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之子》帆高选择了阳菜,而放弃了整个东京,这“疯狂”的选择,新海诚要表达什么?

野格说动漫


历时三年新海诚的另一部大作《天气之子》与大家见面了,跟《你的名字》一样让人心旷神怡的精美画面,一样以爱情为主导的故事,却给人很不一样的感觉,你的名字中跨越时空的泷追逐拼尽全力去救回三叶,同时救回了村子里的所有人,而天气之子中却是男主角帆高为了救回献祭的阳菜选择将她带回来,东京因此再无晴天成了东方威尼斯,新海诚心中的爱情变了吗?其实他想表达的并没有改变,爱情在新海诚心中应该是那种可以为了对方奋不顾身、即使与世界为敌,也会选择在你身边守护你。而这不正是我们少年时期对于爱情的幻想吗?

爱情在每一个人眼中都不一样,从少年懵懂之时到长大进入社会之后,爱情的样子对于我们来说一直在变,最美好的不正是少年时期那种:可以没有负担地为了所爱之人与世界为敌,除了你之外的所有都不重要

天气之子让观众有争议的点就是帆高为了救回阳菜,却把东京牺牲了,新海诚描写这一种爱情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从故事来看,有点俗套,不愿意困住家乡的男主帆高出来东京闯荡,在落魄的时候遇到了女主阳菜,与阳菜的朝夕相处之间,男生女生之间开始情窦初开,帆高跟阳菜利用阳菜之间晴女的能力,开始在一直下雨的东京接单赚钱,帆高在一次次的任务中对阳菜日渐倾心,而阳菜在不断改变天气之中付出了代价,最后得知自己的晴女体质就是让东京天气恢复正常的唯一办法,阳菜选择献祭自己,当帆高意识到阳菜是因为自己而选择献出生命之后,帆高在痛苦自责之中选择救回阳菜。

帆高最后排除万难,追着将阳菜带走的云走了半座城市,最后在将阳菜救了回来,这一段剧情配上新海诚的特色精美画风与BGM是很感人的,在许多人看来救回自己心爱的人而选择放弃东京的所有人是很自私的,帆高的举动跟他的年龄是相对的,只有十几岁的少年少女才会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不顾一切,那个时候的我们不也是如此吗?觉得爱情就是两个人的事情,除了彼此之外就没有什么更重要的了,我们这个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幼稚的想法是在什么时候改变的呢?是在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开始知道两个人要在一起需要物质基础的,是需要考虑到彼此家庭的,很多事情即使你想做,但是你需要考虑的不再只是两个人,而是外界的很多因素,以前身上没有那么多责任的时候,对于追逐爱情与梦想,谁都会如此奋不顾身吧。

换一种想法,帆高跟阳菜之间是有感情联系的人,晴女体质本身不是阳菜想要的,一个被动赋予的技能却要让她为了东京的天气恢复正常需要付出生命,易地而处,如果你是她的家人或者恋人会让她献祭吗?而作为在东京生活的人,如果一个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牺牲自己就能让天气恢复正常,自然是希望阳菜献祭的,天气之子中对于这两者通过帆高跟须贺大叔说出了这两种声音,正如救一人跟救百人的问题一样,两者之间的对错很难争辩清楚。

回到爱情这个新海诚的主题,帆高与阳菜之间的爱情很纯真让人羡慕,在你危险或者脆弱的时候,心爱的人能站出来为你对抗世界,即使与世界为敌也会选择维护你。这不也是许多人幻想过的爱情吗?新海诚的想法一直没变,泷为了三叶奋不顾身回到过去让她活了下来,帆高为了阳菜奋不顾身从云里将她抢了回来,两者唯一的不同就是帆高的行为伴随着他人的好坏而已。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你的关注转发评论收藏都是我最大的支持。


