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秋天到了。

余秀华的家门口,有一大片金黄色的麦子。风一吹的时候,成片成片的麦浪汹涌翻滚,像天上的金子,落满了人间。

在月光里静默的麦子/它们之间轻微的摩擦/就是人间万物在相爱了

她站在金黄色面前,这样唱道。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2015年,余秀华的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社交网络上被转发超过一百万次。“农村妇女”、“脑瘫诗人”,这些标签扑面而来,将这个原本默默无名的女人,一下子推到了大众视野。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看你》,初看这诗歌集的名字,大约以为又是什么媚俗、哗众取宠的东西。然而一打开,却被里面真诚与炽热所感动。露骨又赤诚的话语,从余秀华的笔尖划过,常常带给读者某种神奇的诗歌体验。

“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诗刊》编辑刘年曾经这样评价她。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余秀华的诗,源于她的生活,又超越她的生活。被视为残疾的身体,禁锢着余秀华的灵魂不得自由。这种禁闭的生活使她格外有想象力,也促使她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余秀华。

01 摇摇晃晃的人间:燃烧的是永不屈服的心

余秀华出生的时候因为倒产缺氧而患上了脑瘫。从此,她就生活在一个摇摇晃晃的世界里。

摇摇晃晃当然是一个诗意的说法。实际上,走路摇摆,说话斜嘴,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极大的不方便。

所以,余秀华被视为残疾人。高中毕业便辍学回家,父母又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外面,所以秀华的世界只有那一个小小的村子。

略显简陋的屋子,水泥漆的墙壁斑驳破旧,极富年代感。秀华每日的工作便是挎个篮子去河边割草,然后摇摇晃晃地走过那一条日复一日的小径,回来喂养那些家里的小兔子。、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闲下来的时候,秀华喜欢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诗是我摇摇晃晃走的时候的一个拐杖。没有诗的人生很空洞……写诗让我安静下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了下来,金灿灿的落在秀华的身上。秀华就坐在那棵树下,不知疲倦地读着一本又一本书,写着一首又一首诗。

其实没有一夜成名。在我们不知道的日日夜夜里,总有人辗转反侧,总有人背负着慢慢凋残的、义无反顾的孤独,然后,独自盛开。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成名之后的生活究竟有没有变得更好一些,大概连余秀华自己都很难说明白。她坐着飞机、电车,辗转于北京、香港、上海,一个个光鲜亮丽却陌生的城市里,裹挟着多少锐利的目光。

“有人说你写的诗是流氓诗,你怎么看?”

“还有人说我是荡妇体呢,我说我就是个荡妇,怎么了?”余秀华乐乐呵呵,引得底下笑声一片。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成名之后,余秀华参加了一个又一个的访谈与讲座。事实上,她是个很健谈也幽默的女人。

在被问到“中国狄金森”这一标签时,余秀华却格外坚定:“任何一个人被模仿成另外一个人实际上都是失败的。狄金森是独一无二的,我余秀华也是独一无二的。”

所有的标签都是错误的。秀华的一生,都与残疾做抗争。那些数不尽的不如意没能把她打倒,

她的勇气、智慧、坦诚,还有对待生活最纯粹的心,是这个时代最难能可贵的。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有一次,跟着余秀华拍纪录片的导演带着她来到了海边。天高海阔,是自由的颜色。

“我有点害怕。”秀华光着脚,站在沙滩上,有些不知所措。

“没什么好害怕的。你看,我在边上陪着你。”

秀华就笑了起来,那种最率直、最纯粹的笑容,是她真心流出的小女孩情怀:“你陪着我,我就不害怕了。”她努力地适应着浪花的节奏,终于,往前勇敢地迈出了她的第一步。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02 两败俱伤的婚姻:离婚去吧,我想和你离婚

有人统计过,在2014-2015年间,余秀华写的诗里,出现了一百多次“爱”。

“爱情离我很远。就是因为离得很远,所以不甘心,所以才有那么多追逐碰壁的过程。至于切肤之爱和灵魂之爱,我都没有经历过。但最重要的是,你要甘心。你不仅要明白,还要甘心。”

本以为这段对话就此结束,沉默了半晌之后,秀华又开了口:“我还是不甘心。”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1995年,年仅19岁的余秀华与比他大12岁的尹世平结了婚。原因仅仅是母亲的一句“他瞧得起我女儿就同意嘛”。

