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拼多多里的中國底層

在掌聲與無法忽視的爭議中,拼多多在美國上市了。

活躍買家達3.43億,這意味著每4個人裡就有1人用過這個創立不到3年的產品。

但在網友的評論中,低價、爆款、山寨多、質量差等是最常見的關鍵詞,很多人詫異於拼多多的爆紅,“或許我們生活的不是一個世界。”

拼多多和快手等互聯網產品的爆發式增長,展現的是北京五環外的另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或許要更貼近現實。拼多多的用戶,可能代表更加真實的中國,對其不屑一顧的互聯網用戶,才是少數派。

這些產品走紅與爭議背後的邏輯,紮根於現實中的種種發展差異。

每月到手僅3000元,聽起來是不是很低?事實可能是,如果你月均到手收入超過2600元,你就很可能超過了60%的中國人。

又或者,像美團創始人王興發佈的那句話:“全中國有多少人有本科或以上學歷?答案肯定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不到4%。”

快手、拼多多里的中國底層

類似“月入三萬不敢花錢”的爆款文屢屢刷屏,社交媒體上一波又一波對年薪、學歷的討論催生了大家的焦慮,也限定了我們的認知。

對本科學歷真實數據感到意外,和對拼多多的爆紅及此前對快手的流行不理解本質上是一樣的——倖存者偏差顯現,在日常圈子之外,我們很難意識到那些從未接觸到的人群的存在。

當一大批人已經將追求物質和精神的高品質視為基本消費原則時,另一批人還在買山寨手機、穿著印有Doir字樣的T恤、刷著被網上很人多人認為是“尬演”的快手視頻。

他們很可能根本就沒意識到自己吃的、穿的、用的商品裡有多少是山寨的,也對“土味”這個詞的意味毫無概念。他們在不知名的小鎮,在城鄉結合部,在農村。

是的,在你看不到的角落裡。

快手、拼多多里的中國底層

隨著一波又一波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的迭代,互聯網產品下沉到三四五線城市似乎有了一點趨勢。

部分精通人性的產品經理們,已經在這片此前尚未被開發的市場上嶄露頭角。這之中,有的產品用戶標籤並不以“三四五線”為主,比如抖音;而有些產品則相反,用戶基礎根植於三四五線城市,並且規模廣大,乃至進入公眾視野。

比如拼多多和快手。

2015年拼多多上線時,幾乎沒有人會想到這家公司兩三年後就在國內電商紅海成功躋身前三。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拼多多月度活躍用戶達1.95億,活躍買家已達3.43億。如果以1000億元GMV(網站成交金額)作為里程碑,它僅用2年3個月,就走完了京東10年的路,淘寶5年的路。

關於拼多多的爭議,卻遠比另外兩家要多。這並非毫無依據。

恆大研究院的報告顯示,拼多多有兩大明顯短板:需求端,假貨橫行,惡性營銷引起消費者反感,

“騙”成為拼多多最大標籤;供給端,在打擊假貨的過程中,大額罰款引發商家反抗。

且不談各大新聞網站的評論區,現在在拼多多的電視機類目裡,就能看到首屏充斥打著三星、小米、康佳等品牌旗號的廉價山寨產品。

快手、拼多多里的中國底層

除了山寨之外,產品質量差也是被詬病的點。

據中新經緯報道,“明明成功拼到了榨汁機,可收到的卻是一根數據線;某種獼猴桃買家留言好評如潮,可自己收到的這箱卻爛壞不堪,只能扔掉……”類似的投訴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十分常見。

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在拼多多買東西?因為無論你是否相信其3億用戶數據是真是假,常被認為產品山寨多質量差的拼多多仍然存在廣泛的用戶基礎。