宝岚说动漫


从剧情来看,帆高选择了阳莱,而放弃了整个东京。这种三观任何人都会鄙视之。但是细细品味期其中细节,会发现不一样的地方。

第一个细节,3年后,大叔说东京200年前原本就是海洋。也就是说过去200年有无数的阳莱通过牺牲换取了东京的晴天,所以人们才得以在此安居。

第二个细节,大叔和夏美在在屋顶有条龙壁画的寺庙和老和尚的谈话。老和尚说天气女巫牺牲来修复天气。对比大叔说的话,东京原本就是海洋。老和尚说谎了,或者他也只是谎言的搬运工。牺牲女巫不是为了把天气修复成原本的样子,而是改造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样子。仔细体会其中的差异,非常的大。那个老和尚代表了说谎的政客。恰恰形象也是整部剧最差的一个。

第三个细节,麦田里的守望者。原本孩子们应该被守护,而现在却需要牺牲孩子们来让大人们安居乐业。结合大叔的话和老和尚的谎言。翻译过来就是为了让大人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请你们牺牲掉吧。而且还编制了一个所谓责任的谎言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不就是军国主义吗?这和大人们守护孩子的正确三观是相反的。

再说说日本这个国家,日本是高度重视群体的国家。日本也是个天灾严重摧残的国家,自身资源也欠缺。在绝大多数日本人的观念里,牺牲掉个人来成全群体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星海成却倒行逆施,说明他认为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所以我认为天气之子的立意非常高,不只是为了讲好一个爱情故事。


用户1800490027843


说实话,我看到那一幕,我个人很反感和讨厌猪脚的选择。人间值不值得我不知道,但是为了一个人而毁掉一座城,我是干不出来的,也不会去想,如果这玩意儿叫爱情,那么这样的爱情不要也罢!如果死了一个人,而拯救一座城,那我会去做,无所谓值不值得,反正,我觉得值得就好。


K3-诡刺


《天气之子》正在热播之中,继《你的名字》后,新海诚又一次给我们带来了视觉盛宴。但是对比与《你的名字》的火爆,这部动漫就要平淡得多,很多人对它表示迷茫,也有很多人对于它表现出来的观念表示不理解。尤其是最后森岛帆高选择了天野阳菜而放弃了整个东京,让东京大半部分淹没在了雨水中,表示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甚至很多人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抨击它。那么新海诚为何会让天野阳菜做出这样的选择,他到底要说明什么呢?小编认为,他只是想告诉大家什么是“爱情”!

故事简介

十六岁的帆高因为父母的压抑、学校的苦闷和青春的躁动,选择了离家出走,孤身来到了东京。由于手头钱财用尽,又找不到工作,最终在从事都市传说等奇闻异事报道的须贺那里打工。帆高在寻找“晴天少女”的过程中遇到了具有暂时改变气象能力的女主角阳菜,即真正的“晴女”。

帆高和阳菜利用“晴女”的能力,在久雨不晴的东京,开始了接单赚钱,在一次次的改变天气中,帆高了解了天气对于人们的重要,也慢慢的喜欢上了阳菜。阳菜却在一次次改变天气中,付出了代价,最后了解到了“晴女”是献身者的本质。选择了献身,换来了东京天气的正常。

但是帆高在痛苦自责和思念阳菜中不能自拔,最后排除万难在阳菜成为“晴女”的神社中,登上了天空,选择换回了阳菜,然后东京整整下了三年的雨,而且还在一直下。

整个故事,前期非常平淡,后期帆高为了阳菜克服一切、放弃一切的场景加上唯美的画面和动人的音乐,还是非常感染人的。这里面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帆高和阳菜的爱情。

帆高的选择,最本质的爱情

帆高和阳菜的爱情,如果没有后面“晴女”献身的一幕,估计这个故事就更加平淡了,但是这恰恰就是爱情最本质的颜色。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很干脆也很美好,然而如今的社会这种本质的爱情,也许真的只有在15岁左右的少年少女中才能发生了。帆高为何如此选择,我认为有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因为他人对阳菜付出的漠然。阳菜最开始明白“晴女”需要献身才能换回东京正常的天气时,她虽然犹豫了很久,不过最后还是选择了献身的。很多受过她帮助的人,都在梦中看到了这一个场景。但是还有更多的人,选择了默然,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是这一个态度,一下子刺激到了帆高,选择一定要再见阳菜一面,见到后,又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带回她,因为他不能再一次失去阳菜了。

第二,因为爱情。这是帆高最内心的答案,因为他爱着阳菜。

“即使,再也没有晴天也没有关系,比起晴空,我更需要你!”

