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大小姐”宗馥莉操刀,“土”娃變“潮”後,你會埋單嗎?

文|張夏雨

先有宗慶後公開發問,“誰動了我的營養快線”,後有娃哈哈“大小姐”宗馥莉的“新作”亮相——其實,就是娃哈哈曾經的“當家花旦”、營養快線換了身行頭。不論何時,企業積極求變都是值得肯定的,但不知變“潮”了之後的娃哈哈,會迎來多少埋單人。

1、換新裝

昨日,娃哈哈集團(以下簡稱:娃哈哈)官方微信發佈了《別拿標籤定義我》的文章,核心內容是說,娃哈哈即將推出新款限量版營養快線,不僅如此,廣告語也換成了新的——“你,足夠出色”。文章還表示,新產品將在娃哈哈的線上平臺進行銷售。

娃哈哈“大小姐”宗馥莉操刀,“土”娃變“潮”後,你會埋單嗎?

這是娃哈哈的“大小姐”宗馥莉擔任娃哈哈品牌公關部總監後推進的項目。對此,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還“不遺餘力”地為女兒“造勢”,登陸了許久不曾更新的微博,併發文“誰動了我的營養快線。”

“娃哈哈應該是想重振營養快線。”有業內觀察者表示,“畢竟,營養快線曾是一款年銷售過百億元的大單品”,卻因為彼時的“謠言”嚴重影響了產品的銷售。

2009年,一篇名為《數名家長投訴娃哈哈營養快線,小孩喝後患病》的報道廣為傳播。不過,在文章發佈前,工商局已經確認投訴無效、出具產品無質量問題的報告。娃哈哈可謂“躺槍”。

2012年,網絡上出現了一組營養快線經長期放置後變成“凝膠”的圖片,引發公眾討論。縱然,娃哈哈發表聲明指出是正常的蛋白質凝膠現象,也得到業內認可。但仍有很多消費者表示“為安全起見,不再購買”。

至於在眾多產品中,宗馥莉為何選擇拿營養快線“開刀”,上述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娃哈哈在產品、渠道、人員等方面均面臨壓力。更換包裝,一定程度上是娃哈哈對年輕人的‘讓步’,表明娃哈哈想擴大消費群體,更貼近年輕人的風格,而營養快線是比較合適的,這款產品的主要目標受眾就是都市白領。”

“但若追求起來,娃哈哈終歸還是個兒童飲品的品牌。”他補充道。

對於此次更換包裝,不論娃哈哈方面有多自信,其多位經銷商還是選擇了:觀望。

宗馥莉許是深知其中利弊,換包裝的動作也顯得“小心翼翼”。這款“炫彩”產品並沒有冒然進軍線下,僅在線上銷售,且限量。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宗慶後發微博予以“造勢”,但相關微博並沒有引起網民太多關注,相關留言、轉發也停留在百位數左右。

娃哈哈“大小姐”宗馥莉操刀,“土”娃變“潮”後,你會埋單嗎?

“走出這一步不容易,宗慶後以前都很樸素,包裝幾十年沒有換過。”飲料行業觀察者馬磊表示,此舉值得肯定。

尼爾森數據顯示,近年來,娃哈哈包裝水等傳統大單品銷售進入下滑通道;另外,娃哈哈在推新品方面也屢屢受挫。再結合娃哈哈外包裝的“形象”,於是,有關“娃哈哈業績下降,是因為太土了”的評論也此起彼伏。

對此,有經銷商表示,“娃哈哈的產品大多面向鄉鎮市場,相對而言,這部分人對於品牌感和設計感的要求不高,但對於價格卻很敏感。不過,隨著家庭收入的提升,鄉鎮市場的消費需求也確實是向上的。”即使價廉,人們對“物美”的需求也在提升。

投資人士徐新也曾表達過類似的觀點,她舉了一個例子,“曾經的飲用水行業,成本最高的是瓶子而不是水。所以企業把瓶子做的特別薄,降低成本,又靠萬名銷售大軍打開了三四線城市和城鄉結合部的銷售渠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者開始對過薄的瓶子產生不滿,一開瓶,水就灑在手上了。”

不過,業績下滑可以通過換包裝來緩解嗎?

