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避險工具體系 大商所護航鋼鐵生態圈

今年前8個月,鋼鐵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同比下降超過三成。2018年的高利潤率並未持續太久,2019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大幅波動、宏觀經濟形勢日趨複雜,給鋼鐵企業穩定經營帶來巨大挑戰,也帶來了強烈的避險需求。

作為鋼鐵生態圈的一員,大商所不斷提高服務鋼鐵行業管理價格風險的能力。相關研究顯示,今年以來,鐵礦石期現價格相關性高達0.98,套保效率升至86.99%。鐵礦石期貨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大商所方面透露,將進一步豐富避險產品和工具體系,不斷提升期貨價格影響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豐富避險工具體系 大商所護航鋼鐵生態圈

行業前景更趨複雜

“今年前8個月,鋼鐵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69萬億元,同比增長8.6%;實現利潤1817.9億元,同比下降31.3%。”在10月31日召開的2019黑色產業鏈衍生品峰會上,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總工程師雷平喜表示。

一年一度的黑色產業鏈衍生品峰會迄今為止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屆。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峰會現場注意到,這一次參會鋼廠代表們的臉上多了幾分凝重的表情,未來經濟與產業形勢的不確定性及應對之策成為與會各方共同關心的話題。

這不難理解。上屆峰會召開時,正值鋼鐵行業“大年”,企業賺得盆滿缽滿,自然不亦樂乎。“2008年之後,鋼鐵行業長期低利潤率的局面在2018年有了顯著改善,但如今又回到較低水平。”來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刁力對此感受頗深。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我國鋼鐵產量大幅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規模以上企業生鐵產量5.45億噸,同比增長6.9%,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6.1個百分點;粗鋼產量6.65億噸,同比增長9.1%,增速加快3.3個百分點。不少與會人士表示,我國鋼鐵產量已有相當一段時間沒出現過如此快速增長。

企業產銷量增長加快,但收入和利潤增長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這是為何?除產品跌價之外,原材料價格上漲被視為一大關鍵所在。雷平喜表示,今年鐵礦石價格大漲。前9個月,普氏指數平均價格95.06美元/噸,同比上漲38.3%;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格96.06美元/噸,同比上漲37.2%。業內專家表示,鐵礦石是影響我國鋼鐵行業效益最重要因素,鐵礦石成本大概佔到生產成本六成左右。2019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大幅波動,對鋼鐵企業經營及預期造成的衝擊可想而知。

除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眼下行業整體還很關心未來需求狀況,而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也有不確定性。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在會上表示,全球經濟已見頂回調,從“三駕馬車”動能來看,中國經濟增長仍存在下行壓力。澳新銀行研究部高級研究員丹尼爾·海因斯亦表示,全球PMI數據下滑表明經濟增長仍承壓,中國經濟復甦尚不明顯,有待刺激措施奏效。需指出的是,2019年以來,鋼材出口小幅下降,新增產量全靠國內消化。這意味著,未來國內需求變化對鋼鐵行業經營的影響將進一步增強。

鐵礦石供應問題的解決仍需時日,而全球經濟貿易形勢日趨複雜,給鋼鐵企業穩定經營帶來巨大挑戰,管理風險的需求持續提升。

鐵礦石期貨受到認可

2013年10月,鐵礦石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豐富了我國黑色產業鏈企業風險管理的工具體系。

有與會人士表示,今年鐵礦石價格大漲,主因在供給意外收縮,也不排除市場過度解讀的因素影響,但這是不可持續的。值得一提的是,有的鋼鐵企業正是通過合理運用衍生品工具實現了更大幅度的增長。

來自嘉吉投資(中國)有限公司的龔小壘就舉了幾個企業利用衍生品工具規避鐵礦價格波動風險的真實案例。龔小壘介紹,在應用大商所鐵礦期貨基礎上,業內創造出了一口價遠期工具、點價遠期工具和含權工具等衍生工具。“以點價遠期工具為例,今年8月12日,某鋼廠向嘉吉公司採購9月底前交貨的鐵礦石pb粉10萬噸,鎖定基差為大商所鐵礦石期貨2001合約價加35元,點價期為9月20日前。8月28日鋼廠在580元位置給嘉吉公司發送點價指令,轉換為固定價615元/噸(580元+35元)。而9月底的青島港pb粉價為730元/噸。”龔小壘稱,與9月底採購現貨相比,鋼廠每噸鐵礦石節約成本115元(730元減去615元)。類似的案例和應用還有很多。

“鐵礦石期現價格相關性和套保效果持續較高。”大商所工業品事業部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鐵礦石市場流動性充裕,能夠很好滿足實體企業套保需求。鐵礦石期貨推出以後,現貨價格波動有所收斂,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的功能得到發揮。

大商所還表示,鐵礦石期貨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更多企業利用期貨進行風險管理和日常經營;二是期貨成為現貨貿易的重要定價參考;三是基差貿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鐵礦石期貨實現國際化,吸引境外交易者積極參與。據大商所人士透露,迄今為止已有103個境外客戶參與大商所鐵礦石期貨交易,產品的國際市場影響力持續提升,持續保持全球最大鐵礦石衍生品地位,境內外價格聯動性也日益增強。

鐵礦石期權腳步聲漸近

據瞭解,目前大商所已建成包括焦煤、焦炭、鐵礦石期貨,鐵礦石基差交易,黑色商品互換等種類齊全的黑色系衍生工具體系,初步形成了既有場內又有場外、既有期貨又有期權、既有基差平臺又有商品互換、既有境內客戶又有境外客戶的市場發展新格局。

大商所有關負責人在峰會致辭時表示,作為鋼鐵生態圈的一員,大商所不斷提高服務鋼鐵行業管理價格風險的能力。一是優化合約規則制度,適應現貨市場發展;二是改善市場流動性、可交割性和客戶結構,提升市場運行質量;三是豐富衍生工具體系,滿足企業個性化風險管理需求;四是創新試點模式,持續探索服務實體經濟有效路徑;五是加大市場培育力度,夯實市場發展基礎。

這位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大商所加快推進廢鋼、氣煤期貨和鐵礦石、焦煤、焦炭期權上市,進一步豐富避險產品和工具體系,不斷充實多元開放市場成果;深化場外市場建設,完善基差交易和互換平臺,推進企業風險管理計劃,推廣商品互換、商品指數、基差貿易應用,推動大商所市場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更好地融入產業體系,不斷提升大商所期貨價格影響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他還透露,將爭取儘快推出鐵礦石期貨期權。

據統計,世界500強企業中參與衍生品市場進行風險管理的比例高達94%,美國上市公司中參與衍生品市場的比例達到了86%。而國內利用衍生品市場規避風險的上市公司僅佔8%,國內企業利用衍生品市場與國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參會的眾多業界人士相信,通過交易所不斷豐富上市品種與工具,持續優化合約規則體系,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參與到期貨市場,提升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

更多視頻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