这是帆高的回答,这是害怕失去所爱之人的呐喊。对于帆高于阳菜的爱情来说,真是不惊天也不动地,但是他们改变了整个东京。当然这个责任确实不应该由他们来呗,这不过是因缘际会罢了。

新海诚的表达

现在很多人拿新海诚和宫崎骏做比较,说实话他们两个人确实没有太多的可比性。宫崎骏的动漫思想是开发性的,是更加符合这个世界发展的,是普世的。而新海诚,真的很简单,没那么复杂。他要表达的只有“爱情”。

在《天气之子》中,我认为他表达“爱情”要比《你的名字》更加前进了一步。虽然故事没那么好看,但是他表达的只不过是最本质的爱情罢了。

没有太多的曲折波澜,没有太多的世俗偏见,有的只有两个人的真心相爱。帆高最后为了阳菜放弃了整个东京,看似天真,但是不恰恰说明了爱情的纯粹吗?不夹杂任何东西,简单、干净。这才是爱情应该有的本质。

很多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评价这个选择。

那么,凭什么要求新海诚牺牲对于他来说很重要的表达,而去附和别人的看法?凭什么要求一个人牺牲对于他来说很重要的东西,去让别人高兴?凭什么要求一个人最重视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不是吗?

现在的爱情,夹杂了太多不应该有的东西,相貌、家世、房子、车子、票子、亲戚朋友的看法等等,让最本质的爱情早就消失殆尽了,当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没有办法让大家去选择本质的爱情,那么也请大家不要得不到就要去毁掉它。我们内心不应该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憧憬和期盼吗?

以上是个人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的观点请留言交流!


星星风铃


电影《天气之子》剧情略显平淡,如果夜深了看可能容易睡着,但看完回味时会发现正是电影结尾的这个“疯狂”选择升华了主题,以往这类题材都是以主人公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剧终。这次一反常态,新海诚大概是想告诉人们:在不爱你的人眼中,你不过是他生命中的过客,而在爱你的人眼中,你就是全世界。

结合电影剧情,男主帆高作出选择女主阳菜,而放弃整个东京的行为合情合理,毫不突兀。对男主帆高而言,他其实有充分的理由这么做。

01 男女主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气候失控的时代,离家出走独自来东京打拼的高中生帆高,没有经济来源,很快就落魄不堪,时常饥寒交迫。他连续几天到一家店躲雨,在这家店打工的阳菜看他每天只点一杯饮料,知道他没钱吃饭就送了他一个汉堡。

孤独、落魄的帆高感动不已,感受到温暖的他又重新燃起斗志,努力之下找到了一份工作,为超自然杂志社撰稿。在杂志社他听说一个传闻,有个女孩有超能力,可以让持续多雨的天空放晴,人们称这个女孩为晴女。

因缘际会之下,帆高再遇阳菜,阳菜把自己就是晴女的秘密告诉了帆高。阳菜是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下拥有了使天空放晴的能力。
在帆高的建议下,阳菜开始在网上出售预订晴天的服务。如果谁有事需要在某个日子让天空放晴,下单付款,阳菜就会实现此人的愿望。

由于这个夏季,天天暴雨不断,大家都期待晴天到来,他们的生意特别火爆,在暴富之余,收获了非常多的感谢和赞誉。阳菜很喜欢晴女这份工作,觉得很有意义,帮助了那么多的人,也让帆高那么高兴。

天气逐渐恶化,变得越来越冷,8月的天空下起了雪,洪水淹没了许多地方。预订晴天的人也越来越多,帆高不想阳菜那么辛苦,就商量着把网上预订晴天的服务停掉,带着弟弟,三个人好好过日子。

