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後“暴走”進博會 給娃哈哈“智造”事業添把火

中新網11月8日電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開啟了“暴走”模式,逛展、洽談、演講,時間表排得滿滿當當。

去年的首屆進博會上,娃哈哈與德國西門子公司達成了簽約合作,主攻食品飲料行業智能製造領域,在設計軟件、程序、原器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今年,宗慶後希望能夠引進更多的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找到有高新技術的企業合作,進一步提升娃哈哈的智能製造水平。

11月6日,宗慶後偶遇了德國駐滬總領事Dr.Christine D.Althauser女士,他介紹道,娃哈哈正在進行工業互聯網的改造提升項目,非常希望與相關德國企業對接。合作形式上,既可以是德方企業技術、資本入股的方式共同開拓中國市場,也可以由娃哈哈進行海外收購的形式來開展。

在接下來的第三屆中國(浙江)-歐洲(德國)數字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高峰對接會上,宗慶後還詳細介紹了娃哈哈在智能生產線、智能倉儲系統等智能製造方面的佈局,現場反響熱烈。

宗庆后“暴走”进博会 给娃哈哈“智造”事业添把火

創立32年來,娃哈哈一直以傳統食品飲料製造企業的身份聞名全國,卻少有人知道,娃哈哈還是國內最早探索智能製造的企業之一。

目前娃哈哈智能製造進展到了什麼階段?未來有何規劃?帶著這些問題,中新網與娃哈哈智能工廠來了一次“零距離”接觸。

建中國首條智能化飲料工廠,入選國家首批示範項目

走進娃哈哈下沙第二生產基地飲料生產線,在乾淨整潔、幾乎看不到工人的車間裡,從原料投入到成品包裝全過程均由高度自動化的設備和機器人完成。

宗庆后“暴走”进博会 给娃哈哈“智造”事业添把火

這是一條建於2015年的中國第一條智能化飲料生產線,目前主要生產娃哈哈水系列產品。

2015年,娃哈哈在此基地始建智能工廠,同年入選國家首批工信部試點示範項目,該項目將食品飲料研發、製造、銷售從傳統模式向智能化升級,用數字化的手段呈現了企業新型的製造體系,是娃哈哈邁向工業互聯網的重要步伐。

通過智能化升級,該工廠實現了設備數據從車間傳感器到集團ERP的信息系統的集成,打破了各個系統的信息孤島,讓全部的數據從設備層到管理層徹底貫通,成功實現了對整條生產線的中央管控。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表示:“智能化給娃哈哈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益。”

得益於生產智能化,娃哈哈智能飲料工廠生產線效率每小時可以生產54000瓶水飲,每分鐘可生產900個蓋子,每秒鐘可灌裝15瓶。

在生產效率提升的背後,是生產力的提升——把工人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也幫助工人轉型升級,提升技術能力。據統計,該生產線人員勞動負荷降低2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1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確保產品100%合格。

建國內一流生物工程智能工廠,實現柔性化生產

繼智能飲料工廠之後,娃哈哈還建設了智能菌種生產車間。這是企業大產業鏈上另一座智能工廠——生物工程智能化工廠。

宗庆后“暴走”进博会 给娃哈哈“智造”事业添把火

對於中國乳業市場來說,益生菌有著重要意義,其應用遍佈益生菌乳飲品、酸奶、嬰幼兒奶粉等幾乎所有乳產品。

從2010年起,娃哈哈就開始益生菌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建立了擁有超過3000株菌株的菌種資源庫,打破了依賴“洋菌種”的桎梏,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為了加強菌種資源應用,2017年,娃哈哈建立了國內一流的智能化菌種生產車間,這是一個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精準控制自執行、智慧優化自決策的生物工程智能化工廠。

作為國內首次實現工藝間自動轉序、生產過程全程自動化和柔性化的生物工程智能化工廠,娃哈哈菌種車間甫一亮相,就以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菌種庫和智能化的柔性生產模式,獲得業內普遍讚譽。

何為柔性化生產?“按照傳統生產模式,一條生產線只能生產一個規格的產品,而在柔性化生產線上,則可以同時上線生產多種產品、執行多個批次。”娃哈哈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智能化菌種車間內最“能幹”的一條生產線可實現6種產品的同時生產。

