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都邑——郕國

郕之國名,《春秋》經傳寫作'郕'。《公羊傳》作'盛',《史記》和傳世器作'成',三者實相通,其中'成'為本字,'郕'乃後起,'盛'從'成'得聲故能通假。

西周初期,周武王克殷之後,分封其弟姬武於郕,建立郕國。

春秋時期,郕國夾在中原衛、齊、魯幾個大國之間,逐漸淪為附庸。公元前8世紀前後,在魯國控制之下。魯莊公八年(前686年)夏,魯國和齊國圍攻郕國,郕國降於齊國。魯文公十二年(前615年),郕國國君去世,太子奔魯,在魯國的幫助之下得以即位,於是郕國再度成為魯國附庸。

春秋後期,郕君淪為魯大夫,之後郕成為孟孫氏采邑,郕君受制於孟孫氏。公元前408年,齊國再度攻陷郕,郕君失國。

1975年陝西省岐山縣董家村發現了一座銅器窖藏,其中有“成伯孫父鬲”一件,上面有如下一段銘文,“成伯孫父作浸贏尊鬲,子子孫孫永寶用。”簡報作者認為:“此鬲乃是成伯孫父為亡妻所作的祭器’。“成,經傳作郕,周武王弟叔武的封國。”“成伯孫父鬲出土於歧山,說明成國最初應在畿內。平王東遷後,才遷封于山東。”

春秋時期,齊魯滅郕,瓜分了成國大部分土地,成國遷移到汶上西北的郕國城,此時郕國只在今汶上,寧陽北境還有夫鍾,郕圭等邑,因為國力已經弱小,所以被稱郕子國。

關於郕國東遷後的地理位置,歷來就存在著三種不同的說法:

一是杜預的意見。《左傳》隱公五年載:“衛之亂也,郕人侵衛,故衛師入郕。”杜注:郕,國也。東平剛父縣西南有郕鄉。’這裡的剛父縣,應為剛平縣。據《方輿紀要》,“剛城,在寧陽城東北三十五里,戰國時齊之剛邑。秦昭王三十六年,取齊剛壽,即此剛邑也。漢置剛縣,屬泰山郡,後漢屬濟北國。晉曰剛平縣,屬東平國。後省。”在杜預看來,由於剛平縣西南有一個名叫郕鄉的地名,因而便肯定古郕國的都城,就在此地。

二是《水經注》作者酈道元的意見。他說:“郕之北,有郕都故城,《春秋》隱公五年,郕侵衛。京相璠曰:東郡廩丘縣南三十里有郕都故城。”關於郕都的地望,各家註釋都不夠詳細,時至今日,實難確指其處。但從各家所注城都與其他各地的距離來考察,其大體位置,還是可以確定的。例如:京相璠曰:“東郡廩丘縣南三十里有廩都故城。”《山東通志》:“成都故城在成陽北三十里”。又:“成都城在濮州南六十里”。《曹州府志》:“廩丘在鄆城縣西南境”。《大清一統志》:‘廩丘故城在今曹州府範縣東南、縣誌雲:在縣東南七十里義東保”。《方輿紀要》:“成陽城在曹州東北六十里”。分析以上資料,郕都故城當在今鄆城縣西境與鄄城交界處,其準確地點,則有待考古資料加以證明。

三是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的意見。“郕城在汶上縣西北二十里,故郕國,周武王封弟叔武於此。”並雲:“杜預雲郕在剛父縣西南似誤。”

對於以上三種意見,說法不一,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例如:清人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則同意顧祖禹的意見。最近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把郕國置於今寧陽縣之北。十分明顯,該地圖的作者,是同意杜預的意見的。清代出版的《山東通志》則又同意酈道元的意見。究竟誰是誰非,妥善的辦法,應當把各種意見,與有關郕國的歷史資料,互相印證,看一看那一種意見最符合實際。

必須指出,在春秋時期,稱為成的地名,在相當於今天的山東境內,就有兩個,一個是孟孫氏的成邑,再一個就是本文所討論的郕國。因之,在考察郕國資料之前,首先應當先把郕國與成邑的資料,加以區別。

明王賢撰《真武廟碑序》:祀典有功於民則祀之。故人神之道殊,而理一也。汶上古厥國,有厥亭唐氏。嘉靖念四夏,西灘早有云霧生成,城郭人馬之狀。蓋欣。亦闞時顯矣。其去城西北二十五里有古城,周郕子國也——文王子,武王弟,諱叔武。十一年克商而封於郕,伯爵。當時,唯周旦留相王朝,其餘俱之於國是。郕伯實至郕,而有保障郕土之功。

因此專家考證為寧陽城北的為郕邑,而汶上縣郭樓鎮古城村為郕國遺址。

古中都邑——郕國


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