帆高、阳菜、阳菜的弟弟三人跑到一家豪华酒店去休息。那晚帆高得知,每次让天空放晴,阳菜都在消耗自己,她的身体会逐渐变透明。阳菜问帆高希不希望夏天重新回来,她有办法改善气候。

此时帆高和阳菜已经深爱彼此。帆高痛哭,不肯阳菜牺牲,说只要他们能在一起怎么都好。待帆高和自己的弟弟睡着,阳菜决定用自己换回夏天。一觉醒来,帆高发现阳菜不见了,而天空放晴,夏天又重新回来,气候变得正常了。

大家的生活恢复到正轨,除了帆高和阳菜的弟弟满世界找阳菜,谁也不记得阳菜是谁,为拯救东京做出了什么牺牲。

警察来抓离家出走的帆高,帆高坚持要去找阳菜,在千钧一发之际,帆高跑到阳菜获得超能力的屋顶,跨越一道门,来到另一个世界。那里有正在沉睡的阳菜。
帆高把沉睡的阳菜唤醒,要带她一起回去。阳菜不肯,说她回去,气候又会变得恶劣。帆高告诉阳菜,她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好天气和她之间,他要选择她。



02 一切不过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帆高听一位老奶奶说,现在被水淹没的哪些地方原先就是海洋,是人类的干预才把海洋变为平地,建起高楼大厦,供人使用。天气变得恶劣,水淹没了人类的许多活动区,不过是让一切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帆高这一下释怀了,他知道虽然阳菜有超能力改善气候,但牺牲自己,拯救人类并不是阳菜的义务。人各有命,大家应该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生活。



03 在爱你的人眼中你就是全世界

阳菜做晴女工作的时候,帮助大家实现愿望,大家敬她如女英雄。可当她牺牲,除了帆高和阳菜的弟弟没有人在乎她好不好,是否消失。

在不爱阳菜的人眼中,她不过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分别了便无关紧要,再也记不起,而在帆高和阳菜弟弟的眼中,阳菜是自己的至亲,是自己的全部。帆高选择让世界恢复本来面貌,换回自己的世界,又有什么错呢?

帆高和阳菜是芸芸众生的一对普通恋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世界。
新海诚也许是想通过《天气之子》表达另一种观点吧,英雄也是普通人,也有选择爱和被爱的权利,不仅仅只有自我牺牲这一条路。


湘女追剧


非常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我也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下面就来说一下我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这部《天气之子》我开始也觉得很纳闷,但是,仔细想想,后来也释然了。

爱情的本质其实是自私的

爱情,一定不是中央空调,它一定是一个人的暖宝宝。这个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如果帆高选择了忍下思念,选择保护大家的利益,选择成为一个悲情英雄,那么,他一定会很难受。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理解啊!其实在剧中已经有过很多的暗示了,当天气好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的庆祝,但是,根本没几个认为是晴女(阳菜)做到的,更不要说帆哥是哪个路人甲了。这其实是非常非常难受的,不符合人性。人之所以无私,其实是因为这也是一种巨大的“自私”,因为这样的奉献可以带来巨大的成就感、满足感、自豪感以及名声,但是,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么,这种“无私”其实很难受的。做好事,一定要留名!

但是,阳菜对于帆哥来说,就是这个冷漠的世界中为数不多的温暖,而且还是最炙热的那一个。要知道,哪怕是成年人,都会因为自私而抛弃了他。所以,两个互相取暖的人,想要再次拥抱对方有什么不对的呢?——说句实话,如果两情相悦,最后不得不离开,我的内心一定不会有祝福,而是默默的希望对方,在没有我的日子里,夜夜哭泣!

