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你会选择哪个来评价现在的自己

是打破现状、不懈奋斗的傻子,还是处事中庸、趋吉避凶的聪明人,又或者甘于平凡、偶尔抱怨的奴才?这似乎是一个问题。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创作于特殊的年代,在那个军阀混战、封建思想充塞人心的黑暗时期。

人民生活困苦而精神麻木,富裕阶层趋炎附势且巧滑中庸,改革者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文章以奴才作为引线,将聪明人、傻子和民国社会紧紧连结,为我们涂绘出一副人性与时代的灰色画卷。

重读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你会选择哪个来评价现在的自己

画卷中奴才因为生活困苦而心生抱怨,却只会以抱怨寻求心理平衡,认为倾听就是莫大的帮助,惧怕生活一丝一毫的改变;

聪明人的则恰好出现,充当聆听者的角色,获得奴才的感激,再用未来的奖赏安慰奴才继续生活;

傻子因奴才的抱怨,愤怒于内,外化为改变奴才生活现状的行为,反倒为奴才所驱逐。

鲁迅先生用反讽的文字将愤怒与爱送给了奴才,将憎恶与责备赠给聪明人,却把青睐、惋惜和警醒给予傻子。

重读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你会选择哪个来评价现在的自己

带着许多情感,获得一些感悟,将视线投入现代。

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新中国的成立让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经济腾飞和思想解放也让人民挺起了脊梁。

唯一未曾改变的是从未断代的悠久文化,这文化曾造就我们辉煌,也带给我们屈辱,我们因为拥有它而悲喜交加。

悠久的文化孕育出中国人的脾性,深植于精神中的民族性格也从未拘泥于时代,反而与中国人相生相伴。

立足当下,展现民族性格三个侧面

01奴才

生活中有诗和远方,但更多现实的苟且。

重读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你会选择哪个来评价现在的自己

美景与玩乐总是专美于前,可学生有繁重的课业;工薪族有忙碌的工作;夫妻有日常花销、房贷和车贷;父母有子女健康成长及养老。

除去这些,不期而遇的灾难和疾病,也会瞬间打破普通人的生活。

面对这些难题,普通人只能埋首于生活,即便偶尔陷入抱怨中,也无力改变现状,只能甘于平凡,成为别人眼中低声下气的奴才。

重读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你会选择哪个来评价现在的自己

民国时期,因为深沉的爱,鲁迅先生愤怒于奴才所映射的人民,期望用深刻的文字唤醒沉睡的主人翁意识,根治他们逆来顺受的心理隐疾。

但今天的奴才我们竟无法去指摘什么,因为他们已经是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主人,但是却被生活的困苦压弯了脊梁。

就像1998年的老电影《没事偷着乐》中的张大民,虽然貌似形神兼备的农夫,但是他总是愿意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耕耘。

重读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你会选择哪个来评价现在的自己

每当在繁忙的生活中觅得一丝空闲,他也会让平安喜乐的情绪弥漫心间。

02聪明人

生活中、职场里,总是不乏有对领导阿谀奉承,对下属平易近人的伶俐人;更不少见在矛盾中两不相帮,只给出中庸意见的建议者。

他们深得领导信任,同事喜爱,更会在矛盾结束后得到双方的感谢。

甚至还有传播鸡汤文化的学者、专家,他们惯用明天的面包满足今天的需要,但是却从不切实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重读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你会选择哪个来评价现在的自己

在鲁迅先生笔下,聪明人总是带着虚伪的面具,聆听奴才的抱怨,为其画饼充饥,冷眼旁观想要做出改变而被敌视的傻子,最后与凑热闹的人群一起出现,接受奴才的感谢。

对于社会大势和问题总是了然于胸的聪明人,总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以自己的方式适应社会,为自己谋求利益。

对于别人的困难他们一向敬而远之,但是如果遇到不用出力又能得好处的时候,他们也愿意给出些惠而不费的建议。

重读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你会选择哪个来评价现在的自己

聪明人很少涉足改变社会的事情,因为改变意味着风险,如果伤及自身利益那就得不偿失,索性不如努力适应当下,在敏锐的嗅觉中趋吉避凶。

03傻子

每个时代都会有带着些许倔强的傻子,他们情愿用一生去做一件事,也要为处在苦难中的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阿里巴巴之父“马云”,他们为中国的改变心甘情愿的成为傻子。

重读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你会选择哪个来评价现在的自己

舍弃美国待遇、终生与农田相守、为中国互联网拼命创业是他们的付出,也是他们最为人称道的倔强。

在特殊的年代,鲁迅用文字赞扬傻子的精神,惋惜他们的痴傻,期望着在旧的社会中有更多傻子能够改变世界,又不希望他们受到不应有的敌视和迫害。

回顾中国的历史,傻子比比皆是,五马分尸的商鞅、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民族精神的斗士鲁迅。

重读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你会选择哪个来评价现在的自己

他们改变了自己所处的时代,但是都不约而同的受到了时代的敌视,面对敌意他们奋力抗争,为改变中国做出自己不可磨灭的功绩。

生活中也总是不缺少冒着傻气的个体。在碰瓷愈演愈烈的当下,依然有人愿意见义勇为;在利益为先的现在,也总有人愿意扎根农村支教;每个小区中也从来不缺少,为了解决别人家矛盾的热心大姐。

他们于平凡或不凡中闪光,如野草般展现出改变世界的蓬勃生命力。

品味民族性格之后试着评价自己

作为中国人民族性格的批判者,鲁迅的文字天生带有中国人性格的千姿百态。

阅读鲁迅的文章,其实就是借助鲁迅的笔刀解剖自己,品味民族性格带给我们的影响。

重读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你会选择哪个来评价现在的自己

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民,具有独一无二的民族性格,通常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有了鲁迅文字的指引,我们不妨从心理开始,以行为截止将自己对号入座。

不必纠结于当下我们对于自身的评价,也许在评价做出的同时,改变自身的道路就会突然明确。

哪怕前路漫漫,我们也可以相依相伴。

赠予读鲁路上的人们:“最困难的职业就是怎样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