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本”歸來——第十九期《失樂園》

《失樂園》(Paradise Lost

),全文12卷,以史詩一般的磅礴氣勢揭示了人的原罪與墮落。詩中叛逆天使撒旦,因為反抗上帝的權威被打入地獄,卻仍不悔改,負隅反抗,為復仇尋至伊甸園。亞當與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誘,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分辨善惡的樹上的果子。最終,撒旦及其同夥遭遣全變成了蛇,亞當與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園。該詩體現了詩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學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極重要的作品。網格本原來採用的就是朱維之先生的譯本,經典傳神,這次再版,重新掃描了古斯塔夫·多雷的50幅精美插圖,以更高質量的書品,還原網格本的魅力。

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第一次在文學創作領域把反面人物撒旦作為主人公來塑造,這不僅顛覆了文學創作中描繪正面形象的傳統風格,而且還旗幟鮮明地融入了自身的社會理想、反抗思想,引起了廣泛共鳴。這是文學領域的一次創新。

“网格本”归来——第十九期《失乐园》

約翰·彌爾頓

美國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失樂園》的不同凡響在於其不可思議地融莎士比亞的悲劇、維吉爾史詩及《聖經》預言這三者於一體。《麥克白》中恐怖的病態與《埃涅阿斯記》中的噩夢體驗,以及希伯來聖經中的獨斷權威等相互融和。這種融合可以讓任何文學作品墮入九層地獄,但眼盲並遭到政治失意打擊的彌爾頓卻是堅不可摧的。西方文學中也許沒有比這更成功的宏偉想象。”

中國文學家魯迅:彌爾頓取《舊約》事作《失樂園》,有天神與撒旦的戰事。以喻光明與黑暗之爭。

“网格本”归来——第十九期《失乐园》

西方世界少數不可企及的史詩範例

“网格本”归来——第十九期《失乐园》

翻譯家朱維之:《失樂園》無疑是彌爾頓最偉大的詩作,和荷馬的《伊利亞特》、維吉爾的《伊尼德》、但丁的《神曲》同為西方世界少數不可企及的史詩範例。

“网格本”归来——第十九期《失乐园》

譯者朱維之先生

譯本序(節選)

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1608—1674)是十七世紀英國最著名的詩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政論家,是歐洲十七世紀進步文化的基石,十六世紀和十八世紀兩股思想洪潮之間的過渡人物,即文藝復興運動最後的殿將和啟蒙思想的最初啟發者。他從小受人文主義的教育,反對封建禮教,反對不徹底的英國宗教改革,被稱為宗教改革的改革者;同時他又鼓吹自由、平等、博愛,強調弒君無罪論,被稱為啟蒙思想的先驅者。

他在晚期完成的三大詩作:《失樂園》(1667)、《復樂園》和《鬥士參孫》(1671)是他事業的頂點。《失樂園》無疑是彌爾頓最偉大的詩作,和荷馬的《伊利亞特》、維吉爾的《伊尼德》、但丁的《神曲》同為西方世界少數不可企及的史詩範例。

《失樂園》首先是寫人類最初演變的史詩。它的題材是借用《舊約·創世記》第二、三章的神話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耶和華上帝用塵土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裡,他就成為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上帝說:亞當獨居不好,要為他造個配偶幫助他。於是使他沉睡,取下他的一條肋骨,用以造成一個女人,名叫夏娃。亞當很喜歡她,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上帝又立一個伊甸園子,把人安置在那裡,吃園中的果子。園中只有分別善惡的智慧樹果禁止食用。

“网格本”归来——第十九期《失乐园》

他們先嚼果肉,如果口渴,

就用果殼向盈盈的流泉中妥水。

——卷四,335、336行

上帝所造的萬物中蛇最狡猾。魔王撒旦寄身於蛇,對女人說:“上帝知道你們吃了這分別善惡的果子眼睛就明亮,和他一樣能知道善惡。”女人見那樹的果子又好看,又可愛,吃了又有智慧,就摘下來吃了,又給丈夫吃。二人果然眼睛明亮,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用無花果樹的葉子編作裙子。天起涼風,上帝在園中行走,二人趕緊藏到樹林中去,不敢見他的面。上帝問男的在哪裡,回答說赤身露體,害怕見他。問他是否吃了禁果,他說是女人叫他吃的,女人說是蛇叫她吃的。上帝對蛇說:“你做了這事必受咒詛,你要用肚子走路,