前一陣,人民日報海外版曾刊文稱,“小白兔奶糖”、“王老正”、“恰治香瓜子”、“粵利粵”……山寨食品在農村市場上扎堆。它們流進小賣部小超市多年,至今仍未“滅絕”。

快手、拼多多里的中國底層

快手、拼多多里的中國底層

事實上,這種現象並不僅存在於農村,也存在於三四線城市。很早前已有媒體報道,大量山寨飲品傍名牌流入三四線城市;山寨機在三四線城市氾濫……

快手、拼多多里的中國底層

至於原因,除了監管缺位外,還包括越是不發達的地區,消費者維權意識也越差。

要麼受觀念的影響,看山寨的便宜買來體面,並不在乎它是否侵犯了正版的權益;要麼根本就辨別不出是它山寨的。而消費維權意識,受教育水平和經濟水平的雙重影響。

每月到手3000元低嗎?來看一組數據:據統計局公佈的最新中國統計年鑑,2016年有60%的人年可支配收入低於3.2萬元,有40%的人低於2.1萬元。換句話說,扣掉稅和五險一金後,如果你月均到手收入超過5000元,你就很可能超過了80%的中國人。

2017年全國居民平均年消費支出是1.8萬,換算成月均,這個數字是1526元。而顯然,較不發達的三四線及以下地區,有更為龐大的人口,和更低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數字。

快手、拼多多里的中國底層

圖片來源: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17》

初期借騰訊獲得流量入口,靠“低價拼團”爆發式增長的拼多多,捕獲的便是大批三四線或者來自鄉鎮農村的中年人群。

極光大數據顯示,拼多多用戶70%為女性,65%來自三四五線城市,來自一線城市的用戶僅有7.56%。另有數據顯示,拼多多的用戶中,30-39歲的佔到50%,40-49歲的佔到31%。

快手、拼多多里的中國底層

在人口占比更大的三四線城市,線下市場依然存在大量山寨產品,而它們有市場,說明在這裡對價格更敏感、品牌意識不強的消費者仍然是主流

當手機上滿屏10元左右的口紅、包包等商品映入眼簾,追求性價比的三四線乃至農村用戶很難不心動。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在一次採訪中就曾介紹過用戶的消費心理,“雖然只有一塊錢,薯片寄過去碎了不能吃了,消費者就會覺得沒佔到便宜,說你是騙人的;但只要還有一半能吃,他就會覺得值得。”

從這個角度來說,拼多多的流行,一點也不匪夷所思。其背後的邏輯,紮根於中國一二線以外的現實角落。

“廉價、便宜、性價比”仍然是大眾消費生意的最核心因素。中國高速發展這麼多年,財富結構卻還是金字塔形:底層數量龐大,中間階層被擠壓,消費習慣仍然是廉價導向。

——範統戴老闆

從某種方面講,拼多多通過互聯網呈現的是線下人們真實的消費觀與消費水平。

當然,山寨有市場並不意味著什麼好事。儘管黃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一再強調不斷加大打假力度,看從目前的情況看,山寨數量依然不小,平臺難辭其咎。

同樣紮根三四五線及農村地區,且同樣被公眾聚焦、爭議不斷的,還有2011年早早搶佔短視頻行業發展先機的快手。去年,快手號稱已有7億人註冊。企鵝智庫報告顯示,截止去年11月,快手月活用戶已達2億,其中,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用戶佔比超過了60%。

“低俗”、“LOW”、“鄉村非主流”、“腦殘”……在公眾對快手的評價中,這些是最常見的詞彙。

究其原因,一是快手上曾有不少涉黃、涉嫌製假售假、低俗等視頻內容,引發網友的反感和牴觸。在知乎問題《快手為什麼惹人嫌?》上,點贊較高的回答基本都是抨擊快手充斥大量“博出位”、有違公序良俗甚至涉嫌違法的內容。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難以調和的鄙視鏈和階級差異。如果沒有早孕媽媽、吃燈泡、生吃蟲子或其他違法、獵奇的視頻,內容僅反映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普遍價值觀和審美,快手的走紅還會被人質疑甚至嘲笑嗎?

快手展現的未必是真實的中國三四五線及農村,但快手的走紅和爭議,卻真實反映了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地區的人們的審美(廣義)差異和互不理解

為博點擊量而做出獵奇表演的視頻作者如願以償時,平臺的監管缺位、利益導向暴露無遺,但這也說明,在快手以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為主的用戶中,獵奇、低俗的內容吸引了大部分人,他們受教育水平及收入普遍偏低。

企鵝智酷報告顯示,快手近七成用戶為專科及以下學歷,35.3%收入在3000元以下,52.3%在3000-8000元以下。

快手、拼多多里的中國底層

企鵝智酷《億級新用戶紅利探秘:抖音&快手用戶研究報告》

快手、拼多多里的中國底層

喜歡拼多多、快手的大有人在,為什麼你很難聽到好評?

