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习--仙方活命饮

前面学习过阳和汤,是治疗阴证的;今天学习治疗阳证疮疡的一个常用方--仙方活命饮。本方出《校注妇人良方》,是明代著名医学家薛己(薛立斋)以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蓝本校注编著的。仙方活命饮“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

中医方剂学习--仙方活命饮

一、组成: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各一钱(3克)、金银花、陈皮各三钱(9克)。

二、用法:原方: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现在一般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三、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四、主治:疮疡肿毒、红肿焮痛、或身热微恶寒。

五.方解:金银花为君药,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为臣药;白芷、防风、贝母、花粉、山甲、皂刺为佐药;甘草为使药。其实还有一味使药,就是酒,引要直达病所。

方解扩展阅读:

罗东逸《名医方论》:此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经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故痈疽之发,未有不从营气之郁滞,因而学结痰滞,蕴崇热毒为患。治之之法,妙在通经志结,行血之滞,佐之以豁痰理气解毒。是方穿山甲以攻坚,皂刺以达毒所,白芷、防风、陈皮通经理气而疏其滞,乳香定痛和血,没药破血散结,赤芍、归尾以驱血热而行之,以破其结,佐以贝母、花粉、金银花、甘草、一以豁痰解郁,一以解毒和血,其为溃坚止痛宜矣。

唐宗海《血证论》卷8:“此方纯用行血之药,加防风、白芷,使达肤表;加山甲、皂刺,使透乎经脉。然血无气不行,故以陈皮、贝母散利其气,血因火结,故以银花、花粉清解其火。为疮证散肿之第一方。诚能窥及疮由血结之所以然,其真方也。第其方乃平剂,再视疮之阴阳,加寒热之品,无不应手取效。”

中医方剂学习--仙方活命饮

作者: 对于方剂学中关于“主辅佐使(君臣佐使)”不要拘泥,各家解释略有不同。使用时根据患者的疾病侧重,调整用药和用量。如热重则金银花量大,并加如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等其它清热解毒药,如瘀重则加重活血化瘀药,气虚加补气等。

六、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痈肿、急性附睾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

中医方剂学习--仙方活命饮

七.歌诀: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

贝母芦根加乳没,山甲皂刺酒煎佳。

八.个人经验

现在如果一个患者仅仅是患疖肿、或痈,叫他吃中药的机会不是太多,如疖肿外治一次多数就可以好,痈外治也可以痊愈。本人主要用本方治疗急性附睾炎、急性阑尾炎较多。

治疗急性附睾炎我常常是以仙方活命饮作为主方,辅以龙胆泻肝丸治疗。或选龙胆泻肝丸中的几个药,如柴胡、泽泻、车前子、龙胆草等。或仙方活命饮汤冲服龙胆泻肝丸成药。

我间习的时候跟师的一个老中医就是用仙方活命饮加“小金片”。或“紫金锭”治疗附睾炎。

附睾结节,炮山甲、皂刺、制乳香、制没药是主药;山甲可以由三七、丹参代替。

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我一般用大黄牡丹皮汤与仙方活命饮联合加减使用。每每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九、扩展阅读:

1、薛己论“疮疡”:“治疡之法,若肿高 痛者,先用仙方活命饮解之,后用托里败毒散。漫肿微痛者,用托里散,如不应,加姜、桂。若脓出而反痛,气血虚也,八珍散。不作脓不腐溃,阳气虚也,四君加归、肉桂。不生肌、不收敛,脾气虚也,四君加芍药、木香。恶寒僧寒,阳气虚也,十全大补加姜、桂。晡热内热,阴血虚也,四物加参。欲呕作呕,胃气虚也,六君加炮姜。自汗、盗汗,五脏虚也,六味九料加五味子。食少体倦,脾气虚也,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喘促咳嗽,脾肺虚也,前汤加麦冬、五味。欲呕少食,脾胃虚也,人参理中汤。腹痛泄泻,脾胃虚寒也,附子理中汤,热渴淋秘,肾虚阴火也,加减八味丸。大凡怯弱之人,不必分其肿溃,惟当先补胃气。盖疮疡之作,缘阴阳亏损,其脓既泄,气血愈虚,岂有不宜补者哉!或疑参、 满中,间有用者,又加发散败毒,所补不偿所损。又或以有疾不服补剂,因而致误者多矣。可胜惜哉!”

2、清.徐直銈

《外科选要》:仙方活命饮古今不同论:古人朴实,七情干涉者少,而从风寒暑湿,外感凝滞者多,故设仙方活命饮,攻散所滞之肿。服此得效者,十常八九,乃患者五脏不虚耳。今人穿凿太过,七情烦搅之甚。而五内无有不伤,每见此症,曾服过此药,其疮必不起发,脾胃再无不损。若疮不起,脾胃伤败,患者岂有得生,至此自于天命。今之治法,不论首尾标本,必先固脾,次行托药,谓本立而道生,病无不活。予见如此,幸同道者察焉。

注明:本内容仅为传承科普中医药文化,不做用药和治疗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