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余秀华,湖北钟祥僻村一介农妇,自小患有脑瘫。2015年前后,她猝然成为中国最知名的诗人,也传奇地成为持续至今的消费性话题人物,极偶然也是冥冥注定。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余秀华,1976年生于湖北钟祥石牌镇横店村,已出诗集三本、散文集一册,目前在写小说

世界一直对余秀华有更多的敌意,来自容貌的、来自家人的、来自残缺身体的、来自贫病交加的、来自拳头暴力的,比绝大多数人都要多。她成名后,能改观的也不过就是商品购买力,还有自由度,而这种敌意实际是无限扩大了。轻佻的想象、粗暴的怜悯、浮薄的评判,包围她到现在。

比如,在如今的头条平台,有太多的正人君子、绅士淑女、小资阔人,饱饭剔牙之余的爱好,就是抢占道义制高点,诗坛良心或风俗警察自居,以嘲笑她、刺激她、指点她、痛骂她为乐,难防的暗箭流毒遍布四方。就在昨天,我还看到挂着某知名大学教授头衔招摇过市、自夸啥“诗王”的老布尔乔亚,对她发起人身袭击,警告她一个村妇,不配作诗云云。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所谓“诗王”等专家、教授们的攻击

在这些雅人胜士、或本是盲流又认无比体面的“骚人”们瞧来,诗这玩意,那是有阶层属性的,是有颜值观的。而余秀华压根还远离这些条件,偏偏还“竖子成名”了,偏偏还顽固地不如尊意受摆布,引颈接受思想改造,有时还毫不留情地塞上一嘴马粪。

余秀华真是诗坛搅屎棍呀!君子们既羡且妒还怒,批评、谩骂、矛盾由此而来。甚至噱头一点说,这说是“诗坛欺凌事件”——别说夸张,留心一点的单头条就可见各端五花八门的厉声诟骂。


可在我看来,余秀华其人,首先不是啥狗屁诗人。而是一个人,活生生的人,无惧遗弃,不畏践踏。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在云端作诗,在泥里生活

再具体一点,这是一个有生以来,就挣扎在社会最底层污泥,被剥夺,被侮辱,被损害,生机勃勃却久被压抑的女人,浓缩了旧中国式农村妇女最惨怆的生涯。因不服苦难生活无声无光的煮焖,于是将痛楚的呐喊写在了纸上,成了传唱的歌。她是被大众发现并推出来的最底层作者。她本无心作啥“诗人”,只想安稳平凡过此一生。犹如路边某株野草,一棵草有怎样的绿,就有怎样的荒,自然最好。

我们写诗,是饱暖后的附庸风雅,她不是。她说,“诗歌本来就不是我人生的全部,可没有诗,人生真的很空洞”。我向来觉得,余秀华若有啥错,就错在活的太鲜活纯粹了,个性太耀眼了,又敢于拒绝“名人”、“诗人”标签化的表达设定。去年,“当代诗坛教主”食指突然挑事,对准余秀华开火,指叱她不考虑人类命运、祖国未来云云。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诗坛大佬食指的“炮轰”

“含泪的批评家”们的意见,是如此正当高大,用舌头舔舔自己的厚嘴唇,颇有挥泪以维持诗坛治安的用心良苦。而明眼人一看,即知此类人的内心深处,是处处以精英自居的自我矫情。他们无法容忍余秀华这样粗鄙的“外来户”,还是农村的,还是脑瘫。

余秀华不是善茬。她不是趋奉的徒孙,她不磕头涕零,她回应说,“我的过错在于:我不会装,更不愿装可怜!我的过错还在于,在社会底层,偏偏高昂着头。我不知道何为尊严,我只是想如此活着……”。这般回应本身,绵里藏针,看似轻飘飘一句,可已逐步揭示答案:余秀华一直在拒辞“主流化”,不想为别人想看的样子活着——在记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中,她也如此直驳自己的母亲。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她毕竟不是食指,不是北岛,不是舒婷,不是温室培植出来的精致文化人。对她来说,诗不是“吾家事”,不是圈子交谊的玩具。她也从没觉得,会写几首诗哪里高出一等了,“余秀华”就脱胎换骨不是“余秀华”了,就不是横店那个街头巷尾乱晃的升斗农妇了。

她始终泼辣火烧得像一盆热烘烘的开水,混沌瞎闹的又如一世事不谙的孩子。说话率直似刀,吵架能力一流,而这一切是如此的不合时宜。


余秀华成名以后,“农妇余秀华”跟手机系统升级一般,一夜之间升格为“大诗人余秀华”。太多人想把她不真实地搁置在虚幻的高度,不管她愿不愿意,好不好。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与董卿

“诗人”,就是智识阶层了,是精英群体了,不能跟祥林嫂一样丢份了。太多人期许她斯斯文文、衣冠楚楚、堂而皇之、话假言空,能得体地在文艺沙龙中娓娓道来,能在名流宴席上温柔深沉,点缀温馨,闲说清谈,懂得何时沉默,何地装比,符合一方“名人”、一尊“诗人”该有的样子。

