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時期,號稱“風流第一”的謝安,最終的結局如何?

戰爭矛盾鬥爭表現的最高形式和暴力手段,國家統一的過程中少不了戰爭,自人類誕生以來,戰爭從未停止過,戰爭史促進文明發展的一種形式,但戰爭又威脅著人類的生命,戰爭是一種災難,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戰爭也是新舊交替的過程。在我國的歷史上,戰爭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是在全世界中,戰爭都是一種手段,用來掠奪資源、城池的手段。

世界歷史中,以少勝多的戰役也不少,我國曆史上同樣也不少,以少勝多的戰役最精彩之處在於,看似不可能的,一點勝算都沒有的事情,最終卻能獲得最後的勝利,這樣的反轉實在是精彩,而這樣的戰役往往都是要一個非常合適的契機,在我國東晉時期,就有一場戰役,也是一場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爭,而這個戰爭的勝利又歸於一個人的計謀,力挽狂瀾,最終戰爭獲得了勝利,此後滅掉了前秦的統治,這個人就是謝安。

東晉時期,號稱“風流第一”的謝安,最終的結局如何?

謝安,字安石,陳郡陽夏人,謝安出生名門,父親官至太常,謝安年幼,便展現出了天賦,小小年紀就已經有大人的風範,才思敏捷,少年時就有不少名士對他很器重,但謝安並不想憑藉出身和名望去換取官職俸祿,對於朝廷的徵召,謝安以病為由屢次推辭了,此後的多年間,謝安對於朝廷的徵召都拒不應召,縱情山水間。

公元三六零年,謝安應徵當時的大將軍桓溫之邀,從新亭出發,任桓溫帳下司馬,此時謝安已經四十多歲了,桓溫官居大將軍,卻對謝安十分尊重,一年後,桓溫北征,恰逢謝安的父親病逝,謝安以奔喪為由,離開了桓溫,後來又多任官職,雖然在任時閒散,但是離開後,眾人卻一直懷念他。

公元三七一年,桓溫北伐慘敗,威名大損,為了重立威名,另立司馬昱為帝,就是我們現在稱的晉簡文帝,但簡文帝即位不到一年,就因為受制雨桓溫而憂慮病重,後駕崩。

公元三七三年,此時是孝武帝為帝,桓溫原以為司馬昱會傳位給自己,沒想到傳給了太之,於是桓溫入京,當時民間都傳,桓溫入京是為了奪位,再殺掉謝安和王坦之,太后命二人前往新亭迎接桓溫。

桓溫到的時候,王坦之十分害怕,謝安卻非常鎮靜,並對王坦之說道:“晉祚存亡,在此一行。”,但王坦之還是很緊張,桓溫到的時候,他們出賬迎接,王坦之緊張得冷汗直流,手中的朝板也拿反了,反觀謝安,從容不迫的入座,對桓溫說:“安聞諸侯有道,守在四鄰,明公何須壁後置人邪?”,神色不變,桓溫尷尬,只能撤掉安排好的埋伏,不久後桓溫就退回了姑孰。

東晉時期,號稱“風流第一”的謝安,最終的結局如何?

臨危不懼,鎮定自若,一場兵變就這樣被謝安化解了。

桓溫死後,謝安與王彪之一同輔政,太元元年,謝安想要外戚王蘊出任徐州刺史,當時桓溫的弟弟桓衝任徐州刺史,對於謝安這樣的打算,桓衝竟沒有一絲怨言,自認才能不及謝安,而甘願鎮守四方,可見謝安的魄力足以令人信服。

此時前秦屢屢進犯邊境,但面對這樣的情況,謝安也絲毫不受影響,專心國事,但對於前秦的侵犯,謝安也早已做好了安排。當時前秦在苻堅的統治下日益強盛,謝安為了抗秦,不顧眾人的議論,在將領上做了很多的調整,包括安排自己家的侄子謝玄任兗州刺史,廣招良將,訓練精兵。

公元三七八年,前秦大軍攻打襄陽,守城將士死守一年後,襄陽城破,苻堅大軍繼續進攻彭城,秦晉淮南之戰打響,謝安派謝玄迎敵,謝玄四戰四捷,全殲秦軍,之後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戰了。

公元三八三年,苻堅帶著八十萬大軍南下,想要一舉滅了東晉,統一天下。苻堅南征之前,群臣勸告,說時機未到,不可貿然南征,苻堅此時則認為,秦國百萬雄兵,攻打晉朝,“校其強弱之勢,猶疾風之掃秋葉。”,就像疾風掃過秋葉一般,輕而易舉,於是不顧朝臣反對,毅然南下。

東晉時期,號稱“風流第一”的謝安,最終的結局如何?