近年來,娃哈哈但凡有點動作,其“老問題”就會被翻出來。比如娃哈哈的出新“套路”。有人總結稱,娃哈哈的創新精神不足,總是找市場上相對成功的飲料產品進行對標,並迅速複製,再借助穩固的經銷商體系將產品投放至終端,輔以大規模廣告宣傳。

這種“套路”又被稱為企業找風口、迎熱度的一種方式。“但飲料行業哪來那麼多風口,另外,娃哈哈這幾年在推新品方面確實耐心不足。”前述觀察人士表示。

現實是,娃哈哈近幾年的業績一年不如一年。浙商雜誌發佈的《2018浙商全國500強》榜單顯示,娃哈哈在2017年實現營收464.5億元,同比下滑64.6億元,與2013年創下的782.8億元最高營收紀錄相比,足足縮水300億元。2013年至2017年,娃哈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82.8億元、720億元、494億元、529億元、456億元。

2、謀新路

雖然娃哈哈總被很多“老問題”困擾和詬病,但在產品方面,也不乏符合時代潮流趨勢的地方,比如對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的堅持。

2012年,娃哈哈推出“啟力”,進軍保健飲料市場;2013,娃哈哈集中火力推廣無酒精飲料格瓦斯;2014年,娃哈哈推出“富氧水”……雖然,這些新產品在推向市場後紛紛歸於平淡,但未能影響娃哈哈對保健食品的偏愛,今年,娃哈哈推出了安化黑茶和益生菌新品。

娃哈哈“大小姐”宗馥莉操刀,“土”娃變“潮”後,你會埋單嗎?

這或許與娃哈哈的“起家”有關。它的“第一桶金”源於爆品娃哈哈兒童營養液。彼時,紅極一時的AD鈣奶也是款具有保健功效的產品。也就是說,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的當下,娃哈哈在產品方面具有優勢。但遺憾的是,消費者似乎並未將健康與娃哈哈劃上等號。

不過,面臨業績下滑的窘境,娃哈哈也試圖藉助上述優勢進行改變,推出的社交零售產品娃哈哈天眼晶睛,宗慶後也頗為看重,多次為這款產品站臺。時逢國家倡導保護青少年視力,這款具有“緩解視疲勞”功能的產品,也可謂順時。

娃哈哈“大小姐”宗馥莉操刀,“土”娃變“潮”後,你會埋單嗎?

雖然社交零售不負眾望,讓娃哈哈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迅速籠財的“小目標”,但問題也紛至沓來。

在銷售政策反覆變動、產品在終端難以動銷的情況下,有人選擇了退出;有代理商稱,退貨金始終無法拿到,涉及的金額從幾萬元至幾十萬元不等。拿不到錢的代理商,甚至因為反覆催促而被相關負責人從聯繫人名單中“拉黑”。直至部分代理商“組團”去杭州天眼集團“討要說法”……

“因為信任娃哈哈所以代理了這款產品,如今想退出,也接受扣除一部分錢的條款。但不曾想到,要拿回自己的錢,會這麼的不容易。”一代理商,在三個月周旋未果的情況下無奈地說。

值得注意的是,娃哈哈另一款社交零售產品“纖細佳人藜麥奶昔”也鮮見“好消息”傳出。顯然,產品動銷並不是單純地換個包裝、換個渠道就可以解決的。

日子都不好過。“中低端產品本身利潤就有限,隨著原料成本的增加,老品成本升高,廠家和經銷商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榨。況且,新品存活率太低了,失敗一次相當於被砍了一刀。娃哈哈體量大,雖然能扛,但砍的多了,也會受傷。”有飲料廠家人士感慨道。

“說實話,這幾年銷量確實比之前下滑很多,生產排不滿。”有接近娃哈哈的人士表示,“但沒有裁員什麼的。賣得不好的產品發給員工做福利,每年一次的旅遊也都還有。相對行業裡其他企業來說,挺好了。”

在此背景下,新包裝營養快線的宣傳視頻文案顯得頗有對外回應的意味,“不夠新潮,你才是自己的經典款;不夠特別,同類,也未必要一樣;不夠完美,沒人不准你失敗;不夠強大,那就一起上吧。”

這倒是很符合宗馥莉的“個人色彩”。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失敗了就重新來過”,也表達過對娃哈哈轉型的希冀,“從我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它需要內部清理一下,人員也是,市場結構也是,然後整個思路需要重新調整一下。”

事實上,有關娃哈哈業績下滑,吃瓜群眾們也很關心宗馥莉接班的問題。

娃哈哈“大小姐”宗馥莉操刀,“土”娃變“潮”後,你會埋單嗎?

雖然這位“海歸”千金在娃哈哈的工作履歷並不“順利”,但兜兜轉轉的她,總會在不同的時間節點成功引發業界對娃哈哈的關注,不論是接受採訪時的語言,還是在具體工作中的表現,比如此次換包裝事件。

不過,營養快線,這個娃哈哈業績曾經的“頂樑柱”,會因為換了“新衣”就賣得更好嗎?被新一代年輕消費者“放棄”的,究竟是產品本身還是那個所謂“土”的包裝?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