中國有多少人至少是本科學歷?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公開數據計算,截止2017年,這個數字大約是5%左右。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受過大學本科教育的有4563萬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有414萬人。另據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計算得知,2011年-2016年,全國普通本科畢業生人數約1978萬人。

加總起來,截止2017年,中國教育程度為本科及以上的人共6955萬,佔全國總人口的5%。王興給出的數據並不是非常誇張。

在中國的網民中,有多少人是本科及以上學歷?答案是11.2%。

CNNIC的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2月,我國網民7.72億,其中農村網民佔比27.0%,規模為2.09億。而從學歷結構上看,大學本科及以上的網民僅有11.2%。初中和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人,佔全部網民的63.3%。

快手、拼多多里的中國底層

那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本科及以上的人又有多少?

微博官方發佈的《2016微博用戶發展報告》顯示,大學以上高等學歷的用戶是微博的主流用戶,佔比高達77.8%。更不用說以知識分享為主的知乎和北上廣文藝青年居多的豆瓣,高等學歷用戶佔比也不會太低。

快手、拼多多里的中國底層

所以,三組數據下來,並不難理解為什麼

在社交媒體,出現了985、211學生在中國似乎隨處可見的錯覺。倖存者偏差如此普遍,以至於忽視現實變得習以為常。

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喜歡用拼多多和快手們的大有人在,但在近兩年產品屢次捲入爭議和負面之際,幾乎在互聯網聽不到他們的聲音。

以微博、知乎和豆瓣等為代表的,具有較強媒體屬性和公共屬性更強的社交媒體為網民提供了對公共議題的討論空間。其中一二線和高學歷用戶佔主要比例,他們影響了輿論的走向和對問題最為普遍的看法。

儘管拼多多和快手用戶數量龐大,但在互聯網輿論空間裡,卻是沉默的。

那些商品頁面裡的盜版三星、創維產品,在真實拼多多用戶眼中,可能僅意味著“這是名牌產品”,未必真的關注具體是什麼牌子。

你認為是審美災難的高飽和高對比商品介紹圖,在他們眼中可能僅代表著“這個更吸引我眼球”。於是看到低價迅速下單,暗想省下了半個月的奶粉錢。

一二線用戶和三四線乃至鄉村用戶之間,在互聯網上產生了一個結界。而這本質上,其實是第三波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到來,小城主流人群開始大批進入互聯網並使用各色產品,他們的出現,打破了以一二線為主的較早一批互聯網網民的固有陣地。

業內人士表示,第三波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以三四線城市三四十歲以上的用戶,及一線城市年紀更大的用戶為主,這波人口的數量有五六億之多。

拼多多即吃上了這一波人口紅利。更早的案例是大批三四線、低學歷中老年人群開始使用微信,眼尖逐利的商人們開始操作大量營銷號吸引這一波人群,標題黨、謠言和養生騙局氾濫。

這一現象,也曾被一二線年輕用戶嫌棄或不理解。那個時候,在微博、在豆瓣吐槽家庭群又有人轉發騙子文章的現象並不罕見。

就像你吐槽他們怎麼會買拼多多一樣。

拼多多展示的現實,我們大多數人並不陌生,上個世紀改革開放初期,上個十年電商野蠻生長的年代,那些稀奇古怪的現象都曾反覆出現。

如果一個公司在價廉方面做得有多好,它可能在物美方面就有多差,這個道理,馬雲應該懂。他曾稱,阿里每年花10億元人民幣打假。拼多多也打算要走一遍淘寶“先做大,再治理”的路嗎?近日,創維嚴正聲明稱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創維只會是第一波,而不是最後一波前來維權的品牌。

如果山寨氾濫的狀況持續,未來拼多多必然會面臨大量訴訟和監管部門的整頓治理。

儘管黃崢前幾天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全中國可能沒有比我們更努力在打假的平臺”,但從拼多多諸多類目暢銷頁面上看,到底是“努力”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許只有拼多多自己知道。

本文來源於財經網(caijingwangwx)

快手、拼多多里的中國底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