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雨露均沾?药店呼吁带量采购


何时雨露均沾?药店呼吁带量采购


2019年医药行业一个很有分量的关键词就是:“带量采购”。

2018年年底“4+7”带量采购横空出世,2019年“4+7”11个城市“带量采购”大干快上。

在这11个城市,公立医院的药房“流量”在“4+7带量采购”的东风之中扶摇直上。

就连一些鲜有外地患者造访的公立医院,也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就像久居“冷宫”的妃子一朝翻身,万千宠爱。很多操着外地口音的患者纷纷来买药。

为什么呢?药品价格便宜。因为在这些实施了带量采购的11个城市,购买的中标药价格之低,简直就让人感动涕零。

基本上价格与“带量采购”之前相比,都“腰斩”了,有的更是可以用“悬崖坠降”来形容。

有数据为证。国家实施“4+7”带量采购后,医院中标药品大降价,与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25个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更是高达96%。

就在“4+7”城市外的居民艳羡之时,今年7月中旬,又传好消息:带量采购明年将在全国实施。

这不是造福千千万万百姓的大好事吗?如果随着带量采购的全面纵深,中标药品种越来越多,价格直击底价,这福祉是不是很有分量呢?

然而欣喜之余,愁云也有几分。如今带量采购的雨露仅是“公立医院”独享,为了几盒药,还要舟车劳顿去医院,似乎也不甚方便。如果要是能在药店也能以同样的低价买到跟公立医院一样的药品,那该多好啊?

然而目前“带量采购”还没有将药店纳入体系,这样的愿望可能一时难以如愿。有人不禁要问,药店等第三终端何时也能“雨露均沾”,享受“带量采购”的采购低价呢?

“集采”之外,药店的一曲悲歌

在“4+7”等医改政策实施之前,药店的同品种药品在价格上,跟医院相比优势明显。因而,彼时药店整体都活得有声有色。

也正是在那些时候,很多入局药店行业的无论是单体还是连锁,全身上下都沾满了厚厚的“一层金粉”。

然而最近几年,药店曾经因为平价筑起来的优势在各类医改政策还没有完全泽及的情况下也渐渐式微了。

比如,今年声势浩荡的“带量采购”就让不少药店如沐秋风,寒意侵身。

在那些执行了“带量采购”的11个城市,同一品规的药品,中选“带量采购”的公立医院的价格,和院外药店等零售终端相比,悬殊巨大,一个地板,一个天花板。

举个例子吧!作为“4+7带量采购”的城市之一西安市,其院内和院外价格就悬殊巨大。以某款国产阿托伐他汀钙片为例,医院仅要6.6元,而药店却要45元,如此悬殊的价格,老百姓用脚就在医院和药店之间做出了选择。

一方面是,中标药在公立医院像春运抢购火车票一样火爆;另一方面是,同款药在药店的药架子上却鲜有问津,或者是瞟一眼价格就诡异地笑一笑转身走了。

于是乎,那些公立医院“带量采购”的中标药,就这么在药店的药架上销声匿迹了。

站在“带量采购”集采的城外,看着里面的公立医院狂欢,药店此时此景,悲凉如鲠喉间。

一旦公立医院“带量采购”明年辐射全国,中标品种越来越多,药店的秋凉将更浓一筹。

何时雨露均沾,药店的心声

对于药店,会这么无缘无由粗暴地将同公立医院“中标药”同款药品的价格挂得这么“霸道”吗?

其实,药店也想和公立医院一样同品同价,无奈目前药店等第三终端都没有被纳入“带量采购”的体系,无法拿到跟公立医院同样“薄如蝉翼”的进货价,也就无法给出跟公立医院同样的零售价格,只能硬着头皮挂出“原价销售”。

自然而然,消费者也就回流到了公立医院,药店也只能叹气的份儿。

那么药企能否主动给药店降价,给出同公立医院一样的进货价格呢?

目前药企根本就没有在全国、全渠道主动降价的意愿和动力。纵然“中标药”在零售终端失守,药企也不会放弃在院外的价格体系,因为它也明白消费者会回流到各级公立医院购买它的药。

可是这就苦了那些心急如焚的药店了,毕竟自己的利益正在“4+7带量采购”和“带量采购扩围”的政策中“决堤流失”。

目前零售药店等第三终端正在翘首以盼“带量采购”何时能够雨露均沾?何时能够让它们“从围城外走进围城内”呢?

具体时间可能现在无法预估,但是零售药店等第三终端和公立医院同享“带量采购”的政策红利,应该不远矣。

从目前“4+7试点地区”公立医院执行“带量采购”的成效来看,中标药价格降价很明显。

从“带量采购”的中标药价格前后对比,可以发现整体上价格都出现了“直升机式”的大幅降价,业界都用了“地板价”这一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目前“带量采购”对药品价格的影响。从这一层面看,“带量采购”的确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

然而“带量采购不能雨露均沾”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带量采购”,不可否认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但也衍生了“看病难”的问题。由于目前“带量采购”仅仅只停留在公立医院层面,于是消费者纷纷扎堆到医院排队购药,这样以来,本就人满为患的医院更是压力山大,这也影响到那些正常就医者的就医体验和就医秩序。

另外,在医药分家的大趋势下,药店注定是承接医院处方外流的主力军,是消费者购药的主战场,它不能享受“带量采购”的合理,于理不合,于大趋势相悖。

从上述问题来看,带量采购从“公立医院”走向“药店”,乃至其他第三终端;药品降价从“公立医院”蔓延到“药店”,乃至其他第三终端,必定是大势所趋。

其实药店也在对“带量采购”千呼万唤,当然目前并非一池死水,毫无动静。据悉目前广东、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已经发文响应。而且在今年,山东、浙江两省已经开始放开药店集采权限,目前也是初见成效。

可以预计随着“4+7带量采购”辐射全国,为平衡医院和药店等第三终端的药价,药店所期待的“带量采购雨露均沾”必将屈指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