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轮胎后该不该做四轮定位

其实很多车主都在纠结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聊聊关于四轮定位的话题,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各路大神批评指正。

换轮胎后该不该做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是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的总称。就是根据车辆原厂四轮悬架的参数,确定车轮与转向节、车轴、车架之间的相对位置,纠正车轮前束角、外倾角的偏差,确保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减小轮胎以及各部位之间的磨损。

换轮胎后该不该做四轮定位

外倾角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四轮定位呢?

1、 车辆的行驶性能受到了影响(当驾驶车辆时感到跑偏、方向转向沉重、方向盘发抖,车辆在转弯后没有自动回正或需要较大外力辅助回正)。

2、 因事故造成底盘及悬架的损伤。

3、 轮胎出现磨损异常,如单边磨损、波状磨损、块状磨损、偏磨等。 但也要考虑到是否因胎压不正常才导致了异常磨损,胎压过高会加剧胎面中央的磨损,而胎压过低会加剧胎面两侧的磨损。

4、 车桥以及悬架的零件被拆下过。

换轮胎后该不该做四轮定位

以上四种情况都是必须要做四轮定位的,大家也不会有疑问。那么如果没有遇到以上情况,只是换完轮胎,需不需要做四轮定位呢?

轮胎被螺丝或者钉子等尖锐物扎了,或者轮胎自然老化而导致的换胎,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做定位了,因为这些原因都不会引起定位数据变换。

既然四轮定位不用所有情况都做,那动平衡呢?只要是换轮胎,都是要做动平衡的。

换轮胎后该不该做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不仅仅是消除吃胎、跑偏这些现象,更大的作用在于及时发现一些平时不易被发现的小问题,及时维修或者更换老化部件(比如球头、胶套等),避免长期积累导致大的部件损坏(比如三角臂、拉杆臂、减震等)。就好比是人体体检,早发现问题早治疗,费用也会相对较低,如果没有发现拖延下去,小毛病就会变成大病甚至是癌症。

四轮定位作为自主选择的体检项目,而且整套流程下来费用比较高,所以就造成了两个现象:一是部分维修厂为了降低费用门槛,做四轮定位仅仅消除车辆跑偏和吃胎,而且部分维修技师也没有完全掌握四轮定位这门技术,从而让这项重要的体检项目变成了“百元体检”,应付了事;二是车主被误导,没有充分了解四轮定位的作用,放弃了对车辆的体检。

换轮胎后该不该做四轮定位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四轮参数不准确会造成轮胎偏磨从而导致爆胎;方向盘发抖以及跑偏会增加交通事故的概率。所以,为了你和爱车的安全,请定期到正规的维修店做体检,发现问题早治疗,没有问题放宽心。

在这里四轮侠建议广大车主朋友:

1、最多每隔2万公里倒轮。由维修技师根据驾驶者的驾驶习惯,决定前后倒轮或者交叉倒换轮胎。

2、最多每隔2万公里做一次轮胎动平衡矫正。随着轮胎的磨损,轮胎的平衡度数一定会改变,定期做动平衡能够及时发现轮胎的问题,保证轮胎磨损均匀。

3、把四轮定位作为车辆常规的保养项目,最好每年做1到2次四轮定位。

毕竟,你的座驾不仅是你事业的好伙伴,更可以为你和家人遮风挡雨。

(注:以上图片转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