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的造诣,水准到底如何?他够格称得上一个“大玩家”吗?

王世襄的造诣,水准到底如何?他够格称得上一个“大玩家”吗?

“好玩儿”,是一种真性情。

少心机,少俗虑,人活得就有趣。

明末清初的大玩家李渔主业是文学,在生活上,他八面玲珑,讲究情调,玩得风生水起。比如每年到了螃蟹季,李渔早早地准备好钱款,预定了一大批蟹,从螃蟹上市到蟹期终了,一轮不差。他还把如何吃蟹、品蟹的方法心得交代得一清二楚,写成《蟹赋》传世。

王世襄的造诣,水准到底如何?他够格称得上一个“大玩家”吗?

为了御寒,李渔设计了一款名叫“就花居”的活动小屋,小屋由一个木骨架和厚棉纸构成。 他在快要下雪之时,带着活动小屋上山。小屋里面有炉有酒有坐椅,坐在其内饮酒遣兴,吟诗联赋。既可赏雪,又避免了寒风的侵袭,那种惬意,令人神往。

今天要说的先生,也是一位“大玩家”,他不仅爱玩、会玩,还把“玩”做成了事业,做出了名堂,做出了名声。

他就是王世襄。

王世襄的造诣,水准到底如何?他够格称得上一个“大玩家”吗?


王世襄先生出生于1914年,长在京城的书香门第官宦之家。

父亲任职外交部条约司,勤奋工作之余喜逛古玩店,买些残缺的古瓷标本;母亲娴雅高贵,持家之外,寄情绘事。王世襄就在这样温馨的家庭里度过了婴幼时期。

王世襄的少年时代是无忧无虑的,他出生的祖上三代,有进士出身、威震一方的重臣,有状元及第、直陈时弊的循吏,也有跻身洋务、从事外交的使节。

他们的官宦生涯,尤其是在鸦片战争后内外交困的时局中养成的“通达时事”、兼备中西、注重实际的办事作风,无疑对王世襄的成长和后来的治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王世襄的造诣,水准到底如何?他够格称得上一个“大玩家”吗?

少年时擎鹰

说到为何没走上与先辈一样从政的道路,王世襄笑言:“父亲不让我进官场,认为没有意思,不如学一门技术!”

这是王世襄“玩”的起点。

在顺其自然的“玩“中,他增长了见识,强壮了体魄,陶冶了性情,培养了专注、痴情与执著,铸就了豁达乐观的性格。在与那些善良质朴的平民百姓称兄道弟后,学到了许多玩的艺术以及人生哲理,于自己后来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大有裨益。

王世襄一生爱玩,他玩的东西多半属于民俗,比如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弄鸽子、耍大鹰、捉兔、逮獾无不精通。

他不但能玩,也能写,大俗的东西到了他这儿,玩成了大雅,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

王世襄的造诣,水准到底如何?他够格称得上一个“大玩家”吗?

2003年12月3日,王世襄从荷兰王子约翰·佛利苏手中,接过旨在鼓励全球艺术家和思想家进行交流的荷 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从而成为获得该奖的中国第一人。

王世襄一生著述颇丰,《明式家具研究》和《明式家具珍赏》让他声名鹊起,此后,他涉及广泛,把每一样“玩”都玩出了门道,《中国古代音乐书目》、《竹刻艺术》、《蟋蟀谱集成》、《说葫芦》、《北京鸽哨》、《中国金鱼文化》、《故宫博物院藏雕漆》……你能想到的和你想不到的,王世襄都很精专。

王世襄的造诣,水准到底如何?他够格称得上一个“大玩家”吗?

人们常说,一百年后,出一个钱钟书不难,出一个王世襄,怕是很难了。


王世襄交游广泛,张伯驹、陈梦家、朱家溍、汪曾祺,都是他的多年挚交。

王世襄的造诣,水准到底如何?他够格称得上一个“大玩家”吗?

张伯驹致王世襄信札

记得汪曾祺写过,有时候上午在胡同附近碰见买菜的畅老(王世襄),汪老邀请畅老去家里坐坐。两人聊得开心了,汪老说,中午在家里吃饭吧!畅老也不客气,一边陪着汪曾祺下厨,一边闲扯聊天,两人边吃边聊,到了下午,畅老方才轻松惬意地离开。

王世襄的造诣,水准到底如何?他够格称得上一个“大玩家”吗?

汪曾祺

收藏家马未都对于畅老来说是小辈,马未都和王世襄认识,是因为明式家具。

那时王先生还住在王家祖产,北京东城区一座深宅大院内。马未都第一次踏进王家大院,是一个晚上。王先生住在内院尽东头的两间,其他房间均己被占,自己住的这两间,房矮屋深,还有些潮湿阴冷。王先生披着一件棉袄,笑容可掬,直接让马未都坐在那些名贵的明式家具上,热情可见一斑。

王世襄的造诣,水准到底如何?他够格称得上一个“大玩家”吗?

买菜归来

在玩乐中,王世襄结交了京城各阶层玩得有名气的不少朋友。

正是在这些广泛的交游中,他逐渐消除了世家子弟身上的傲慢习气,多了一些平民气质。


王世襄玩的东西五花八门,粗算就蟋蟀、鸽子、大鹰、獾 狗、掼交、烹饪、火绘、漆器、竹刻、明式家具等。

他玩这些不为消遣,而是真心喜爱。

为了得到爱物,他舍得花钱,舍得搭功夫,甚至长途跋涉、餐风饮露亦在所不辞。

为了穷究玩物的底里,又与许多贫民百姓交朋友,虚心请教,以求博洽多闻。

王世襄的造诣,水准到底如何?他够格称得上一个“大玩家”吗?

玩鸽哨

老先生治学方法令人惊异、所收藏品奇特美丽、举止行为出 人意料、学术研究独树一帜、收藏境界开阔高远。


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他从小心思就不在学业上:“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

这只是王世襄的自谦。在书法家启功看来,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他不但不丧志,反而立志。

王世襄的造诣,水准到底如何?他够格称得上一个“大玩家”吗?

王世襄于其明紫檀插肩榫大画案前伏案写作

多数人玩物是怡情,王世襄是做学问,疯狂投入其中,有时吃了苦,也能自得其乐。

好玩儿不是放荡不羁,耽玩无度。李白《少年行》里说,“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王世襄的造诣,水准到底如何?他够格称得上一个“大玩家”吗?

“五陵年少”指的是唐代首都长安的纨绔子弟。这些浮浪子弟骑着白马到处惹是生非,其行为早已超出了正常玩的界限。

好玩者,不是沽名钓誉,不是哗众取宠。它是一种娱乐和放松、养心和自在,是历经沧桑后的大彻大悟,是一种俯瞰人世、登高望远的旷达和宁静。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用好玩儿的眼光,去看不好玩儿的世界,世界也就好玩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