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切了20多个肠息肉,医生你是想让病人破产吗?

欢迎关注麻醉MedicalGroup,收看更多医疗行业爆料猛文~

上周是我的门诊班,想到门诊班,我就特别头疼。一方面是,门诊病人多,这预示着一整天的忙碌是跑不掉的;另外,门诊病人中,有很多特别焦虑的。近些年流行一个词汇叫“路怒症”,我看门诊应该衍生一个“医怒症”。平时看着很有修养的人,一到了医院,立马就变样了。稍有不慎护着解释不到位,轻则眼神、语言伺候;重则拳脚相加。在门诊上一天班,几乎就是身心俱碎。

连续切了20多个肠息肉,医生你是想让病人破产吗?

为了适应一周的艰苦门诊班,我在之前就做好体力和精力的充分准备:把该干的事儿提前都干了,把家里的大补汤也都炖上了。

周一早上,我满怀信心直接去了胃镜室。看到胃镜室当天的预约病人量,我心里也是暗暗窃喜,第一天上班,真的是照顾我,一共才10多个胃肠镜。

可是,我算错了,当天几乎是我上班以来最让我崩溃的一天。病人方面的诸多困难我都想到了,但自己队友带来的困难超出了我的预料。

连续切了20多个肠息肉,医生你是想让病人破产吗?

​门诊病人其中一个普遍的特点:病人的检查不全面。想想也可以理解,人家来医院就是要检查身体的,也许第一站就是你们胃肠镜,你非管人家要这要那检查也不现实呀。针对这种现状,每次想到这里,我都会深深感到医学科普的重要性。如果老百姓来检查之前就对医学常识有一定理解,他们会不会理解胃镜之前医生让他们做心电图、抽血化验等检查不仅是为了安全,更是为了更准确的诊断疾病呢?相信他们知道这是为他们好,就不会对医生的开单检查这么愤怒了。

连续切了20多个肠息肉,医生你是想让病人破产吗?

​门诊病人另外一个普遍的特点:病人都认为自己病得没那么重、没什么事儿!因此期望值就会很高。他们从家里一出来,就会想着:到医院咔咔几下就检查完了。但现实总是不遂人愿,医院不是给一个人开的,是要排队、挂号、等结果的。结果,一旦等待时间长了或者程序复杂了,不满情绪就出来了。

连续切了20多个肠息肉,医生你是想让病人破产吗?

​然而,这天上午最后的一个病人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麻醉、进镜,一切都正常,但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这个病人的肠息肉特别多。如果有密集恐惧症的人,肯定是受不了的。腔镜室主任认为,其中有一些个头比较大的肠息肉是危险分子,最好是切掉。但粗略估计一下,得有几十个。如果一次性切这么多,一方面是病人的住院;另外,病人的家庭条件是否能接受?病人本身已经被麻醉了,没办法交流。在征得家属的意见时,家属并不相信会有这么多肠息肉。没办法,只好给家属换上参观衣给她指示了肠息肉的情况。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家属似乎对花费特别在意。也难怪,现在都在担心住院被多开方。尽管,腔镜室主任也担心家属会有意见,但切除息肉对病人是获益的。多切一个,将来就少一分危险。

连续切了20多个肠息肉,医生你是想让病人破产吗?

​于是,腔镜室主任决定开始切。

中午本应该下班休息的,但就因为这个病人,我们几个人奋战一中午才把较大的肠息肉悉数都切掉了。后来一查,足足有20多个。

当腔镜室主任把“战利品”拿给家属看的时候,家属首先表现的就是很惊讶,紧接着就来了一句:多少钱呐?你是想让我们家破产吗?腔镜室主任一言不发、征在当场,那个场面很难让人忘记。我迅速就置换角色,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回答她?

连续切了20多个肠息肉,医生你是想让病人破产吗?

​职业病有些时候会让医生头脑发热,但正是这些医生在仍坚持,才保持着医疗的本质。

欢迎关注麻醉MedicalGroup,收看更多医疗行业爆料猛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