終身吃土;女人的後裔和你的後裔世代為仇,他們要傷你們的頭,你們要傷他們的腳跟。”對女人說:“我必增加你懷胎和生兒的苦楚。你丈夫必管轄你。”又對亞當說:“你必終身勞苦,汗流滿面才得餬口。”上帝為二人用皮子做衣服給他們穿。又怕他們吃生命樹的果子永遠活著,便把他們趕出伊甸樂園。

這個採自《聖經》的故事是《失樂園》情節的第一主線。它的第二主線是撒旦的歷史,是詩人根據《啟示錄》想象出來的。“撒旦”是“敵對者”的意思。在這個天地還未創造之前,他原來是天上的天使長,地位極高。有一天,天神宣佈立神子為諸神之長,統攝天國的政事,諸神都得服從他。正在天庭歌舞慶祝的熱鬧聲中,天使長心懷不滿,便和最親信的部下別西卜暗中商量,召集號稱千百萬天使軍的三分之一徒眾,聚集在北方高聳的自己的宮殿前,向他們演說鼓動。說諸神本來自由自在,這回權力都被新貴奪去了,我們將受束縛,必須屈膝折腰,百依百順,這樣的屈辱生活,我們能忍受嗎?暴風雨般的演說辭,使聽眾屏息注目。其中只有一個名叫亞必迭的天使挺身而出反對,他的發言遭到滿場叛黨的譏笑;他眼看諸神對撒旦的演說騰起喝彩的巨浪,謀反的趨勢不可挽回,便振起純白的羽翼,飄飄然蹴雲霧而離去魔宮。

“网格本”归来——第十九期《失乐园》

便不再言語,

口中喃喃而逃,夜蔭也隨他逃遁。

——卷四,1014、1015行

撒旦以為用突然襲擊的戰術可以一舉而功成,不料神軍早已嚴陣以待,兩軍遭遇,滿天的刀光劍影,猶如大雪在上空紛飛。撒旦不敵,退而休養,並想出一種新式武器,用鐵製成大炮,使神軍在戰場上吃盡苦頭。天神見此情景,就叫神子帶著雷電出征,鵬翼遮天,戰車塞路,雷聲隆隆,把叛軍的新式武器碎為微塵,魔眾被逼退到天庭的一角,天門外是廣漠無邊的大渾沌界,下面是無底深淵,撒旦的大軍全部滾落深淵火湖。

撒旦墜入火湖,醒來時見身邊躺著的是別西卜,便對他說,勝敗是戰爭中的常事,我們的鬥志不死,可以奪回天權。商量定了,大魔王的號令一下,百萬叛軍便紛紛起來列隊,聽他關於重振軍威的訓言。於是在深淵中大興土木,築起巍峨的“萬魔殿”,另立王國。

魔眾在萬魔殿中開會討論對策,會議中爭論得很久,有的主戰,有的主和,有的主張積聚金銀財富,建設地獄中的天國。最後副王別西卜說:聽說天神在渾沌中創造了一個新天地,於其中安置一個新的族類——人類。我們可用計策引誘人類走我們的路,在那兒佔領新世界而拓展我們的新疆土。諸魔見有一線希望而喜形於色。接著便討論怎樣去探明真相,由誰去冒這個大險。撒旦見大家都不願或不敢去冒險,便挺身而起,自言身為南面,責無旁貸,願一身獨自遠征,去踏遍大千世界。於是他獨自出發,憑智巧,衝出地獄的大門,飛渡渾沌界,找到了新造的地球上那伊甸樂園,託身於蛇,用花言巧語誘人吃食禁果,使夏娃和亞當犯了天條而被逐出樂園。

