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公域和私域,合體了

年初的時候,快手給自己定下的商業化目標是成為百億玩家,後來隨著快手DAU上調到3億。作為k3戰役衝鋒部隊的快手商業化也在

在7月份的時候把收入目標上調了50%。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這個目標,可能要超額完成。

明年快手的目標是,在推進自身商業化的同時,幫助生態中的合作伙伴實現100億的營收。對於快手來說,真正的商業化是變生態為富礦。

過去一年,有超過60萬個活躍商家入駐快手,單個視頻收益超過1.1萬元,單條視頻收益同比增長10倍;有超過20萬快手創作者獲得廣告收益,快接單和快享計劃分成總規模超過20億。

當慢公司說要快的時候,一切似乎水到渠成,慢時的厚積正在薄發,老鐵經濟悄然升級,於是有了首屆“Fe+新商業峰會”上的磁力引擎。


快手:公域和私域,合體了



“Fe+”是個好名字,它既是老鐵經濟(FriendEconomy)的縮寫,又是化學方程式中鐵原子的縮寫,讀音“fei”又有起飛、騰飛之意。

一語三關,互有關聯。

“聯”出來的,便是磁力引擎。磁力引擎表面上看是快手營銷平臺的升級版,但它真正的價值並不止於商業化。它有四大核心,分別是人、內容、創意和流量。這四大核心本身,都與商業無直接關聯。

人、內容和創意,合併在一起就是價值。把表象的東西都扔開,快手在做的是價值與流量之間的循環。讓流量有價值,則商業化可期;讓價值有流量,則人、內容與創意不會被埋沒。合併,則老鐵經濟大興。

這其中,流量機制的建設是個關鍵。

為了加速構建快手商業化體系,下一步,快手將打通公域流量與私域流量之間的轉化與連接,從而拉昇快手整體營銷價值,進一步釋放人、內容、創意和流量的價值。實現流量效率和留量沉澱的雙LIU價值。


快手:公域和私域,合體了



1

公域、私域、中間域

打通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關鍵,在於中間域。

這裡我們借快手商業副總裁嚴強提到的縣城手機店為例來解釋什麼是中間域。作為一個縣城手機店,它最關心的是什麼?是先搞定以門店為中心的周圍十公里的本地熟人關係,也就是激活存量。

這個時候,以他的門店為中心,周圍十公里範圍內便是一箇中間域,或者說這是一個小公域。線下的熟人生意,與線上的老鐵經濟基礎邏輯是一致的,都是圍繞著人、內容和創意展開,最終形成一個長期社交。

著眼整個中國來看,這樣的“小店”是普遍存在的,構成了中國商業生態的基礎。O2O和新零售的興起背後,是小店的價值在被發現。

打通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從落地的角度看,是推動公域流量的精細化運營,這樣才能實現人以興趣分、人以地域分、人以專業分。中間域被激活以後,私域才能夠更蓬勃的發展,才會有大公域的商業價值。

如此,公域與私域才能合體。公域和私域的合體,不是粗暴的將流量打通,核心要解決的其實就是流量效率和留量沉澱的問題。

再具體到業務層面上,就是通過建設本地化中間域等方式來釋放人、內容、創意和流量的價值,激活存量,拓展增量,合體公私域。


快手:公域和私域,合體了



嚴強表示,快手明年會核心突破餐飲、酒店、旅行等本地屬性特別強的電商商家體系。為了推動本地價值的崛起,快手還聯合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和國家廣告研究院發佈了《到新線去·新線青年價值報告》。

除了本地化,快手在中間域的佈局還包括更細分的垂類頻道。比如6月份推出的“快說車”頻道。截止到目前,該頻道已經吸引了超過12萬名汽車創作者,覆蓋了4.5億粉絲,日均作品數達到6萬。

單日直播場次達到3萬場。

快手聯合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和國家廣告研究院發佈的《快手社交+營銷白皮書》中也提到,當前的用戶環境是存量與增量並存,在互聯網紅利見頂,獲客放緩的時候,應以“活”客優先。

怎麼“活”客?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激活中間域。

2

頭和尾的行動

在接受記者群訪時,嚴強表示,快手去年的核心都聚焦在效果廣告的體系裡面,也就是流量這一側。中間域的建設佔據了很大一塊。

明年,快手商業化則將著重做好“一頭一尾”兩塊的工作。

所謂一頭,就是加速品牌體系的突破,大力拓展品牌客戶。目前,很多品牌商家都表現出了對快手流量和內容生態的興趣,比如特斯拉就與快手展開了線上線下的聯動,三一重工自己在快手就做了很多直播。


快手:公域和私域,合體了



快手加強中間域建設的同時,整個生態的商業價值自然湧現,吸引了眾多知名品牌進入快手。這個時候,品牌最關心的問題不再是要不要做快手,而是怎麼做快手,快手有哪些產品可以承接他們的需求?

