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利好落地,大盘3000点得而复失,11月先涨后跌,继续坚守不战

降息利好落地,大盘3000点得而复失,11月先涨后跌,继续坚守不战

“降息”落地

自上周五就有降息传闻,但周末并没有兑现

周二盘中突发

11月5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当天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4000亿元,与当日到期量基本持平,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3.25%,较上期下降5个基点。这是自2018年4月以来,首次调降1年七MLF利率。

借此消息刺激,金融股(银行券商保险)快速拉涨市场扭跌转涨,各指数一度涨逾1%,沪指一度收复3000点心理关口。

本次降息幅度,为美联储25个基点的五分之一,很明显这次降息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或更侧重于提供一种降息预期来提振市场,来刺激疲弱的经济。

降息利好落地,大盘3000点得而复失,11月先涨后跌,继续坚守不战

直接放水,超出马犇的预期,马犇之前在分析政策面的时候,判断,受制于二师兄价格,CPI一路攀升压力,稳定物价需要,央妈放水的空间几乎没有,但事实是放水了。

降息利好落地,大盘3000点得而复失,11月先涨后跌,继续坚守不战

和以前直接的宣布降息降准不同,未来大家要熟悉各种变相的操作,就像PSL,SLF,MLF,LLF都是变相的工具。

既然放水了,资金面改善,市场会选择向上变盘吗?

马犇认为不会,最多是短暂的区间行情,3000点向上没有空间。

降息利好落地,大盘3000点得而复失,11月先涨后跌,继续坚守不战

11月大概也复制10月份,先涨后跌,冲3050点回落,且都是金融股特别是银行股作为反弹的主力。

从市场各个方面来看,大盘已经被压缩到3000点一线,不得不选择方向。

马犇仍坚持向下变盘的观点

因为向上需要的条件太多资金面政策面情绪面筹码面基本面,目前多不具备。

向上资金面央妈落地的降息,再有就是11月MSCI又将扩容,近几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疯狂的扫货,月初基本就容易透支了。记住一点,外资不是韭菜,建仓的时候欢天喜地当利好,出货的时候就不要哭天抢地的各种阴谋论做空ZG了,投资仅是为了逐利,特别是外资,没有护盘的ZZ任务。

向下,眼前的各种问题都可能是催化剂。

1.IPO提速扩容潮。沪深,科创板都在提速,新三板转板正在路上,还有不断强调的扩大直接融资,加快注册制,注册制,注册制。

对于这种竭泽而渔式扩容,警惕量变到质变,注册制也不过如此吧?接下来浙商银行,邮储银行,未来京沪高铁。。​。​

科创板今天上了五家涨幅最高的115.7%,涨幅最低的久日新材

仅有6.42%,明天大概率就破发,显然科创板已经是残羹冷炙,今天恰好是科创板从提出到落地一周年,过一年再看,相信投资者的眼光是雪亮的。

2.新股解禁潮。据统计,2019年四季度A股解禁市值为8749.68亿,2020年一季度A股解禁市值为12134.82亿,单季度解禁市值处于2015年牛市以来的高位,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两个季度市场将面临市值2万亿左右的解禁洪峰。

3.股东减持潮。一方面是,限售股解禁之后,减持的动力非常强。归根结底在于,大部分限售股来自于IPO前取得的原始股,成本极低,所以减持也可以不计成本的狂甩。另一方面,就是老股的减持,市场上一些被热炒,超高的主题,个股,一旦炒高产业资本就有非常强的坚持欲望。

4.四季度面临公募基金等机构,11,12月的提前结算,以及银行等企业12月的年终结算的资金回笼压力。这个每年都有,所以算不上什么重要的,但马犇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公募基金主力机构的仓位可都是在白马股,权重蓝筹上,且都是很长时间的抱团取暖了,一旦需要卖股换取流动性,就要警惕抱团取暖的多头反目多杀多的情况。

最近特别是这波反弹,权重蓝筹的风格是明显的补涨特征,无论是消费股,还是金融股已经其他的蓝筹,都是补涨特别。出现补涨一般都是进攻性不足,防御性更强的表现,而高位的上证50,在金融股的带动下,今天创年内新高,上证50,沪指,创业板出现明显的背离。

总的来说,市场面临变盘选择方向,在没有明显的放水(成交量放大),没有明显的市场制度GG的情况下,市场难向上变盘,冲3050回落继续区间震荡,等待决定市场的各因素最终博弈出结果,仅靠已经连续几年抱团的上证50,中证100等权重继续高歌猛进,不但难带动市场向上变盘,反而更容易引发最终多杀多的踩踏,这也是马犇判断市场还有一波大级别杀跌破2440寻得市场底部的原因之一。

控制仓位,等待市场最终的方向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