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前兩天,看到一個消息,浙江要給中小學生減負了: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以後,如果沒有完成作業,可以經家長確認拒絕完成剩餘作業。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當然了,除了規定寫作業時間,還有“嚴禁週末和假日補課”“嚴禁發佈考試成績和排名”“控制考試難度”等等。

然而家長們對“減負”的態度出奇的一致▼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這幾年全國各地輪番減負,浙江也不是頭一個。這不,南京素質教育直接把學校逼瘋了▼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米粒媽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減負的文章《小學減負沒錯,但這話不是說給你聽的》(2018年3月29日首發),重新發出來,再給大家參考一下,究竟我們應不應該給孩子減負,怎麼給孩子減負?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1

“小學減負挺好啊,早點放學,終於有人和我們家尼克玩了!”

說這話的尼克爸爸,每天下午4點準時開著他的寶馬7系來接孩子。放了學,爺倆兒哪兒也不去就在外面浪,玩夠了才回家。

聽說Nick爸爸拿著美國護照,像他這樣有閒有錢的粑粑,哪會為減負這種無聊的小事皺眉頭?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是哦,小學減負沒有錯,如果你是以下兩類人。

一個是高知家庭。

父母是教授、專家、學者,從事學術科研工作的高級知識分子。這一類爸媽,本人就是知識的化身,此外還有各種有利條件。小學減負,反而對他們教育子女有好處。

我認識一個媽媽,生物學博士,她的工作是研究神經幹細胞的提取與分離方法,可以說是很專門很高科技了。可是孩子上小學後,她卻辭了研究所的工作,去了某名牌中學當實驗室老師。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一個從事高尖端學科研究的博士,到中學當老師可不是大材小用嘛?是什麼原因讓她放棄了當個科學家的理想?

最直接的好處有兩個。

其一,她的孩子作為教工子女,可以直升這所名校,整個中學階段升學問題就解決了;

其二,管理實驗室的工作比較輕鬆,她有大把時間管娃的學習。

聽說小學要提早放學,別人的爸媽著急上火,她卻隨時接了帶在身邊。

孩子做完作業就和媽媽一起在實驗室玩物理實驗、化學實驗;或者一起看科普紀錄片,媽媽給他講什麼是引力波、量子糾纏、基因工程;有時需要和同事聊聊課題,媽媽也特意帶著孩子一起去。

媽媽還計劃著,等到三四年級時,讓娃也參與自己的課題項目,兩人一起做研究寫論文。

“我們在學校所學的所有科目,其實都包含在自然現象或者一個個科學問題當中,比如物理學吧,就是用數學的語言來表達自然世界,萬有引力是可以通過公式來計算的。只要孩子對自然科學有濃厚的興趣,他會更加主動地學好數學、物理、化學,因為這些基礎學科是用來解決問題的鑰匙。”

聽了這位媽媽的一番話,我才明白為什麼對有些孩子來說學習不是受苦,而是有無窮的樂趣。

因為這些父母很注重,也有能力培養孩子對探索世界,思考問題,尋找方法的興趣,並且早就讓他們明白了學習的意義所在。

到哪兒去找這麼高端的課外班,深入淺出,博士水平,一對一,還不限時。就算請的起老師,他能有媽媽走心嗎,有媽媽瞭解孩子嗎?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學校減不減負,有什麼關係呢?說不定人家還盼著減負呢,早點放學,少做點功課,正好可以接受更優質的教育。

減負了,有人泡在實驗室裡學科學,探索自然奧秘,有的孩子卻在打遊戲,這能比嘛?

高知家庭,不依賴學校教育,也不依賴奧數班,課外班,家庭氛圍和父母的職業環境本身就構成了非常優越的教育條件。

這樣的例子不少,北大附小,清華附小有好多和父母一起做課題的孩子。清華附小有關蘇軾研究的課題報告,就曾經驚豔了整個小學界。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此前,90後女孩劉明偵任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的消息上了熱搜。

這位中國最年輕的高校院長,22歲碩士畢業於劍橋大學,24歲博士畢業於牛津大學,26歲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劃。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劉明偵家裡幾代人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爺爺是電子科技大學前任校長。好幾代人積累下的學識,形成了一種深厚的思想文化淵源,就像財富一樣由下一代人繼承下去,堪稱高知版的豪門。