秦朝尚是意氣風發,但東晉京都建康城內人心惶惶,此時唯有一人仍舊鎮定自若,此人就是謝安,他安排謝玄等人帶著八萬兵去抗敵,雖然謝玄手下的將士勇猛,但秦軍畢竟是八十萬,都可號稱百萬雄兵了,這人數力量懸殊,饒是謝玄,心裡也是打鼓的。

因此謝玄臨行前,同謝安告別,順便請示謝安,這一仗如何打,誰料謝安神色不變,回道:“朝廷已有安排。”事已至此,謝玄也不敢再多問,就回家請了好友再去請示謝安。誰料謝安此時還能與親朋好友聚會,還去了山中別墅,盡興過後,才坐下與張玄下圍棋,甚至還說贏的人就可以拿到別墅,真是興致高漲。

謝安平日裡棋藝是不敵張玄的,可張玄想著秦軍即將壓城,心思根本就不再圍棋上,反而還敗給了謝安,謝安贏了別墅,轉頭就對外甥說:“別墅給你了。”就登山去遊玩了,一直到晚上,才從山上回來,然後召集要出征的將領,安排事宜。

此時在荊州的桓衝聽到東晉形勢危急,打算派兵增援建康城,謝安反倒對桓衝派來的將士說:“我這已經有安排了,用不著你們,你們還是回去加強西邊的防守吧。”將士們就這樣回到了荊州,桓衝見此,更是擔心了。

桓衝憂慮的對將士們說:“謝公的氣度確實是讓人佩服,但對打仗一點也不在行。眼看敵人都要兵臨城下了,他還那樣悠閒,派去抵抗的士兵又那麼少,還讓一些沒經驗的將領指揮。這張站不用打已經可以知道結局了,我看我們很快就要變成秦的俘虜了。”

東晉時期,號稱“風流第一”的謝安,最終的結局如何?

同年的十一月份,謝玄派劉牢之領五千精兵趕往洛澗,此時秦軍已經搶先佔據了洛河,等待劉牢之,沒想到劉牢之帶兵徑直渡過了澗水,打敗了等在那裡的秦軍,秦軍潰敗,此時謝石也帶著晉軍水路進發。苻堅和符融在城牆上看到晉軍排兵佈陣都很整齊,又看見了八公山上的草木,以為全是埋伏好的晉軍,這才覺得害怕,對符融說:“怎麼能認為這樣的軍隊弱小呢?”,兩人一時間都覺得小看了晉軍。

秦軍緊靠著淝水安營紮寨,晉軍就在對岸無法過河,於是謝玄就派使者對符融說,要是想要速戰速決,秦軍就後退一些,讓晉軍過河決一死戰。秦的將領覺得秦國士兵多,東晉士兵少,如果能阻擋他們過河,這場戰就贏了,但是苻堅可不這麼認為,苻堅覺得只是後退一點,等晉軍過河到一半,秦軍就開始攻擊,符融也認同苻堅,於是秦軍開始後退。

都知道在戰場上,後退是大忌,秦軍這一退,就沒能停下,晉軍一鼓作氣,度過淝水攻擊秦軍,符融想要阻止後退的士兵,卻沒能阻止,自己也被晉軍給殺了,秦軍見此,倉皇而逃。謝玄帶著晉軍乘勝追擊,橫屍遍野,秦軍一聽到風聲鶴唳,以為是晉軍追來了,一路上腳步都不敢停歇。

東晉時期,號稱“風流第一”的謝安,最終的結局如何?

謝玄等人率領七萬晉軍,打贏了符融率領的十五萬前秦將士,淝水之戰以晉軍的大獲全勝告終。

此時謝安還在和客人下棋,晉軍在淝水之戰中全面獲勝的消息送到時,謝安看完,便放置一旁,面色不變,倒是客人憋不住先開口,謝安徐徐答道:“小兒輩遂已破賊。”一直到下完棋,謝安還是臉色淡然,彷彿早有預料。等到客人離開,他回到屋裡,才難以控制自己心中的喜悅,步履輕快,甚至連木屐底上的屐齒碰斷了都不知道。

這一戰後,前秦一蹶不振,因此也逐漸走向了滅亡,北方的各民族也逐漸脫離了前秦的控制,而東晉這邊更是趁機北伐,吧邊界推到了黃河,此後數十年的時間裡,都沒有外族人敢侵略東晉。

謝安在這一站後,名聲大噪,威望也比以前更高了,在戰前到戰後,謝安都極其冷靜的指揮和安排,無論是對於當時人心惶惶的建康城還是即將上戰場的將士們,都起到了鎮靜人心的作用,謝安在這一場戰役中功不可沒。

自古以來,忠臣背後沒少被小人嫉妒,謝氏一族聲望達到頂峰,同樣免不了這樣的命運,當時任會稽王的司馬道子專權,小人當道,謝安與孝武帝之間的間隙越來越大。

東晉時期,號稱“風流第一”的謝安,最終的結局如何?

公元三八五年,謝安主動交出兵權,自請出鎮廣陵步丘,孝武帝為之踐行。謝安雖受朝廷之託,但喜好山水的志趣並沒湮滅,每每談去,都面露喜色。

同年八月,謝安病逝於建康,享年六十六歲,孝武帝聞之,在朝堂之中哭吊三日。

謝安文韜武略,機智沉著,先拖桓溫,再是淝水,這兩次大功,對東晉的影響如此重大,可以說,要不是謝安,苻堅可能已經帶兵踏過東晉了,謝安以文人的灑脫胸懷,保住了東晉的萬里河山,如此淡然,實為風流,被稱為“江左‘風流第一’”,早先不肯入世,世人皆惋惜“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出世後果然保得世人安寧,這等才能,真是令人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