对于一个即将“入圈”的人来说,是顽固至死,还是玲珑变通,往往预示着天上地下两条路。最可惜,余秀华不上台面,不屑上道,似乎并领情被人捧在高处。她美与丑绝不夸饰,直接说你们都是煞笔。名流圈中人怎会不愤怒?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争议

很快地,从人人追捧,到铺天盖地的攻击,余秀华的三大罪状也就理由固然势所必至地新鲜出炉了:

其一,“色解”了某篇唐诗。可尬笑的是,这些如丧考妣的人们,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诗无达诂”,什么是“文学诠释学”,更不懂得若论“色解”,朱熹王夫之早着先鞭,而且更加厉害。郭沫若说溱洧之诗到处都是那根玩意,而在闻一多、苏雪林的解读下,楚辞唐诗哪句不是有关“性爱”的隐语廋语,可这些人都被封为大师。

“传统是无限的自由”,这话也是文学常识,不想到了余秀华这里成了罪过。必须得说,对庸才 ,经典是自缚手脚的镣铐,而对于聪颖之士,那是海洋与天空,鸟飞鱼跃,不断生新,自由自在。


其二,其诗经常写“性”,正人君子们不仅不快,且杀气腾腾,批为“毒草”,意在斩草除根。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也不乏“仗义执言”

可能吧,这些人心中以为的“诗”,必须得是歌颂一切,必须得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殊不知作为“中国诗源”的《诗三百》、汉乐府民歌,来自西方文学鼻祖的女诗人萨福、希腊诗人赫西奥德、抒情诗人阿那克里翁那里就充斥着此方面内容,且写的更赤裸直白,直抵“玄牝之门”,返归“人之初”的本真。

这些批判者,吠声吠影,从没翻过余秀华诗集,不知道这些“暧昧诗”论数还不及其集零头,她实际也从未专门写性,而是借此写生命的冲动,写寂寞中受诱惑的情感,写她悔恨与受挫的骄傲和自尊,这一切从来都是文学的母题,不是她余秀华的闺中私有。他们可能更不愿相信,余秀华是当今诗集卖的最好的诗人,她让太多本不读诗的底层百姓,触动到了心灵最深处的东西。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积雪覆盖的湖北农村家乡

诗是言为心声的,是天下公器,是民间传唱,本质是要感动人心的。从这一点看,余秀华不仅没有给“诗”丢脸,实际上正是遵从并发扬了自古以来真正诗人们的遗愿。

其三,在头条时常骂人。这是正人君子们憎恶嘲骂的,可是搞笑的是,他们自己又确以骂余秀华为政治正确。他们刻意挑动一个女人的神经,互骂完后,又要摆出副“正人君子”受害的样子,进而还诅咒,上升到那么大义凛然的地步。这是多么等而下之的“正人君子”呀!

鲁迅过去,最瞧不起的就是“正人君子”。他把这些人拿叭儿狗作比,说它们“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攻击余秀华那批人难道不正是如此?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电影《帕特森》里,职业为公交车司机的诗人

都说余秀华是残疾人,她其实不是。在人格上,她比那些空头诗人更健全,她的生活也比病态者更接近自然与真实。那些板着脸怒骂她的人,才让我切实看到,一个心灵不健全的人,是有着如何的嘴脸。


在太多衣着华鲜的正人君子、眉目莞尔的绅士淑女们看来,会写诗不是余秀华的骄傲,而是原罪。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一般公众认知里的“诗人”形象

为什么,因为她不配。这些人太懂娴熟玩弄双标了,对于从“玩偶之家”奔走的娜拉小姐姐,他们奉为女神,因为人家淑女,人家标致,人家体面;当村妇余秀华也逃离冰窟时,他们非但不欢迎,而且掩鼻嫌弃。他们说她不洁,说她不雅,说她不入流。

在这些自视甚尊,习惯斜着眼睛打量人的“眼镜”们看来,余秀华的“村妇”身份、“欠妥”相貌、“不雅”言论,彻底颠覆了他们心驰意淫中的,“女诗人”甚或“女性主义者”的形象。特别是对于精英圈而言,这是一种无形的冒犯。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堂而皇之的诗歌沙龙

诗是多么风雅的东西,与它配搭的只能是书房沙发、红酒漆琴、名媛菁英,是些许闲适慵懒感,是林黛玉的点缀物件,是闲闲几笔妙趣风流。而余秀华,她远离大家闺秀,连小家碧玉都够不到,不是具见识有学问之人,只是一介村妇,样子还不大好看。他们嫉妒,他们嘲笑,他们咬牙切齿,又浑然忘记这是一种最无能的失败。

这些人,别的理由寻不到,惟喜欢从溃败的宗法祠堂内,搬运出一套道德主义的赐谥威压,圆睁绽着红筋的双眼,挤尖喉咙,化为舆情的烤箱,妄图强行再击碎这么一个农村女人,带着城里人、高级诗人、知识分子可怜的优越感。奚落她不配写诗,责斥她玷污唐诗,命令她不能回骂,数落她不能写“屁股”,不能写“叫床”,不能写“睡觉”,这一切都是不典雅的,是他们这些绅士淑女远远闻见都要掏出手帕遮羞的污秽。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与“诗”与“远方”本完全隔绝的底层生活

