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延是因为懒惰?身为父母的你已经走入了误区

孩子拖延是因为懒惰?身为父母的你已经走入了误区

01.

从词源上讲,“ procrastination”源自拉丁语动词procrastinare-推迟到明天。拖延症也源于古希腊语akrasia-违反我们的判断。

当我们拖延时,我们不仅意识到我们正在逃避我们要做的任务,而且也能意识到这样做可能不好。但是,我们还是这样做了,明知道是拖延还继续拖延----拖延的特征是如此明显。

心理学教授Fuschia Sirois博士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拖延本质上是不合理的,因为你去做的是一件自己知道会产生负面后果的事情,这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她补充说:“由于无法处理因任务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人们陷入了这种非理性的慢性拖延之中。”等等...难道说,是我们因为心情不好而导致拖延?简而言之:是的。

当然,拖延不是什么性格缺陷,也不是说你时间管理能力的缺乏,而是你在应对某些因任务而引起的挑战性情绪(无聊,焦虑,不安全,沮丧,不满,自我怀疑等)时,所产生的一种行为选择。

02.

渥太华卡尔顿大学(Carleton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拖延研究小组成员Tim Pychyl博士说:“拖延是一种情绪调节问题,而不是时间管理问题。”我们所产生的情绪取决于给定的任务或情况。

可能由于任务本身固有的某些令人不愉快的原因----比如,你必须打扫肮脏的浴室,或者要为老板整理冗长而乏味的电子表格。也可能是由于与任务引发的相关的更深层次的感受,例如自我怀疑,自尊心低落,焦虑或不安全感。盯着一个空白文档,你可能会想,我不够聪明,无法编写文档。即使我写了,人们会怎么看待我写的这些?写作太难了,如果我写得不好怎么办?

所有这些都可以使我们认为将文档放在一边是个好主意,然后开始去打扫卫生---真的,为了拖延写作,我竟然“爱上”了做饭、打扫卫生,不知道你是否这样过?

不过,我们也知道,这只会加重我们与任务之间的消极联系。当我们回到原本任务上时,这些压力仍然会存在,并可能伴随着压力和焦虑的增加,以及进一步的自卑感和自责感的降低。

实际上,在拖延之后,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倾向于产生自责,这些思想被称为“ 拖延认知 ”。我们的拖延行为本身通常会加剧我们的困扰,压力会进一步导致拖延,恶性循环。

03.

我们在拖延时感到的暂时缓解,实际上是使拖延性质恶化的原因。感到难受的时候,推迟执行任务可以减轻压力---- 从基本的行为主义理论中,我们知道,当我们因某件事而获得回报时,我们倾向于再次这样做,这正是为什么拖延不是一种一次性行为,而是一种很容易成为长期习惯的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性拖延会造成很多的心理成本,当然,还有健康成本。比如心理困扰,对生活满意度降低,抑郁症状和焦虑,不良的卫生行为,慢性疾病,甚至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拖延症是当前偏见的完美例证,这是我们在长期需求之前优先考虑短期需求的硬性倾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心理学家哈尔·赫什菲尔德博士说:“我们真的没有被设计为对未来做进一步的思考,因为我们需要专注于在现在和现在为自己提供服务。”

Hershfield博士的研究表明,在神经层面上,我们认为自己的“未来自我”更像是陌生人,而不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当我们拖延时,大脑的某些部分实际上认为,我们正在推迟的任务以及另一端等待着我们的伴随的消极情绪是别人的问题。

更糟的是,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我们甚至无法做出周到且面向未来的决策。当面临使我们感到焦虑或不安全的任务时,杏仁核(大脑的“威胁检测器”)会认为该任务是真正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会威胁到我们的自尊或幸福感。

即使我们从理智上认识到推迟执行任务会在将来给我们自己带来更大的压力,但我们的大脑仍然决心更加关注当前如何消除威胁。研究人员将此称为“杏仁核劫持”。

所以,这就是不幸:我们不能仅仅告诉自己不要拖延。

04.

我们如何找到拖延症的根本原因?我们必须认识到,拖延症的核心是情感,而不是工作效率之类的。解决拖延,你不需要去购买时间管理自助图书,也不需要去学习新的自我管理策略。

精神病学家和神经科学家Judson Brewer博士说:“我们的大脑一直在寻找相对的回报。如果我们有一个关于拖延症的习惯循环,但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回报,那么我们的大脑将一遍又一遍地不断地进行下去,直到我们做出更好的事情为止。”

要重新建立新的习惯,我们必须给大脑找到更好的回报。

在拖延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找到比回避更好的回报----一种可以减轻当前挑战的感觉而又不损害我们未来自我的奖励。

一种选择是在拖延的那一刻原谅自己。在2010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能够在第一次考试时原谅自己拖延的学生,在为下一次考试而学时的拖延却更少。他们得出结论,自我宽恕可以让我们把注意力更好的放在未来,而不是过去。

另一种策略是自我同情的相关实践,即面对我们的错误和失败时,要善待和理解自己。在2012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拖延症患者往往具有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自我同情,这表明自我同情提供了“应对自我相关事件的负面反应的缓冲。”

05.

实际上,一些研究表明,自我同情有助于个人成长。它不仅减少了心理困扰----我们现在知道这是拖延的首要原因,它还可以积极地激发动力,增强自我价值感,并培养出乐观,智慧,好奇心和个人积极性等积极情绪。

最重要的是,自我同情并不需要任何外部条件,而只是承诺以更大的接受度和友善性来应对挑战,而不是沉思和遗憾。尝试通过考虑任务的积极方面来重新构造任务。比如想象你做完一件事时所获得的结果,当你向老板或合伙人展示你所完成的工作时,他们会怎么说?你对自己的感觉如何?

此外,还有一些方式:

培养好奇心:如果你想拖延,请把注意力转移到身心产生的感觉上。什么样的感觉引起了你的诱惑?你身体上的哪些部位感觉到它们?它们让你想起什么?当你观察到拖延的想法会发生什么?它会加剧吗?消散?引起其他情绪上升?当你持续对这些感觉保持警觉时,体内的感觉如何变化?

考虑下一个动作:有一个古老建议,说的是让你把任务分解,不过这个建议与之不同。

根据Pychyl博士所说,仅关注“下一个动作”可以使我们的神经平静。

不要等着心情去做某项任务。动机跟随行动。开始行动,你会发现自己的动机随之而来。让你的诱惑变得更加不便:我们可以了解拖延,并通过在我们自己和我们的诱惑之间放置障碍,以引起一定程度的沮丧或焦虑来“拖延时间”。

比如,你喜欢查看消息,那么最好就把这些产生消息的软件删除了,或者“给自己一个非常复杂的密码,不仅包含5位数字,而且包含12位数字。” 这样,你在拖延之中就有了阻碍,并使诱惑的奖励价值不那么即时。

也就是你想到要玩游戏,但是在打游戏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迈过的坎,原本你想玩游戏,立刻快乐就可以得到满足,但是现在你需要五分钟,你的兴致就会大减。另一方面,我们要让自己想做的事情变得尽可能容易。如果您想在上班前去健身房但又不是早起的人,请穿着运动服入睡。

希望以上的看法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