說白了,學習這條道是人家祖傳的手藝。

2

還有一類家庭,就是富人、二代、明星。

他們對小孩的教育不僅投入驚人,教育思路也極為不同。

這些金字塔上層的人群,更願意為有含金量的素質教育、快樂教育買單。因為教育對他們來說不再是謀生工具,相對於分數來說,他們更重視能力、特長、藝術修養、學術潛質、人文素質,這些形而上的東西。

教育在他們看來,首先是用來開發小孩天份的,成為一個獨特的、真正的自己,能在某個領域當頂尖人物。再有更高的追求,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還能不斷地完善,在各個方面得到培養,將來成為一個特別優秀的人,精英領袖式的人物。

總之,和我們最大的不同是,教育對他們來說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很難想象王菲會逼他們家童童學奧數,考哈佛商學院,將來找個嫌錢的工作,或者嫁個好老公什麼的。平常人追求的好生活,人家一出生就自帶了。就像那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羅馬了。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我閨蜜的小孩在北京某二小上學,他們班上有個同學,從小學高爾夫球,經常十天半個月的不來上學,都知道他又出國打比賽去了。

但是人家功課一點也不耽誤,還門門優秀。原來這孩子每次出去比賽時,家裡專門給請了私教跟著一道去,利用比賽之餘的時間把缺的課都補上了。

從小不計成本地培養孩子特長,讓他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這是富裕階層對孩子最起碼的規劃。其實這還算是比較務實的,聽說還有培養領袖人物式的教育,這種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別說學校減負了,就算學校關門了,對他們也沒有絲毫影響。

培養愛好、專長,聽起來沒什麼了不起,如今誰家孩子不學個吹拉彈唱?其實,這事兒普通人還是玩不起。

我周圍有好幾個小孩,他們從四五歲就開始學鋼琴,學的好好的,在二年級,三年級時突然中斷了。不是媽媽不堅持,也不是孩子不夠優秀,相反都是學習好,琴也彈得好的孩子。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原因是,媽媽看出來孩子的資質有可能在學業上比較出色,而學琴要花大量的時間,所以二年級時果斷放棄鋼琴,把彈琴的時間花在奧數上了。

不是錢的問題,培養一兩個愛好的費用,多數家庭還可以負擔,輸不起的是機會。

相比較愛好和學習,家長們首先要保學習。上了學後,各種愛好都要為學習讓道。因為我們不敢賭,孩子只能選擇更接近成功的那條路。

或者說,成功的家長才有膽量讓孩子“不那麼成功”,去走一條更個性化,更符合他天性的道路。

不是中國家長多麼功利,而是普通人路窄,確實讓人有點唏噓。

我們對教育一直都有著雙重期待,一個是生存技能,另一個才是提高人的素質。學習不光是成為一個更完善的人,愛好也不僅僅是琴棋書畫,滋養靈魂。學習對大眾來說,首先是競爭的砝碼,是一個個被選拔的條件。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素質教育、快樂教育在中國就是一雙灰姑娘的水晶鞋,人人都渴望試一下,可是誰穿誰知道。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更優秀、更豐富的人,讓教育迴歸原來的樣子”,這是正確的廢話。每當看到這種文章,我總是恨不得拍著大腿說,沒錯!講得太透徹了,就是這麼回事兒。扭頭又想:所以啊,還是要選擇應試教育!

這就好像叔本華的那個著名的比喻,你明知道全城人的時間都慢了一小時,但也得按這個不正確的時間去生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正常,否則將是個更大的錯誤。

3

在這樣的現實下提出減負,就好像是冰火兩重天。一邊是熱火朝天的競爭,一邊是在喊減負潑冷水,這不是太魔性了嗎?

那到底該不該給孩子減負呢?

應該減負!可是減掉的,應該是重複性的,抄寫、背誦之類的低效率學習!不能減掉課程量,降低難度,不能減學習興趣,更不能不學習或少學習。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雖說現在考大學容易了,但是學歷在貶值,造成考上好大學,985、211的競爭其實是比以前更加激烈了。

別說國內了,就連人口少,福利高的歐美國家,想上好學校就沒有不拼的。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美國的中學生,雖然在校時間不長,可是如果想考藤校一樣要瘋狂學習。放了學就去補習班,或圖書館,學習到深夜都是常態。

以加州第1,全美排名第33的惠特尼高中為例,為了拿到最高的GPA成績4.0,這裡的學生們一天只睡4個小時,每天灌下4杯咖啡,保證自己可以精神充沛進行學習。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而且,某種程度上他們負擔更重。因為還要參加好多社團活動,越是牛的大學越看重這些。