偏偏余秀华是厉害角色,从不按世俗剧本走戏。她写诗、写性、写劳作、写花草、写感情、写男人、写受伤、写欲望,永远向着最真诚最本质的人的生活,所秉持的其实是《诗经》国风以来的民间传统,猛烈热辣,直直落落,仿佛早就仰头喝下雌黄酒,赤条条献出的蛇形,吓傻了一堆卫道士,更气惨了一批鳏寡的老和尚。

貌似中庸,并不就代表着有理性。太多人自诩为雅人韵士,以低俗鄙弃余秀华,实际他们最野蛮,也最缺少文化。你说他们是正能量,不如直白说是门仆猎犬。


余秀华还有一条大罪状,为许多善良大众也不解,上面已隐约提及,就是余秀华爱骂人。其实,很多傲娇的人们一贯地鼻孔朝天,故意漠视这个前提:余秀华从未主动挑衅,她的骂,基本都是回骂。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名诗人沈浩波的批评

余秀华确实有问题。她的问题在于:她不喜欢骂人,但是确实有一种近乎竭嘶底里的高度敏感。余秀华的骂,的确有她特不谙世事的一面,高情雅量一点都没,“出格”的宛如胡闹的小孩。我一直以为,这当与她的精神创伤有关,人们更多地是该怀点哀矜勿喜之心,尽管她无需此类虚情假意。

她和“常人”不一样,她有长达数十年的时光,被捆绑于僻陋无助的乡村,身心无休止地受着重大摧折。来自身体残缺的、来自行动不便的、来自周围异样眼光的、来自贫窭到哀嚎都无声的、来自自家人都不理解的、来自枕边丈夫的暴力的,种种不堪形状,使得她极其自尊、敏感,也全身戒备,时时警惕,刻刻不忘自卫之心。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她有至为直率赤诚的一面,也有极为神经质的一面。而矛盾还在于,大家都认她是公众人物,她自身浑然不觉,亦或压根不当一回事。她成名天下知了,却始终不自认是名人,该有名人的样子,自我认知还是钟祥横店那个农妇,可以到处走东家窜西户,可以毫无顾忌地,随时跟人吵架斗嘴。

她不会戴上防毒面具,你可以说她是泼妇,也可以夸她不忘平民情怀本色。而且,我们还更需要注意到的是,余秀华的骂,几乎都是自卫性的反击,谈不上啥该辨同别异的你是我非,正如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村妇”、“诗人”身份之外,她也是湖北省专业象棋运动员

我们读她诗集可知,她是如此地迷爱这繁华庸俗世界,从来都是与人为善,对动物都很友好。可是,她也不能容忍丝毫的刺激、挑动、冒犯,她对不善意的离间、搬弄及挑衅是如此的敏感,是要数倍奉还的。常年人所难堪的日子,使得她对于舆论,或连耳语,都似乎有着惊弓之鸟之惶,而她唯一可操来还击的自卫武器,就是语言,就是粗话,就是谩骂。

她对人事,始终有着一股穹窒熏鼠的不顾,塞向墐户的决绝。她真的不如你这么高雅。而无论作诗做人,我们也不该鼓励一个人、一个女人盲目被人欺负。


从这些点看,我一直觉得余秀华很美。这不是人间的俗美,而是一种自由之美。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这是一种不为外物羁绊之美,没有深藏若虚的含蓄,没有守拙藏愚的遮掩,一切都直白白赤裸裸,直挺挺冷森森地袭人。如果你对她有善意,她会毫不悭吝地加倍反馈还给你,也不会你对她好过而不骂你。她对人是平视的,不需要你自我感动的怜悯。“都是下九流,谁嫌弃谁呀”,说穿了,都是同阶层兄弟姐妹,没谁比谁更高级。

总之呢,围绕余秀华的是是非非,我的总看法,说起来只有这一句话:我们要理解人,尤其要尊重不同。 这对于所有人来讲,包含你、我、他,都是一场修行。余秀华不是你的敌人,高高在上的互轻互贱,或者人与人之间永无法沟通的隔膜与疏离,才是这种修行真正的冤家。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在民间、在学生群体,余秀华的诗依然有无数读者

而对于余秀华本人来说,这也是一门略显艰难的修炼——虽说她犯不着别人说三道四,精神上更该接受洗澡的是我这样的“健全人”。可是,“诗人”这名号、“余秀华”这三个字、“脑瘫诗人”这组词,都并不代表着天然正确,在纷纭齐来的是非争议中,余秀华女士自己也需要反省。

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为何屡受批判?所谓三大罪状,另有真相

至于成效怎样,就全看她自己,如何支使余下的岁月存款了。“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风吹过的,路依然远,我们要献给的,始终都该是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