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美食——原公土席雜燴

城固位於漢中盆地中部,北靠秦嶺,南依巴山,是西漢著名外交家、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故鄉,素有大西北之“小江南”美譽。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地方特色美食提供了優質的天然食材。城固原公土席雜燴是多少城固人魂牽夢繞的味道,兒時的記憶在一碗熱騰騰的雜燴中得以悠長回味。

城固原公鎮,自古民風淳樸,尚學重教,出了不少做官為宦之人。據說,這些人常常把原公廚師帶出去投師學藝,在見識了南北菜的做法後,聰明的原公廚師便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一個小菜系——原公雜燴。雜燴就是原公土席的頭菜。要做原公雜燴麵子和湯尤為重要。


城固美食——原公土席雜燴


原公雜燴的面子(漂在湯碗上面的食材)很講究。它是由上等雞脯肉做成的各色丸子。做法是把上好的雞脯肉剁成肉泥,加入調料,在盆裡不停的向一個方向攪成“肉泡泡”,這樣丸子才會在湯裡漂起來。選用天然食材的本色,比如薺菜汁、油菜花、蠶豆葉等給“肉泡泡”上色,這樣做出的雞脯丸子,綠是翠綠、紅是粉紅,黃是嫩黃,色彩分明。上好色的“肉泡泡”要做成丸子,須先燒一鍋大概溫度在70-80度的熱水,用手擠成丸子狀,放入熱水中慢慢燙,待定型熟透,撈出待用。待丸子和底墊準備好,就可以裝碗入籠蒸了,最少需蒸三個小時以上,這樣蒸的原公雜燴才入味。裝碗要先把各色丸子鋪在蒸碗的底部,然後才放魷魚、海參、滑肉、木耳、粉絲(粉墩)、黃花、山藥、油豆腐等。這樣,上桌後你第一眼才會看到漂起的丸子。

除了食材的精美與考究外,還少不了一口上好的清湯。原公雜燴的湯,講究清湯清水,不見一絲渾濁。我們知道豬骨頭雞骨頭熬湯,油大沫多很渾濁,原公廚師用動物血去濁法讓它變清。經過原公廚師調製過的湯變得清澈透亮,品之酸酸爽爽,解膩消渴,餘味悠長。原公雜燴上桌前還要做一些裝碗美飾,將已蒸好的原公雜燴從蒸籠裡取出,廚師用敏捷利落的身手迅速翻扣在早已備好的大湯碗裡,然後撒上蔥花蒜苗和菱形蛋皮,清湯一澆,一窩熱氣騰騰,清香四溢,五彩斑斕的原公雜燴就上桌了。無論這形、色、湯、味,無不讓人拍手叫絕。

千百年來,勤勞淳樸的城固人民形成了眾多的人文景觀與秀美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並留下了許多至今仍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和風物傳說。現在的城固人,正以張騫敢為人先的精神,積極建設美麗家鄉,努力打造城固本土美食和特產,讓張騫家鄉的美食跟著先人的足跡再走絲路,創造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