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迴歸:滴滴的一步險棋

順風車迴歸:滴滴的一步險棋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孔明明

在離開順風車江湖400多天後,滴滴順風車終於要回來了。

11月6日上午,滴滴App公佈了滴滴順風車的最新產品方案,並宣佈將於2019年11月20日起,陸續在哈爾濱、太原、石家莊、常州、瀋陽、北京、南通7個城市試運營。滴滴稱,試運營期間將首先提供5:00-23:00(女性5:00-20:00)、市內中短途(50公里以內)的順風車平臺服務。試運營期間不收取信息服務費。

最新產品方案中,針對用戶反饋提及較多的希望平臺對車主進行信用審核、保障司乘雙方平等利益等問題進行了重點回復,方案稱將引入失信人篩查,積極探索與第三方信用產品合作方式;將信任值升級為行為分,進一步提升用戶准入門檻等。

順風車迴歸:滴滴的一步險棋

來源 / 滴滴App

這是滴滴順風車繼2018年兩起司機殺害乘客事件、宣佈無限期下線後,經過一年多的反覆整改和溝通之後的正式迴歸。

不過,安全問題依然無法徹底根除、監管壓力仍在、順風車江湖大小玩家持續虎視眈眈,滴滴順風車真的準備好迴歸了嗎?

滴滴的博弈

2018年,繼兩起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乘客事件後,滴滴宣佈將對順風車業務模式重新評估,在安全措施沒有獲得用戶認可之前,無限期下線。

5月10日,滴滴就鄭州順風車乘客李女士被害一事做出道歉,稱“我們感到萬分悲痛和愧疚,在這樣的悲劇面前,任何言語都無法表達我們沉痛的自責”。8月25日,滴滴就樂清順風車乘客趙女士遇害一事做出道歉,稱“作為平臺,我們辜負了大家的信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8月事件後,滴滴創始人程維、總裁柳青在道歉信中坦承,“我們的好勝心蓋過了初心。在短短几年裡,我們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來證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這一切虛名都失去了意義。”

針對順風車安全事故頻發的情況,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網約車、順風車平臺公司的公共安全、運營安全和網絡安全等專項檢查。2018年9月5日至9日,聯合檢查組進駐滴滴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數據對接、問詢談話等檢查工作。

此後,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滴滴針對順風車業務進行了反覆的覆盤和調整,艱難周旋在政府的監管和公眾的質疑中。

2018年11月28日,在由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組織召開的網約車順風車進駐式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新聞通氣會上,公佈滴滴公司順風車產品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網約車非法營運問題突出、應急管理基礎薄弱且效能低下、社會穩定風險突出等7個方面33項問題,並提出了27項具體整改要求,並要求滴滴等公司制定相應整改方案和具體措施,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監督。

此後,滴滴開始將安全作為核心考核指標,陸續推出了錄音錄像、一鍵報警、緊急聯繫人等一系列安全功能和措施,陸續公佈了涉及安全管理、推進合規、產品安全功能、處置流程、警企合作、傾聽外部意見、安全教育等7方面、超過30項安全相關措施。

同時,自2018年9月份以來,滴滴持續面向社會各界雙向溝通、廣泛徵集意見建議,陸續開展線上意見徵求、線下意見調研、建設安全監督顧問委員會、上線“公眾評議會”和“有問必答”等多項行動。

2019年7月2日,滴滴舉辦了首次安全主題媒體開放日。在開放日上,柳青率安全管理團隊詳細披露近期安全工作進展,並溝通目前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和痛點。

開放日上,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侯景雷首次詳細公開了網約車安全管理體系全景圖,並稱2019年滴滴預計安全投入資金將超過20億元;包括集團、公司、分公司安委會等在內的安全工作團隊已擴充至2548人;制定了19項安全制度等。

順風車迴歸:滴滴的一步險棋

滴滴公佈的網約車安全管理體系全景圖

據接近滴滴核心管理團隊的張成透露,滴滴順風車原計劃於2019年10月31日發佈消息,但最終推遲到11月6日正式發佈了重新上線的信息。

對於滴滴順風車這次的迴歸,業內人士均持觀望態度。滴滴在公告中未提及順風車重新上線是否經過政府部門允許,方案中也僅僅表示了“報送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未提及審批意見。有業內人士向燃財經表示,在他看來,這是滴滴在跟監管博弈,試探監管對順風車恢復的態度。

滴滴給燃財經的官方回覆是:滴滴會定期向各級主管部門彙報,請求專業指導,認真研究反饋意見。在試運營的城市,順風車也會按照相關小客車合乘指導意見在當地提供合乘服務。

滴滴缺席的順風車江湖

作為順風車領域曾經的霸主,滴滴通過高額補貼和大範圍營銷推廣,一度佔據國內順風車九成以上的市場。

滴滴順風車自上線後,一直髮展飛速。2015年,上線不到1個月,滴滴順風車入駐11個城市;不到2個月,滴滴順風車覆蓋137個城市。2017年末,滴滴順風車日均訂單量達到200萬,順風車乘客數超過3000萬,覆蓋城市達到351個。這樣的速度讓順風車成為僅次於快車、專車的第三大產品線。

張成告訴燃財經,在滴滴順風車下線之前,滴滴整體15%的GMV、10%的訂單量來源於滴滴順風車。而據燃財經之前的報道,有另外接近滴滴核心管理層的人稱,整個2017年滴滴出行只有兩個部門盈利,一個是順風車,一個是代駕。