爱情,就是自私的!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选择。反正,几百年前的东京也是这样的,只不过一切回到原点罢了。


宇悦有言


其实帆高的选择并没有对错,是他自己选择的。

这部电影并非是一部纯粹的爱情电影,诚哥还想表达别的。帆高是因为家暴逃离小岛到东京打工的,由于未成年,在东京的最初遭遇就如同下雨般苟活,直到阳菜的出现才有了第一顿像样的饭…阳菜的放晴能力后来成为帆高,阳菜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于他来说,阳菜在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在东京的依靠了。

阳菜遭遇也跟他一样,最初开的这一枪只不过是为了解救阳菜,只是后来牵扯到警方,不得不对抗…到了后来,由于担心大叔被牵扯进来,把他们隔离开,第二枪又成为与成人世界对抗,追求自由的标志…

这是介绍了一个不成熟青少年的本能,在极端命运条件下释放天性,追求生活的成长故事,有一定的思考。也跟所谓的"政治正确",追求集体主义相对立。

当自己"苟活"的时候,还执念什么呢?

这是第一部不相信专业影评人,而是相信b站用户解读的电影…个人评分7.2分。


醛哥915


以下都是作者在小说中写到的。

想到这个故事的契机,是因为上一部电影《你的名字。》成了远远超乎制作者预期的卖座电影。虽然「超乎预期地卖座」这种说法感觉满讨人厌的,不过对我来说,真的是很悬殊的差异。在《你的名字。》上映的半年多期间,我是第一次受到那么多人瞩目、受到那么多样的评论。在家吃饭时,电视上有所谓的知名人士在评论这部电影(感觉好像被鄙视了),在居酒屋喝酒时也听到有人在谈论感想(被鄙视得满严重的),甚至连走在路上时,都听到电影的名字(还是被鄙视了)。社群网站上充斥着大量评论,虽然有很多人喜欢,不过我也看到满多人表达激烈的愤怒。在那半年当中,我一直在思考让那些人生气的理由是什么,而那半年正是我写《天气之子》企画书的期间。

虽然没有从这样的经验得到明确答案,不过我自己内心做出了决定,那就是「电影不是学校的教科书」。我到这时才重新体认到,电影(或者更广义的娱乐)不需要是正确的、模范的,反而应该谈课本没有谈的东西,譬如让人知道了会皱眉的秘密愿望。我要使用和教科书不同的语言、和政治家不同的语言、和评论家不同的语言来谈,要以不同于道德或教育的标准来写故事。这才是我的工作。如果因为这样受到斥责,那也没办法。我只能将真实的感受写成故事。这样的决心或许来得太晚,不过《天气之子》就是基于这种心情写出来的故事。



风雪里悠悠长白



一、关于帆高的行为

你的第一和第二个疑惑其实是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帆高这个角色在影片的行为显得如此“自私”和“任性”。

首先,这肯定是新海诚的锅,他为了主题表达的需要刻意放大了这些角色的行为,在动漫番剧里问题不大,因为大家都是动漫迷,不会傻到在动画中求真实。但在电影作品上这就有点越线了,因为你的观众不止漫党,还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有学生、上班族、家里蹲,甚至还有陪孙子的老人,他们的宽容度不会太高,这种与常识、现实相去甚远的艺术加工,饱受非议完全是情理之中。

其次,我们再看看为什么新海诚宁可走极端也要做这样的艺术加工,仅仅是因为他“中二”吗?——不完全是,全片其实有两个关键主题:“警惕物质化的非人社会”和“呼吁人们对情感关系的重视”

1.物质化的非人社会

影片在日本强势登顶年度票房冠军,而在国内却饱受诟病无人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对日本的社会环境不了解,所以影片内容无法引起国内观众共鸣。为此我做了一些功课,先来看看:

目前为止,东京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总人口超过3800万。下携23个特别区、26个市、5个町、8个村,创造的GDP占据了日本全国的一半。它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道交通枢纽、全球第二多的世界五百强总部数量、日本全国三分之一的大学和全国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此外,到2013年为止东京还一直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英国EIU的报告),直到2018年仍排在第11位。

在日本,以前通常妇女都是不工作的,一个家庭的全部生活压力都转嫁在唯一的男性身上,他们往往背负着巨额的房贷以及品类繁多的保险。偏偏大部分日企都是终身雇佣制,很少有员工中间跳槽,企业也通常雇佣应届大学生。所以,在日本一旦失业,就面临着无法再就业的风险,因此只能在岗位上拼命工作。偏偏很多企业的工作时间又特别长,有的甚至要劳作到晚上11点到12点。好多员工赶不及回家,就在办公室将就一晚,次日又得连轴转。

