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少女像》

她年轻时的样子,阮玲玉、胡蝶根本是没法比的,真是大家闺秀……陈丹青如是说。

《少女像》 1929 布面油画 90×75cm ,1998年10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选中,参加在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展览”。现被藏于中国美术馆。

关紫兰(1903-1985)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南海县。当代中国著名油画家。师从陈抱一等,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留学日本东京文化学院。作品多次入选日本重要画展。1930年代回国后多次在上海举行个人油画展,1963年任职于上海文史馆。(图片版权归艺术家所有)

2007年1月的一天,上海气温降到了冰点,冻裂了南京路上一家照相馆的自来水管,水把地下室一个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纸箱浸湿了。装在里面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列于相馆橱窗的老照片被取出晾干。其中一张颇为惊艳的美人照被工作人员认定是大明星阮玲玉,新民晚报的记者闻讯,以发现阮玲玉旧照为题作了报道,并配上了照片。据说关紫兰的女儿看到后,第二天跑到报社澄清:“这是我妈!”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关紫兰被《良友》印上了封面

这段插曲让关紫兰通过媒体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没想到经水这么一泡,她的画也泡出了从未有过的天价。这或许是一个神迹。因为好东西终是包不住的。

“她年轻时的样子,阮玲玉、胡蝶根本是没法比的,真是大家闺秀。”陈丹青这样说。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关紫兰黑白原版照片

这是陈丹青购买收藏的一张关紫兰黑白原版照片,他说“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我特别喜欢关紫兰的生活方式。正是她的生活方式,让她远离政治,逃过一劫。从日本选择回国,那是爱。战争年代,日本人找她做事,她拒绝了,可见她是非观念很强。上世纪30年代,她在上海多次举办个人油画展,被著名杂志《良友》称为油画家中的“佼佼者”。但到了文革时期,她就像人间蒸发一样,躲在上海弄堂深处喝咖啡。据说依旧喜欢喷香水,只是幸运地没被革命群众嗅出来。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上海街景》 水彩纸本 1960年代 北京匡时2013成交价109250元

关紫兰对画的爱好源于父母,他们做纺织生意,常常为棉布设计图案,这是她最早的美育。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关紫兰作品《富贵花开》 1943

她是独生女,家境优厚,十几岁进入艺术女校,遇到了第一个伯乐洪野,之后师从陈抱一。恩师和父母的呵护,令她学画之路一马平川。大学毕业后,她在陈抱一力荐下,到日本留学,不到两年即受到日本文艺界热捧,作品多次入选日本重要美术展。1930年,27岁的关紫兰所画的油画《水仙花》,被日本政府印制成明信片全国发行,她瞬间成了日本家喻户晓的明星。

和同期著名的民国女画家一样,关紫兰的画风亦是东西交融。她把西方野兽派色彩的狂放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写意揉合一起,使作品奔放又神秘,舒展又内敛。《少女像》是她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温馨亲切。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水仙花》 布上油彩 45×38cm 北京匡时2013成交价494500元

她具有把复杂造型简化的能力,笔触粗犷洗练,色彩大胆明丽,善于运用装饰性纹样,增加作品的节律感,从中可看出她在日本留学时受到了法国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影响,又兼具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和造型。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关紫兰作品《睡莲》1943

回国后,她在上海唏阳美术院任教,举办个展时,各大刊物争相登载她的作品和照片。美丽与才华令她如同一颗明星照亮了外滩的夜空。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太多人追求也是一种负累,直到35岁,她才嫁给上海著名牙医,成为当时少见的“高龄新娘”。生下女儿后,她沉寂了十年,在家相夫教女。完成妈妈的责任后,1941年,关紫兰再次举办画展。这时她的画已经放弃了变形与夸张,转入写实手法。

1963年,她成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的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这时她的头发逐渐灰白,但仍是打扮得体,夏天旗袍,冬天中式棉衣,颈缠一方苏格兰格子呢绒围巾,操一口带广东腔的上海话,过着简朴但优雅的生活,不跟外界打交道,自我幽闭。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江南春晓》1934年 布上油画 118×60cm

她再度搁笔。有人不解,觉得她甘于平淡,又或是溺于安逸,在特殊的年代不够担当,对此,作为广东老乡想为她说几句话:在乱世你想让一个小女子做什么呢?拿鸡蛋去磕高墙吗?若不懂避让,她的资本家出身、日本留学经历、与日本艺术家的交往、日本民众对她的支持,还有贵族情调的生活方式,这随便一样,都足够把她挑上风口浪尖。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说她追求小资情调,人家本是大家闺秀,与生俱来的生活方式,何需刻意追求。艺术是和平时代的审美,本不应被人用作武器。她也试着画过白毛女的,后来不知为什么,干脆连花都不画了。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上世纪六十年代画的《白毛女》

把生命中最令她骄傲的才华散尽,亦是一种看淡。

身边被裹挟进政治风波的人,各种惨,不是她有勇气承受也不是她有能力战胜的。能另辟蹊径不随波逐流已是欣然,一个时代,别种情势。与世无争,淡化自己直至被人遗忘,是关紫兰的生存哲学。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慈姑花 1941年

1985年6月30日,因心脏病突发,她如张爱玲一样,在自己的寓所安静地离开。

陈丹青素来爱惜民国女画家,对关紫兰更是情有独钟,认为她的画单是论胆气,论概括力,论率性豪放,论天纵其才,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大师都比不过。看官认为呢?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1927年6月,中华艺术大学举行美术展览会,展出师生作品200余幅,《良友》杂志刊有关紫兰的作品《幽闲》和她这张托着下巴的照片。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本期一分钟艺术主笔

陈丹青眼中的女画家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