解決一股“腦”的問題,全方位探索智能製造

智能化道路任重而道遠,遠不只是一兩條生產線的問題。

和先前自動化解決“手”的問題不同,智能化要解決“腦”的問題,做起來更加複雜和系統,硬件、軟件全都得跟上。為此,娃哈哈在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如今基本能解決“腦”問題。

首先,娃哈哈始終注重智能製造基礎能力建設,今年還將進一步完善智能倉儲系統(WMS),實現基於大數據優化的智能運輸管理系統(TMS),實現倉庫的智能化管理,包括自動碼垛、自動入庫、出庫、發貨及自動裝車卸車,建設飲料倉庫無人化控制。

其次,為了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未來一年,娃哈哈要建設自己的“私有云”平臺,打造自己的數據業務雙中臺,藉助雲計算、大數據、AI等先進技術完善智能製造的基礎架構。

第三,在裝備方面,娃哈哈一直都非常注重智能裝備的研發和製造,設有一個機電研發機構——機電研究院,兩個機電裝備製造公司——精機公司和松源公司。娃哈哈已經和正在研發的機器人有,碼垛機器人、六軸機器人、並聯機器人、SCARA平面關節機器人和大負載的桁架機器人。

宗庆后“暴走”进博会 给娃哈哈“智造”事业添把火

在不久的將來,娃哈哈計劃將各種機器人輸出到其他企業,目標是,打破我國高端工業機器人極度依賴進口的局面,進一步提高我國智能裝備製造業核心競爭力。

有了全方位的基礎支持,今年底,娃哈哈海寧智能工廠也將上線,將豐富和完善娃哈哈智能化佈局。

始於1997,娃哈哈智能化的22年進化史

1997年,娃哈哈引進併合作開發製造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軟件項目,該系統於1999年完成設計並投入使用,把生產、供應、銷售、運輸、倉庫、人事等系統融為一體。

智能製造的第一步是實現信息化,1997年的這次引進信息系統,也標誌著娃哈哈邁向了智能化佈局和發展。以此為起點,娃哈哈智能化道路大致可以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一是起步階段(1997年-2003年),娃哈哈引進外部系統,初步實現了銷售和財務的業務信息化。

二是ERP應用階段(2004年-2008年),娃哈哈引進ERP系統,財務、生產、採購、倉庫等多個核心業務實現信息化管理。

三是全面升級階段(2009年-2014年),娃哈哈自主研發的信息技術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均得到了普及應用。

四是智能化階段(2015年至今),娃哈哈引入BPM概念,搭建了流程管控平臺,實現業務全流程的移動化和智能化。

如今娃哈哈90%的系統都是自主開發,從訂單管理、採購管理,到生產管理、物流管理,再到客戶服務,所有關鍵環節都被納入BPM流程中,通過網絡把供應商、企業、客戶、消費者連接到一起,實現供應鏈的橫向集成。

22年智能化佈局之路,在中國飲料行業史無前例。作為飲料製造業領先企業,娃哈哈為行業發展而探索,並取得了顯著成績。

以更大力度,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娃哈哈創始於1987年,屬於傳統的食品飲料製造業,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校辦小廠,成為當今中國規模最大的飲料企業之一,靠的是不斷創新,包括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形成了歷史性交匯,製造業必須積極推動新技術與製造業相融合。

對企業來說,誰掌握核心技術,誰就有話語權。在此背景下,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十分重視以智能製造為核心前沿的高新技術產業。他表示,“智能製造主要是要發展高精尖的技術。”

其中,大健康產業是娃哈哈今後重點發展方向之一,企業組織大量人才組織了生物工程研究所,建立了擁有超過3000株菌株的菌種資源庫,菌種擁有量及資源收集量在國內同行業內名列前茅。菌種資源為娃哈哈研發改善和促進國民健康的新產品提供了有力支撐。

作為國內食品飲料行業少有的具備自行研發、自行設計、自行安裝調試設備能力的企業,娃哈哈被譽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目前,娃哈哈有能力自行設計規劃智能工廠,初步實現了從自動化向智能化的轉型升級,接下來將向高端裝備製造業領域發展,特別是在機器人產業方向上。

今年4月,娃哈哈成立智能機器人公司,利用在飲料機械裝備開發、系統集成應用方面積累的經驗,進入高端智能裝備研發製造領域。

32年風雨,32年征程。

如今,娃哈哈積累了資金,積累了人才,將以更大力度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智能製造水平,為國家實體制造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