这段毫无爱情基础的婚姻,将原本毫无相干的两个人牵扯在一块儿,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尹世平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男人,在他的世界里,赚钱养家是最重要的。他经常去北京打工,半月才会往家里打一次电话,简单地询问一下家里的状况。

余秀华是个开朗的女人。她好像对谁都可以笑,对谁都可以撒娇,唯独没对尹世平笑过。她要的,不只是赚钱养家。

尹世平想要家,余秀华想要爱,父母想要秀华有个依靠。其实谁都没有错。只是背负了不同方向的不同的人,在经历了无数次的争吵之后,把彼此越推越远,最终,只能各自悲伤,各自痛苦。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离婚去吧,我想和你离婚。”在不知道提了多少次离婚之后,余秀华终于又鼓足勇气,讲了出来。

而这一次,余秀华终于等到了。

2015年12月14日,余秀华与尹世平协议离婚。

从民政局出来的那一刻,余秀华整个人都看起来特别轻松,她握着那本小小的本子,开心地笑道:“红色的,解决啦!”

尹世平脸上带着讪讪的笑:“那么开心吗?”

秀华像个小女孩一样用力地点了点头:“真好,结婚二十年还可以离婚。”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这个时候,安静的出租车里,他们之间终于再也没有争吵了。

有的婚姻成全一个人,有的婚姻直接毁掉一个人。余秀华用她的不妥协与对爱情最执著的尊重,终于打了一场胜仗。

03 血缘亲情:我从来不相信她就这样死去

与爱情截然相反的是,余秀华有一个很爱很爱她的母亲,也有一个很爱很爱她的父亲。

不管是给秀华做的一日三餐,还是秀华出门前替她围上的厚厚的围巾,甚至是那一句“他瞧得起我女儿我就同意嘛”,字字句句、举举动动都包含着真真切切的情意。

这也许是余秀华至今仍保留着小女儿情态、真诚之心的很重要的原因。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关于女儿要离婚,母亲是不同意的。

母亲觉得,秀华需要人照顾。也许她没敢说出口的,是如果他们有一日离世,女儿到底该怎么办。

“如果秀华身体好我不会让她留在家里,不会操心这些事的。我把她嫁人了,我哪里不好啊。”母亲这样说道。

“你不让我离婚,你就是为了自己的名声。”秀华赌气道。

母亲沉默了很久,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长叹了一口气:“我是为了一个完整的家。”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彼时的秀华尚且不能明白母亲的心,她总是神气地跟父母争吵着,一如所有家庭的儿女。

只是,上天总爱跟人开玩笑。一向身体强壮的母亲,在咳嗽了一个多月之后,却突然被检查出来患了癌症。

“我觉得很害怕。一想就觉得说不清楚,很空。我真的愿意自己得癌症,没想到……”秀华几近哽咽,在昏暗的灯光下,在落寞的医院走廊里,默默地低下了头,“突然成名对于生活,于事无补。”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一如所有的儿女,余秀华从来没有想过,父母也有老去与伤病的那一天。不,不是没有想过,也许是不敢想。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有归途。

“她病了以后/我从来没在她面前哭过/她说我的心肠比榆木还硬/我笑/几颗野草莓在黄昏里亮的很。”

“像我在几个夜晚吐出的血块/我从来不相信她会这样死去/因为到现在/她的腰身比我粗/她的乳房比我大。”

余秀华喃喃自语。但不论何种哀叹,终究换不回母亲所剩无几的生命。

“人做的再好,也总有人不满意。”父亲默默地宽慰母亲。

母亲眼中含着泪水,终于妥协:“管不了了,给他们自由吧。”

墙角边,两条鱼在渔网里垂死挣扎着,湿漉漉的,一如生活。

“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每一个溃烂的日子里舞蹈

“你睡着了的城市有人溺水/有人把爱情拴在一棵稻草上/不断下沉。”

余秀华有着作为诗人最敏感的心。那些所谓的标签毫无意义,她只是在感受她的生活,写出她的文字。在她的世界里,有随处可觅的悲伤,也有熠熠生辉的爱与自由。

也或者生活多有磨难,总试图打垮起身反抗的人。但恰好是秀华,只能是秀华。

这世上,苦与痛都值得,因为爱与自由,都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