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社会繁荣,对于日本普通民众,特别是东京的市民来说,已经成了一座压在头顶的大山,榨干挤扁了每一个日本社畜,在日本工作过的朋友肯定有所体会,每条街的居酒屋里都充斥着男人们对社会的控诉。

现在,再回看影片中“物质化社会”的一些象征。

(1)帆高只身来到东京,还未靠岸就在琢磨“工作”,被圭介救了一命却立马被敲诈啤酒,没有收入只能食不果腹露宿街头;阳菜和弟弟相依为命,每天为了生计拼命打工,甚至不惜担当陪酒女郎;大学毕业的夏美每天都在面试,却一次次被拒绝——每个角色都在社会的重压下苟延残喘。

(2)而帆高得知阳菜的能力后第一反应是靠它赚钱,这种思想也导致阳菜的身体逐渐透明,最终迎来不可挽回的悲剧。事实上,在立花家为婆婆祈求晴天的时候,泷说“很感激你们为婆婆做的这些事”,而此时帆高的回答是“哪里哪里,只是工作而已”。真的只是工作而已,初来东京的帆高,也立刻被东京异化了。

(3)面对一直不停的雨和永不放晴的天,东京的市民却习以为常,只有圭介一行会关注“晴女”的线索。而圭介的“晴女”企划却遭到诸多媒体的拒绝——因为没人关心天气,都忙着工作呢。

物质化的压力必然导致精神自由的缺失,自我迷失和道德泯灭充斥着影片中的东京,每个人都对初来乍到的帆高恶言相向,只有阳菜在黑暗中为他递上一个汉堡。社会集体的精神失常才最终引发了天气的异化,暴雨和黑云不过是整个东京、日本社会的病征。

2.理性和情感

法国著名数学家帕斯卡(就是压强单位的那个帕斯卡)说过一句名言“理智的最后一步就是意识到有无数事物是它力所不及的”

都说日本是个理性社会,其实他们自己也无奈地被绑在这辆失控的汽车上狂飙,看着很爽,实则疯狂。影片中,圭介、夏美、警察这些大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正是在现代社会中被奉为宗旨的“理性至上”主义。

圭介大叔为了获得女儿抚养权,而将帆高赶走;夏美为了天气放晴,暗示阳菜献身;警察为了凪的成长,强行将姐弟二人分开;探长为了调查案件,将帆高关押审讯——理性的讲,他们有错吗?

没错,每个人似乎都做了最优选择。

但有了“理智”这个挡箭牌就可以为所欲了吗?这我想起一部美剧——《难以置信》,年仅18岁的玛丽在自己家中惨遭歹徒性侵,而面对警员、警探、不同的调查部门,她被要求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忆、重述事件经过,例如如何被绑住,如何受到性侵,有没有用手指……一切细节都不能遗漏,甚至在口述完成之后,还要她完整写一遍。

——警方的行为有错吗?没有,甚至可以说这是伸张正义的必须。但因“正义的暴力”而受伤的玛丽,又该找谁去哭诉?因为她是受害者就活该承受这些吗?

同样,《天气之子》中的大人们有没有更好的处事方式呢?——当然有,圭介完全可以在赶走帆高之前好好和他谈一谈,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几个月,都不关心一下孩子为什么离家出走吗?几张万元大钞就把一个16岁的孩子粗暴地赶进暴雨中。

“大人”和“孩子”不过是一种象征,他们分别代表“理性”和“感性”两种社会关系,就目前东京和日本的状态而言,感性几乎快被理性赶尽杀绝了,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关系,没有情感联结,冷冰冰的人也造就了日本冷冰冰的社会。

所以才有了影片中看似任性、冲动的帆高,和理智、稳重的大人。新海诚把“理智”放在了主角的对立面,不是他很“中二”,而是他想借此唤回社会的情感和温暖,以避免日本一直在“理性”的绝路上越行越远,最终无法回头。

影片结尾,在帆高因为自己的选择自责时,圭介对他说:“别太自负了,这个世界本来就很疯狂,不是哪一个人能够轻易改变的”。

谁又能保证牺牲了阳菜之后,第二年夏天东京不会继续连日暴雨?

