我本來只是因為好奇隨便看看而已!”

看一次李佳琦直播花掉一年工资?情绪化消费多可怕
看一次李佳琦直播花掉一年工资?情绪化消费多可怕

定金一時爽,尾款火葬場。放下手機,智商終於重新上線——

紛紛在微博、朋友圈、閒魚等平臺,發起轉賣信息。

然而悲催的是,第二天還是會重複忍不住看一眼直播——忍不住下單——又後悔的一系列舉動。

作為暫時還理智的旁觀群眾,觀望著這場充滿硝煙的雙十一戰爭,我用僅有的冷靜思考:

大家“喪失理智”瘋狂買買買的舉動,到底是被什麼促使的?窮噹噹的現實,為什麼沒幫我們抵擋住誘惑?

最近看的《事實》這本書告訴我,這得追溯到人類的原始本能。

《事實》

避免情緒化決策

看一次李佳琦直播花掉一年工资?情绪化消费多可怕

01

買買買

是什麼魔鬼本能?

人類大腦是數千年進化的結果。在進化的過程中,我們大腦產生了多種本能。

我們對流言蜚語和誇張的故事感興趣,是因為這些曾經是我們祖先僅有的信息來源;我們對糖和脂肪無比渴望,是因為這些東西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是能夠救命的能量來源。

大腦不經過系統的深思熟慮,直接跳到結論去反應,這種本能曾經幫我們祖先躲開迫在眉睫的危險。

比如發現一頭獅子在遠處,我們第一反應是立即逃跑,而不是去分析獅子為什麼在那,會不會衝過來。

如果不快速作出反應,而是停下來認真分析,人類早就被滅絕了。

雙11衝動的購物慾,正是擊中其中“情急生亂”的本能。

——買到就是賺到!

——限量10000套,沒搶到等於少賺一個億!

——所有女生!3、 2、 1!好了,沒了。

這類要求你立即採取行動的指令,在無形中攜帶緊迫感,使你失去全面思考的能力。

然而事實上,眼前的東西並不是急需用品,優惠也永遠還有下一波。立刻採取行動,並不見得是最佳選擇。

看一次李佳琦直播花掉一年工资?情绪化消费多可怕

02

未經思考的本能反應

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後果?

無可否認,當今社會我們仍然需要緊急反應的本能,好比一輛車子在身旁急速駛過,我們依舊必須先做出躲避的本能動作,以逃離危險。

但今天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截然不同的時代,那些本能並不完全適用於現在。

直接快速反應的大腦和情緒化的本能,有時反而會導致我們對世界產生誤解,做出錯誤舉動,併為之付出代價。

2011年3月,日本本州島海底地震引發的海嘯,將整個福島核電站淹沒。人們拼命逃離福島,有1600人死亡。

讓人驚訝的是,這1600人中沒有一個人是死於核輻射,而是死於精神過度緊張,其中多為對輻射本身恐懼而引起心臟病和精神疾病的老年人。

因為畏懼而未經思考做出的倉促決定,使他們付出慘重代價。

一旦陷入混亂,你的大腦已經停止有效工作了。欲速則不達,越是在緊急的時刻,尤其是外界不斷給你傳達緊急信息的時候,越要讓自己靜下心來思考。

回到雙十一衝動購物這件事,下單前多問自己,真的需要嗎?買回來一定用得上嗎?什麼時候會用到?

只要其中一個是否定答案,那堅決別下單。

熬過那個被外在信息干擾、轟炸的時間點後,再看看周圍朋友紛紛為衝動消費導致花唄、信用卡“債務”滿天飛的時候,你一定會慶幸自己的正確決定。

看一次李佳琦直播花掉一年工资?情绪化消费多可怕

03

如何避免情緒化決策

減少後悔狀況發生?

只有依據理性分析後的事實做事,我們才能改變無知的情緒化衝動,變得理智,減少後悔的情況發生。

這裡說的事實,不單指數據信息的客觀準確,還要通過事件與事件之間的關聯所得出的真正“事實”。

2016年全球嬰兒的死亡數量達到420萬,這數字聽起來太可怕了,尤其這其中的大多數都是死於可以預防的疾病。

看這個數字,我們第一反應是對現代醫學產生質疑甚至否定。但問題在於,這只是一個孤立的情況,而非事件真正的事實。

2016年,嬰兒死亡的確達到420萬,可2015年比2016年還多20萬。再往前數三四十年,嬰兒死亡數甚至超過1000萬。

所以事實是:幾十年來,我們嬰兒死亡的數量已經減少了一半以上,420萬這個數字在2016年甚至已經處在世界歷史上的最低點了。

醫療狀況不僅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糟,甚至已經在變好。

如果只是孤立地看數據,或者看某張圖片、某段視頻、某條微博,我們很容易會被帶偏,因此產生對這個世界的誤解和偏見。

所以,做出判斷或採取行動的時候,務必多給自己多點時間和更多的信息。

絕大多數情況下,循序漸進的方案,總優於大刀闊斧的行動。

看一次李佳琦直播花掉一年工资?情绪化消费多可怕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需要克服的本能化的思維模式,比如負面思維、一分為二、直線思維、以偏概全、命中註定等。

漢斯·羅斯林在《事實》一書中精準指出了10個很常見卻很隱蔽的思維陷阱,並詳細舉例分析了每一種情緒化思維方式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

如何學會用數據去理性並長遠地接觸事實真相,認識情緒化本能,作出相應改變,擺脫非理性的困擾,重新把能量投入到建設性的行為中去。

比爾·蓋茨表示,自己也會用《事實》的思維模型來推進工作。還把它作為畢業禮物送給全美大學生人手一本。

如果你正在受情緒化困擾,希望用更正確的思維方式做出更好的決定,不妨看看《事實》這本書,學會用數據思考,避免情緒化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