“网格本”归来——第十九期《失乐园》

從黃道向下面地球的方向飛去,

為成功的希望所驅使,他在空中

打幾個迴旋,直向下面不停地飛。

——卷三,741-743行

這時地獄大門內的女魔“罪”和她的兒子“死”等候很久了,不聞撒旦的消息,便在渾沌界上築一大石橋,若橫天之虹,用以通往地球。橋築成時,撒旦也回來了,互相祝賀。

撒旦洋洋自得地回到萬魔殿去向諸魔講述自己的勞績,正待一陣喝彩之時,只聽得噝噝聲充滿整個殿堂,大小天使都變成大蛇小蛇,堆積如山,發出惡臭。

《失樂園》這兩條故事情節主線,說明兩個主題思想。亞當失去地上樂園的主線,說明人類從不識不知的原始社會採野果過活的自然生活,進入生產勞動的文明社會的歷史過程。這種進步必須依靠知識和勞動。亞當夫婦偷吃的正是“知識樹”的果子;他們在樂園中就已養成勞動的習慣;走出樂園以後,更須靠勞動養活自己和積累財富。亞當說:“勞動養活自己有什麼不好呢?懶惰是更壞的事。”“我將從此出發飽求知識,滿載而歸。”整個世界放在他們的面前,二人手攜手,踏上漫長的征途。他們向伊甸園告別,不覺滴下惜別的眼淚,但很快便擦掉了。

撒旦失去天上樂園的主線,說明宇宙間本身就有正反相對、矛盾的兩種勢力存在,人類歷史上也反覆出現變革鬥爭的流血事件,出現失樂園的悲喜劇。詩人自己所生活的英國十七世紀就是這種歷史時代,在長詩中得到了折光反映。這條主線也是詩人自己的革命熱情和人民願望的寫照。

“网格本”归来——第十九期《失乐园》

於是撒旦登上險峻荒涼的山崖,

一路上沉思默想,行步遲遲。

——卷四,172、173

在史前的神話中,早有主神和他的反對派,有殺父弒君的原型。希臘古老的神話中,第一代天神烏拉諾斯被自己的小兒子克洛諾斯所推翻,第二代天神克洛諾斯又被他的小兒子宙斯所推翻。宙斯雖稱眾神之父,也有神敵普羅米修斯同他作對。希伯來神話中有耶和華和神敵撒旦衝突並掀起火戰。撒旦在《舊約·約伯記》中是神子之一,當了巡按使,在地上往返巡視;在《浮士德》中為靡非士特,一個否定的精靈;在《失樂園》是個革命的領袖。別林斯基在《一八四七年俄國文學一瞥》中深刻地挖掘了這個作品的意義。他說這個好作品是時代的產物,即使作者不是有意在作品中描寫一六四八年的革命,卻也在不知不覺中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革命精神。特別是在驕傲而陰沉的撒旦的形象中,寫出了敢於和權威抗爭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兩條主線的交叉點是撒旦引誘亞當夫婦偷吃禁果的經過。撒旦反抗鬥爭失敗後的愁情和亞當夫婦被判罪刑後的愁緒,都流露出英國人民和詩人自己的苦悶。在彌爾頓看來,神話、傳說、歷史,都一樣表現時代的精神;英國十七世紀時代的革命精神和歷史上一切變革時代都有相通之點。撒旦和亞當的失樂園,都是人間歷史上反覆出現的嚴峻時代的反映;詩人生活的英國曆史正是這樣的時代。

長詩中亞當、夏娃的形象,在犯罪的前和後是有變化的。犯罪後知道了羞恥,知道了人生的苦惱,產生了種種哲學思想,竟能體會到“對有信念的人,死為永生之門”。但在犯罪前,是一對不識不知、天真無邪的原始人,亞當像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那樣健美,夏娃像司美的女神阿芙洛狄蒂般嬌秀:

兩個高大挺秀的華貴形象,……他被造成機智而勇敢,

她卻柔和、嫵媚,而有魅力;

…………

他們在青草地上,叢林蔭下,

一道清澈的泉水旁邊坐下來,……

他們並坐,斜倚在花團錦簇的柔軟的堤上,順手採摘枝頭鮮果。

撒旦的形象也有很大的變化,在《失樂園》第一、二卷中是個高大的革命者的風度,有勇有謀,又有不屈不撓的毅力。雖被打入地獄深淵之下,仍桀驁不馴。他的體態魁偉,聲音洪大。他在地獄裡演說時,使整個地獄響起了回聲。他有堅強意志,不怕失敗,不氣餒,他說自己有——

不撓的意志、熱切的復仇心、不滅的憎恨,

以及永不屈服、永不退讓的勇氣,

還有什麼比這些更難戰勝的呢?