據易觀發佈的《2019中國網約車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2018年網約車市場保持快速增長,平均複合年增長率達50.01%,並將在2020年恢復增速,其中,順風車為網約車市場中的第三大市場。

順風車迴歸:滴滴的一步險棋

來源 / 易觀

在滴滴順風車離席的400多天,滴滴的對手們試圖對滴滴進行反超。順風車江湖正在發生變化。

2018年12月,背靠阿里的哈囉出行宣佈開啟順風車司機招募,並於2019年2月正式上線順風車業務;6月,與滴滴同樣在2018年8月下線順風車業務的高德在部分城市開始招募順風車車主,高德方面還稱,將堅持不抽傭、不營利、真公益、真順風;曹操出行9月份正式上線順風車業務,並首先發展吉利集團旗下車主成為順風車車主,目前已經覆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在內的20個城市。

嘀嗒出行是順風車市場早期的玩家。CEO宋中傑曾向燃財經表示,當時他們也曾考慮過快車和專車市場,但由於快車業務與專車業務都已經有公司在做了,他覺得作為合法合規生意的順風車才是嘀嗒的機會。

不同於滴滴順風車抽成10%,嘀嗒的做法是每單收取1-3元(市內)的信息服務費。同時,嘀嗒限制車主接單次數,每日最多四單,堅持人工驗證。這在某種程度上保證了安全,也制約了其發展,但依靠積極補貼等策略,在滴滴順風車下線期間,嘀嗒還是贏得了眾多順風車車主和用戶的轉移。今年9月,嘀嗒出行宣佈其用戶突破1.3億,車主數量突破1500萬。

和長途順風車具有高度重疊的城際市場也有大批湧入者。此前據界面新聞報道,一個月之內,在武漢就有20多個玩家湧入了城際市場。

而不管是再次歸來的滴滴順風車,還是高德、曹操出行,在試運營階段大家都表示不抽成、不收取信息費。據媒體報道,有接近高德相關人士透露,目前,高德收取的是通訊費,每單兩毛錢左右。

“順風車業務沒辦法保證絕對安全”,張成認為,本質上順風車切入的是低價長距離出行市場,這個性質決定了順風車必然容易誘發矛盾和危險,而這個根本的問題不可能解決。“唯一能解決大家質疑的辦法,只有迴歸公益產品,並且絕對不能抽成,甚至都不應該定價,而是讓用戶自己去協商。“

“用戶認為你是一個服務商,你也有定價權,但司機又不受你僱傭,車也不屬於你,這裡面就比較微妙,在監管上依然有很多不確定性。”張成說。

新規則背後

在滴滴順風車宣佈試運營後,不少規則引起了質疑。

如新方案中,規定女性使用順風車的時間為5:00-20:00,這一規則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而柳青也隨後在微博上進行了回覆。她稱,“自己作為一個資深女白領,也覺得現在的順風車產品功能對女同學們不太好用……懇請大家多給我們一些時間。”

順風車迴歸:滴滴的一步險棋

在柳青這則回覆中,她還稱,內部的產品同學曾無奈自嘲自己在做“一款最難用的順風車產品”,這一說法她在此前就曾表達過。如果仔細研究滴滴順風車的新方案,的確會有同感。

比如“車主和乘客使用順風車前需完成安全任務以及安全教育學習”、“下線附近接單功能,避免無明確目的地的挑單行為”、“車主需設置常用地點”、“車主行程前需通過人臉識別”等。

張成直言,這次滴滴順風車上線的新方案讓他“看不懂,也不能理解”。因為在他看來,從各個方面,滴滴都沒有重新上線順風車的理由:用戶限制多、不能抽成、風險依然存在。

“新方案對用戶進行了大量的限制,將准入門檻提到無限高,作為一個產品說,規模不可能上去,因為交易平臺最重要的是效率;另一方面,規模本身決定體驗,規模越大,匹配效率越高。從這個角度來說,滴滴順風車已經不算是一個特別有價值的業務”,張成說,“這個死結滴滴始終沒有解開,在我看來,滴滴是在擺出態度告訴公眾,做錯的事情我們已經都改了。”

張成認為,如果順風車對滴滴來說作為一個純公益的業務,本質上會更合理,因為可以讓幾千萬私家車主上來,從而成為滴滴的增長引擎。

而此前,滴滴總裁柳青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滴滴順風車遲遲未上線主要是因為“慫”,而讓他們繼續做順風車產品的原因是用戶需求。

但在張成看來,這次新方案的很多措辭都模稜兩可且含糊不清,比如沒有明確說滴滴順風車可能會具有的公益性質,也沒有向用戶直言滴滴無法保證用戶的絕對安全,而是用比如限制女性使用順風車的時間等來顯示滴滴在安全方面的各項努力。

相對比的是,在7月2日滴滴的媒體開放日上,滴滴技術副總裁賴春波強調,滴滴在不斷通過技術手段提升行程中的安全,仍難100%杜絕事故發生。此外,如果司機和乘客達成私下交易,或提前結束訂單,所有的安全技術手段也將因為脫離平臺保護而失效。

“任何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硬傷”,張成說,“滴滴離用戶太遠、姿態太高、不接地氣,我覺得這可能是滴滴的硬傷。”

看起來,順風車恢復上線對滴滴而言仍是一步險棋。這步棋之後,會不會有安全事故再次發生,以及監管和用戶對滴滴順風車的態度會否有所改善,才是決定後續棋局的根本因素。

*題圖來源於網絡。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張成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