減負和一流大學之間劃不上等於號,無論在世界上哪個地方都是如此。

不少教育專家都說,你們太不懂教育了,教育真正的目的不是上名校,應該讓孩子自然的,符合天性的成長,發現自己,保持一顆對萬事萬物不滅的好奇心,塑造一個有趣的靈魂,才能帶來幸福的人生。

減了負,孩子就能迴歸家庭,減少壓力,身心健康地快樂學習,培養興趣愛好,進行素質教育……

道理是很動聽,可就是一點兒也不接地氣,說這話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多數人的生存狀態。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中國的大部分家長是,上有老下有小,每天被工作壓力、生活負擔拖得心力交瘁,他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知識儲備來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像北上廣這種城市,上下班普遍在1小時左右,都不算遠的,回到家常常累得話都不想說。強打精神輔導下作業,一眼看到個56-6=5,就能把你氣到眼冒金星。

吼作業的背後,是我們的知識、財富和時間的匱乏。

而知識和時間是死的,不可能再多擠出一點兒的了,所以,大部分人培養小孩只能把自己當ATM機,大把銀子砸給教育機構。

小學減負了,沒有別的,對家庭來說就是又多了一個經濟上的窟窿。那種晚飯後,全家其樂融融,玩智力遊戲,談論霍金和平行宇宙,這絕不是一般工薪家庭的畫面。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其次,有人認為減負後,學校會搞素質教育,去真正培養能力。我只能說,這麼想也是挺樂觀的。

說這話的人太小看素質教育了,素質教育對老師、家長個人的文化底蘊、綜合能力、教育理念都有更高的要求。

真正的素質教育不是做做遊戲,隨便塗個鴉,而是把知識、學問用啟發、引導的方式和學生互動,讓他不僅掌握知識而且學會思考問題,學會研究探索,整個過程還是充滿樂趣的。

搞素質教育對人的要求比應試教育要高的多。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在普通公立學校裡,根本不可能出現真正懂素質教育的老師,能遇到優秀的應試型老師就是福氣了。

否則,守著公立學校這個池塘,幻想游出一條素質教育的鯨魚來,這是幾個意思?

我們所擁有的家庭環境和社會教育,令普通人被減負殺了個措手不及。

因為,早早放了學,沒有作業,沒有考試的結果,並不像教育專家所說,孩子就會享受到更好的親子陪伴,得到更多家庭教育的滋養。

相反,中國的現實是家庭教育是一塊最短的板。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別說普通工薪階層,我周圍的許多白領、中產基本也是依賴早教班、課外班、各種培訓機構來填補孩子的空閒時間。

減負了以後,家庭教育不足的問題只會更加放大。

而大多數公立學校,也不具備減負後為孩子提供更優質教育的條件。所以減負對多數人來說,不容樂觀,甚至是悲催的。

家長們頭腦越清醒就越是會感到焦慮。

減負,如果有優越的家庭教育接管,學校能提供真正的素質教育來補充,這樣的減負大家都會歡迎。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然而現實是,家裡沒有博學的爸爸,沒有能讀原版《紐約客》的全職媽媽;學校裡也不能把多出來的時間用於啟發孩子心智,拓展思維,加強閱讀量,培養創新能力。

在這種前提下,去減負,結果就是既沒搭上應試教育的車,又在素質教育上無路可走。

我覺得比較理想的是,學校把無效學習的負擔減下去,然後把學習難度相應提高,讓大家不用去到課外搶跑,跟上學校就能放心走好應試這條路,哪個家長還會再花錢補課呢,除非他腦子被驢踢了。

既然普通人只有應試教育這一條路,我們也橫下一條心要去讓孩子搏一下,這時候減負,真的讓人哭笑不得。

只要高考制度在,小升初、中考選拔制度在,資源少人口眾多的大環境不變,減負就像是讓人扯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提起來那麼荒謬。

還不明白的話,我建議大家下了班去海淀黃莊,去中關村的那幾個著名補習機構感受一下。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當你坐在教室裡,左邊是中科院的博士後,右邊是北大的教授,都在那兒和孩子一起聽課,時不時埋頭刷刷地記筆記,我就問你,還想減負嗎?

之前,米粒媽推送的一篇文章下面,不止一個讀者留言,提到了中考50%左右的升學率問題。

這屆父母太難了:孩子減負,學校炸鍋,家長已瘋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高中可讀的,幾乎一半的孩子已經在中考這一關被淘汰出局了。

所以,請有關部門拍拍腦門,先把中考的升學率提到90%以上,再談減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