退一步讲,假如帆高没有发现阳菜的能力,那东京就完了吗?哪怕下了三年暴雨的东京,人们不也好好的生活着吗。泷的奶奶甚至在洪水中失去了房屋,但她却很坦然的说“这里本来就是海洋,是人类改变了它,不要为失去的东西而遗憾,也许一切只是回到了最初的模样。”

世界从来都不需要被拯救,真正需要被拯救的是人类自己。

二、关于圭介的行为

经过我之前的分析,大家应该明白了,一直以理智的大人自居的圭介和夏美,被帆高和阳菜之间纯真的感情所感动,两个纯真的灵魂不讲利益和得失,只是单纯的关心对方,爱慕彼此。这种久违的真挚情感,随着剧情的推进逐步融化着圭介和夏美的心。

尤其是看到帆高为了阳菜而不顾一切,以及警察探长的冷漠无情,这种强烈的对比导致了他最后的爆发与倒戈——理智、对错、利益,能不能放下这些自欺欺人的包袱,真诚的为你关心的人做点什么,哪怕骑着摩托被警察追捕,哪怕为了帆高拦住警察,至少他们重新拾回了关心他人的能力,而不是仅凭一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就将别人踹翻在地。


凡人看电影


耗时三年,1700个镜头,精美绝伦的画面,充满玄幻感的故事。一个少年为了一个女孩子,让整个东京成为了东方威尼斯。毫无疑问,新海诚在“救一人,还是救一船人”的时候,选择了“救一人”。这个选择仅仅是为了表达“爱情”吗,小黑觉得除了爱情应该还有别的。

爱情是《天气之子》的主旋律,少男少女纯真的爱情令人心驰神往。

不要以大人的思维去理解纯真的感情,掺杂了太多是非对错的主观判断做出的选择可能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但是未必就是最适合当事人双方的。

帆高从警局冲出来,向着那片云奔跑了“半个城”,以莫大的勇气曾经的救命恩人圭和他人,最后终于迈过那道门,把在天上孤单的阳菜拉回人间。

因为爱情的驱使,他的本心指引他那么做下去,即使救回阳菜宇宙毁灭,只要能和阳菜重逢,那仍然会那样做。

爱情,真的会让人奋不顾身。

除了爱情,新海诚还想表达的就是责任,一个少年的成长。

一个与父母不辞而别,离家出走的少年能有多成熟呢,虽然少年为了一个阳菜不顾东京的安危,但是在东京的那么多天,与阳菜和圭的相处让他学会了承担责任。

是帆高让阳菜成为了真正的晴女。为了赚钱,为了养活弟弟,帆高把阳菜设计成了让人心想事成的晴女。如果不是帆高,阳菜不会成为的晴女,也就不会为了他和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

等到帆高认识阳菜是为了自己而献出生命的时候,对阳菜的愧疚感和责任感让他为了拯救阳菜义无反顾。

难道这不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吗,终于不再是一个人的任性,即使只是学会了为另外一个人“任性”,也是成长的过程。

面对商业和议论,新海诚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但是他还是要表达自己认为对的东西,那就是坚持本心。

《你的名字》获得好评无数,但是也经受了很多批评。为了让《天气之子》叫好又叫座,新海诚已经做了很大让步,比如影片最后为了“洗白”男主说东京曾经本就是海,甚至借他人之口安慰男主并不是你的错,历史必然要这样进行下去。

实际上,新海诚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本心,在他心目中少男少女本应如此,为了爱情不顾一切,时刻保持纯真。

阳菜为了他人,献出了自己;帆高也因为救了阳菜导致东京淹没而自责;直到最后,看到阳菜以后,什么都不重要了,只要和她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