但從第三卷以後,撒旦的形象逐漸變得矮小,終於變成蟒蛇或大龍,便很難得到人類的同情。在第五卷末,他與其說是起義的首領,倒不如說是反革命復辟時王黨的魁首。特立獨行的、忠誠的亞必迭,敢於反對他,不肯附逆,儼然獨對千萬之眾,同他們決裂。亞必迭這個形象是彌爾頓特別創造的,明裡反對撒旦的造反,暗中卻象徵詩人自己對抗王黨的反革命復辟,巋然不群。這是彌爾頓的隱蔽諷喻,為了完成這篇“冒險的歌”,不得不用這種障眼法。

《失樂園》是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寫成的,在敵人的嚴密監視下,只能用隱蔽的諷喻,流露滿腔的革命熱情。例如第七卷第24—28行,說自己雖然落了難,卻仍引吭高歌,不甘喑啞沉默,罵盡復辟王朝的黑暗和世態的炎涼。接著又這樣說(30—33行):

尤拉尼亞呀,願您繼續眷顧我的歌,

為我尋找適當的聽眾,哪怕不多。

但要遠遠地驅逐野蠻的噪音,

驅逐巴克斯和他那些縱酒之徒。

慨嘆事易境遷,許多人喪失了革命的立場,他的知音愈來愈少了;但他願為少數知音歌唱,有朝一日,撒佈在他們心中的火種會復燃。同時,他又嘲罵了復辟王朝治下的文風下劣,縱酒荒淫的叫囂噪音,非遠逐不可。又如第十二卷第485行起的一段,借天使長之口,痛罵當時教會的主教、牧師為“殘暴的群狼”,等等,例不勝舉。

《失樂園》全詩結構宏偉,詩中又充滿宏偉的圖景,如寫天上的戰爭,漫天刀光劍影,像大雪紛飛,在渾沌深淵上架起大石橋,不知其千萬裡,遠非彩虹所可比擬。又如第一卷所描寫的天使叛軍在地獄火湖中的景象:

他竭盡天使的目力,望斷際涯,但見悲風瀰漫,浩渺無垠,

四面八方圍著他的是個可怕的地牢,

像一個洪爐的烈火四射,……

他站住,招呼他的眾官兵,……

卻昏沉地躺著,稠密得像秋天的繁葉

紛紛落滿了華籠柏絡紗的溪流,

那溪流夾岸古木參天,枝丫交錯;

又像紅海面上漂浮著的海藻,……

彌爾頓有句名言:“誰要希望自己能成功地寫出值得稱讚的東西,就得他自己成為一首真正的詩。彌爾頓本人就是一首真正的詩:青少年時代那天真無邪的心靈美,表現在他前期的短詩裡,如出水芙蓉,風格清新;中年時代行動光明磊落,為民主革命貢獻全部力量,獻出最寶貴的視力和長期修得的學問、才氣,投入熱火朝天的鬥爭中去,寫出一篇篇慷慨磅礴的散文;晚期則大義凜然,在貧病交加,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寫出三大詩作,把自己的詩魂放到作品中去,發揚革命精神,樹立革命道德和捨己的崇高風格。

我們今天不僅要誦讀他所寫的優秀詩文,還要研究他本人,一首光芒四射的真詩。

本譯稿經過二十二年,用業餘時間斷續譯成。其間遭遇“十年浩劫”,譯稿丟失、復得、返工等惱人的挫折,終於交卷了。

彌爾頓多才博學,器宇恢宏,風格雄渾、富麗;譯者不才淺學,豈止不足以表達原作的宏偉風格,恐怕還有誤譯或不妥之處。希望海內外方家多多教正!

本書目次中各卷所附的簡短說明,是譯者為了便於讀者瞭解各卷內容而試加的。

本譯稿於每一自然段第一行的頁邊標上原詩行碼(並非譯詩行碼——拙譯和原詩在行數上略有參差),特別長的段落,則於中間加一二個行碼,以便專業同志研究彌爾頓這部文學名著時查對、指教。

卷首銅刻插圖近五十幅系法國名畫家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1832—1883)所作,採自英國Cassell版(1894)插圖本《失樂園》。

朱維之

九八四年七月於南開園

“网格本”归来——第十九期《失乐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