擴散開來講,就是品牌、商家甚至是內容創作者們都想知道,要如何玩轉快手的平臺生態。人、內容、創意和流量與商業化之間如何融合。

“一尾”要做的是生態體系的建設。快手最近一年正在大力推進商家體系的建設,其中便包括在9月份推出了商家號,幫助品牌方做好流量的承接。這個前面我們有提到,目前活躍商家號數量已經達到了60萬。

對於縣城商家而言,商家號可以有效的提高流量的轉化。當週圍十公里的消費者通過內容進“店”之後,可以即點即買,不一定非要真的去到實店裡消費。實體小店的日經營範圍瞬間擴大到了周圍十公里。

尾部的工作除了商家體系的建設,還有創作者生態的建設。快手有著龐大的創作者群體,是整個流量的核心,也是生態內容的主要貢獻者。快手明年核心的工作內容還包括幫助KOL、KOC等群體變現。

之前我們提到的,幫助生態中的合作伙伴實現100億的營收,就包括這個部分。快手生態未來最大的增長機會,也可能在這個部分出現。


快手:公域和私域,合體了



為了幫助商家和創作者變現,快手還在大力發展AI+DA的能力,推出了AI用戶意圖推理引擎來洞察用戶興趣與意圖、通過AI多模態內容理解來實現智能創作等,多維度、全方位的洞察老鐵需求。

快手磁力引擎四大核心中,創意部分就包涵了AI智能創意。加上這一部分,人、內容、創意和流量才算真正融為一體,變成一個引擎。

3

快手社交商業的基石

無論是建設中間域,還是推進一頭一尾的工作,都是圍繞著創作者展開的。創作者是社交營銷的核心連接點,這是快手社交商業的基石。

迴歸到快手商業化的原點來說,塑造一個具有原生性的內容生態是其初心。發展AI+DA技術,目的就是幫助創作者進行創作,這裡的創作者不僅包括專業的創作者,還包括一般大眾,包括你我他,身邊人。

磁力引擎便是為此而生的。

在內容這一環,快手給出的概括是“豐富日常作品”。日常作品該從大眾中來,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它是純粹的生活瞬間的記錄。

快手營銷副總裁陳志峰說:“快手是一個普惠的社交群體,走普惠的流量分發機制。”短視頻本身就是一個普惠型的媒介,它讓不會寫的人也可以有話語權,隨手一拍就可以把他認為有價值的事情分享出去。

媒介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話語權的解放史。陳志峰說“這屆普通人很有流量”,有些人甚至比明星大V還要有流量。有流量的同時,是更專業的小眾內容在興起,比如工廠流水線上的生活。

對於工友們而言,瞭解其它工廠的日常,其實是一種剛需,這對他們的就業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對於社會學研究者而言,這些都是素材。

快手創立8年來,累計庫存短視頻達到130億條,還在以每天1500萬條的速度增長。這裡就像是一個生活博物館,收藏著這個時代每一個人的記憶。快手的商業化基基礎,正是誕生於記錄真實生活中。


快手:公域和私域,合體了



過去一年,在快手平臺上,有超過1900萬人在快手獲得收入,其中來自貧因地區的超過500萬人,偏遠地區的佔比很高。他們在快手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和現場培訓等方式脫貧致富。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致富帶動一個地區經濟的崛起成為常態。以雷山為例,當地特產銀球茶和魚醬通過快手獲得了超過2.5億次曝光,14分鐘便售罄了全部魚醬,雷山縣2000多貧困人口因此獲得增收。

在磁力引擎的推動下,人、內容、創意和流量循環共生,平臺用戶、廣告主、客戶與創作者的價值循環流動,相互促進,整個生態呈現出整體螺旋上升的態勢。公、私域流量不斷分合中,新商業文明強勢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