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来之前,都会经历“癌前病变”!但还有机会逆转命运

点 击 邵 逸 夫 医 院 星 标 我 们

癌症来之前,都会经历“癌前病变”!但还有机会逆转命运

有不少人

平常看着都挺健康的

但突然就听说得癌症了

癌症难道是突发性疾病?

其实

癌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如果在“癌前病变”时能多加注意

及时“刹车”干预

就可避免癌症的发生

“癌前病变”是一种病理学的诊断

是个双向环节

可能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也可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癌症来之前,都会经历“癌前病变”!但还有机会逆转命运

记住这7种常见的癌前病变

1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

胃癌发展大致过程

正常胃黏膜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化生、异型增生

胃癌

-慢性浅表性胃炎-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胃病”!这一步距离胃癌还很远,无需惊慌。

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年纪大的人胃炎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主要癌前病变,但如果正确治疗、保护得好,大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是不会癌变的。

-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胃炎反复发生,胃粘膜反复受损又修复,结果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处理不好,就是胃癌早期。

干预方法

1 检查 推荐浅表性胃炎每3年查一次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每1~2年查一次胃镜,并积极治疗。检测幽门螺杆菌,视情况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2 戒烟酒 萎缩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和吸烟、饮酒正相关。

3 规律饮食 饮食要细嚼慢咽、少吃腌制食品、不要暴饮暴食、不吃辛辣霉变食物。

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早点知道这些还有逆转的机会

每22个就有1个!胃癌为什么连年轻人也不放过...

关于幽门螺杆菌的最全科普,一篇终结你所有疑问

2 腺瘤性肠息肉

肠癌

并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发生癌变。

一般而言,肠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类。

非腺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与肠癌的发病关系不大。

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cm的,癌变的机会较高。当然,腺瘤性息肉是否癌变还与患者年龄,息肉数量、大小有关。

一般来说,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

干预方法

1 检查 45岁以上人群、高危人群进行肠镜检查,每个人都不要拒绝每年1次的肛门指检。

2 调整饮食 大量饮酒、吸烟,使基因突变,肠息肉的发生率也会提高。少吃高动物蛋白、高脂肪、烧烤烟熏食品。

3 注意大便信号 当出现黑便、便血或反复腹泻/便秘情况时,说明身体已经向我们发出警报,请尽早就医。

杭州小伙一周六天吃烧烤,被确诊为直肠癌!久坐和爱吃肉真会诱发肠癌吗?

夫妻二人同时查出肠癌 医生:这个习惯害了他们!

3 肺结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肺癌

肺结节可能只是炎症,也可能是结核或者肿瘤的表现。

所幸,大部分结节都是良性的,不用过于担心,只有少数需要警惕癌变。

中国目前是肺癌第一大国。而肺结节中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属于癌前病变。

结节长得越“古怪”,恶性可能越大。比如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含气细支气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等。

另外也看结节大小,>1.5cm的实性结节或者>8mm的混合磨玻璃结节,属于高危结节;小于0.5厘米的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很小。

干预方法

1 检查 大于40岁的人,如果有吸烟、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建议一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

2 戒烟 吸烟者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倍,而戒烟可明显降低肺癌发生率。

3 注意室内通风 防室内微小环境空气污染,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 减少厨房油烟 烹饪尽量减少油炸、煎炒。炒菜前要开窗户、开抽油烟机,炒菜后抽油烟机要再开5-10分钟。

什么样的肺结节可能是肺癌?读懂肺结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体检发现肺结节,会是肺癌吗?用这个方法快速确诊!

不抽烟的中国女性,为什么肺癌高发?这个原因几乎每家都有!

4 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癌

首先要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单纯的乳腺增生症,是几乎没有什么危害的“疾病”,甚至可以说不是病,也并不会发生癌变。

只有病理诊断为乳腺非典型增生可能是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干预方法

1 检查 25-40岁的女性,每年做乳腺体检和B超。40岁以上的女性,常规进行一次钼靶检查,每年一次乳腺体检和乳腺B超或钼靶检查。

2 不乱用雌激素保健品 乱用雌激素类产品能导致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甚至发生癌变。

3 少吃高脂食品 少吃油炸食品、奶油、奶酪及各种甜食,控制脂肪的摄取,避免肥胖。

4 保持好心情 负面情绪很容易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跟乳腺疾病有一定关系。

5 适当运动 是预防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6 一场自然的生养很重要 如果决定要孩子,

30岁之前生育是比较推荐的,因为孕激素对女人有很大的保护作用。

7 母乳喂养 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统计显示,12月的母乳喂养,可以降低4.3%的乳腺癌发生风险。

《小欢喜》刘静患癌引泪奔,关于乳腺癌,你得知道的都在这儿!

乳腺增生、结节到底会不会癌变?一文教你看懂检查报告!

胸小奶水少,胸大奶水多?“胸”的事儿,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5 肝硬化

肝癌

中国肝癌发生三部曲

肝炎

肝硬化

肝癌

要防治肝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防治肝炎!

在中国,大约60%的肝硬化和80%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

虽然肝癌不传染,但肝癌的致病因素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输血、性和母婴等方式传播。

乙肝病毒无法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与乙肝患者日常生活接触是没问题的。但为安全起见,健康者应接种乙肝疫苗进行主动预防。

干预方法

1 检查 乙肝肝硬化的病人,最好每3个月~半年体检一次,主要查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

2 积极治疗 肝硬化患者要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有乙肝要积极治疗乙肝。

3 戒烟限酒,避免过劳。

为什么全球一半新增肝癌都在中国?身边5个致癌因素别再忽略了!

对象有乙肝,一起吃饭、接吻会被传染吗?丨医万个为什么

6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

宫颈上皮细胞在HPV持续感染后,可从发生非典型增生再转变为癌变,这个时间可长达10年或更长时间。

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也就是常说的宫颈癌前病变,分为一、二、三级别,级别越高越容易癌变,而级别越低越好治疗。

要注意!妇科检查后有少量阴道出血的现象就是接触性出血,有可能是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症状。

干预方法

1 检查 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应做一次TCT及HPV检测。如有异常,则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或活检。

2 积极治疗炎症 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及宫颈癌前病变。性生活要注意卫生。

3 接种HPV疫苗

条件允许下可接种宫颈癌疫苗,预防宫颈癌发生。

关于HPV疫苗和宫颈癌的最全科普,一篇终结你所有疑问

7 交界痣

黑色素瘤

交界痣多长在手掌、足跖、外阴部等易摩擦部位,与其他痣相比癌变可能性高。

一旦发现痣的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颜色深浅不一,出现晕开或者体积慢慢增大,皮肤出现轻微隆起或变厚时,就要及时就诊。

干预方法

1 化学剥脱或激光祛痣方法刺激性较大,不推荐大的交界痣这样处理。

2 生活中避免过多摩擦,对于有危险信号的交界痣,最好采用手术切除加病理检查。

警惕!身上有这样的“痣”要当心!小心黑色素瘤

萎缩性胃炎、息肉、肝硬化……

虽然这些情况都可能与癌症相关

但良性疾病→癌前状态→癌变

却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所以不必过于恐慌

可有效缓解甚至逆转

癌症来之前,都会经历“癌前病变”!但还有机会逆转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