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700多年曆史的朝陽小城,1920年代還能見始建北魏的北塔


朝陽的市街,這座有著1700多年曆史的古城,曾經是十六國時期慕容鮮卑族前燕、後燕、北燕的都城,圖中的街道中間矗立著高大的牌坊,上書“鳳鳴朝陽”四個大字,幾位頭戴笠帽的行人,大步流星,趕著騾馬走向前方。

朝陽三塔之一的北塔,始建於北魏,後隋、唐多有重建,遼時改為延昌寺塔,供奉佛舍利,遼興宗時期的公元1031年,朝陽城內已經三塔鼎立,為南塔、北塔、東塔,東塔毀於雍正乾隆年間。圖中塔頂雖已坍塌,氣勢仍宏偉無比,1988年修繕時發現天宮和地宮,出土千餘件文物,其中兩顆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極為珍貴。此圖拍於1920年代

朝陽建平縣,清光緒三十年始設,因地域曾屬建昌縣和平泉縣兩縣管轄,分取兩縣首字而得名,1954年縣城移至葉柏壽。圖中的兩個男孩騎在小毛驢上,在大街上玩耍。


朝陽凌源縣,乾隆三年設為塔子溝廳,民 國三年改名為凌源,因大淩河發源於此得名,圖中大雪覆蓋,道路的車轍印直通西門城樓,一位挑夫挑著擔子正走在雪地中。

位於凌源城內東街的關帝廟,始建於乾隆七年,俗稱老爺廟,圖中的建築 動 亂 年間被毀,90年代末重建,並改為凌雲寺。圖中幾人用小車拉著空框,準備運送貨物。

凌源萬祥寺,始建於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由乾隆御批修建的藏漢建築風格交融的喇嘛寺院,史載上乾隆前往盛京祭祖途中,曾駐蹕於此,賜寺名為“萬祥寺”,圖中信眾大多身穿棉襖,雙手攏在袖筒中。

位於凌源北郊的熱水湯溫泉,清康熙帝曾巡遊此地洗浴溫泉澡,賜了一聯為“寶地靈泉熱水湯,能治百病勝八方”,因而得名為熱水湯。

朝陽三塔之一的南塔,始建於遼代,夏日時分,寶塔群燕聚集,圍塔飛舞,當落日金輝撒向燕群,便是著名的朝陽八景之一的“寶塔金燕”,2004年南塔附近施工,發現石宮,出土錠光佛舍利等佛教珍貴文物。

朝陽的街景,左側是縣公署的所在,房屋的建築風格很是古樸,道路寬敞,人馬穿行,絡繹不絕。

建平縣黑水鎮的集市,街道上人如潮湧,攤位上擺滿了各式日用產品。

位於黑水鎮西邊的喇嘛寺廟西院寺,山丘上,山門後一座喇嘛塔高高聳立。

農家院內,一位老人和驢馬正在碾子旁磨穀物。

為了慶祝所謂的偽滿州國皇帝即位,當地正舉行高腳戲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