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為何寧願傳位給自己的弟弟孫權,卻也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呢?

密探零零發


孫策死的時候,兒子孫紹還太小,不可能承擔起鎮守江東的重任;孫權年輕有為,早就展露頭角,如果要保住江東大業,只能痛下決心權力易主,好歹孫策孫權是親兄弟。

江東的基業打出名聲是靠孫堅,孫氏家族能夠在江東世家豪門立有一席之地,重要的奠基人是孫堅,他不但在江東地區官聲很好,而且特別具有戰鬥力,典型的文物全才,特別是在鎮壓黃巾軍農民起義和討伐董卓上,孫堅出了大力,讓天下諸侯對江東孫堅刮目相看,更是讓孫氏家族在江東的士族階層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孫堅死後,江東地區其實是一盤散沙,各個郡縣依然是大小軍閥割據,各有各的勢力,孫策繼承了孫堅的遺產其實並不多,與劉表之戰種,兵馬損失慘重,隨後孫策只好投奔了袁術,給袁術打了一段時期的短工。

孫策最後脫離袁術回到江東後,憑藉自己強悍的戰鬥力和與孫堅舊部的支持,逐步的剿滅了江東各郡的勢力,江東郡縣要麼被滅,要麼投降,此時的孫策在江東勢力最大,聲望最高,如果能夠穩定的發展下去,孫策領導的江東是有足夠的實力一爭天下的。

孫策對待江東各個郡縣的態度非常的粗暴,要麼投降,要麼血腥的鎮壓,這其中就有吳郡的都尉許貢,許貢被孫策殺後,他的門客一心要為許貢報仇,終於尋得了一次孫策外出打獵的機會,刺殺了當時的江東之主孫策。

孫策臨死的時候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誰來繼承他的大業,這是問題很嚴重,交給兒子孫紹,但是孫紹太小了,才四歲,他完全沒有辦法和能力來承接這麼大個擔子。

孫策唯一的選擇只能是自己的兩個弟弟之一,孫權或者孫翊。孫策的這兩個弟弟都很厲害,孫權17歲,孫翊16歲,都能獨當一面,甚至16歲的孫翊都已經是太守了。

如果孫策要把自己打下的江東基業交給自己的兒子孫紹,別說當時的江東外部局勢如何的嚴峻了,長江上游有世仇劉表虎視眈眈,長江以北有曹操滅袁術的餘威向南,就是江東本地被孫策強力鎮壓的那些割據勢力殘餘就一定認為是重新復出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孫策把位置交給孫紹,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孫策舊部是否真心實意的輔助只有四歲的少宗主,那麼整個東吳集團的權柄又掌握在誰的手中,張昭還是周瑜?東吳素來文武不合,搞得不好就會發生內訌。

孫氏政權需要一個成熟的,能夠鎮得住場面的宗主,這個人只能是孫策的弟弟之一,孫權聰慧而有謀略,有勇有謀,孫策對他的評價非常中肯: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而孫翊太像孫策了,孫策能夠準確的看清楚孫權,肯定也知道自己和孫翊的短處,勇武有餘,謀略不足,所以江東大業只能由孫權來繼承。

孫權繼承了孫策的宗主位置,在內部權力過渡上非常的平穩,畢竟孫權自10歲就開始跟隨孫堅東征西討,見多識廣,在內部人事上不但熟悉,甚至遊刃有餘,他迅速的穩定了部屬人心,同時採取懷柔和鎮壓並舉的政策,平定了江東地區的士族反抗情緒,甚至作出重大讓步,得到了江東豪門的絕對支持,此時的江東局勢才徹底的穩定下來。

孫權繼承了兄長孫策的基業後,其實對孫策的兒子,自己的侄子孫紹並不好,甚至是有預謀的迫害他,在權力場裡,是真正的沒有親情血緣的。


沉墨I方之城


孫策有記錄的兒子叫孫紹,孫策死的時候只有26歲,就算孫策13歲結婚,14歲生長女,15歲生長子孫紹的話,孫紹在孫策臨死前只有11歲,而當時的孫權已經19歲了。

和平年代或者大一統朝代,選一個幼子即位,再選幾個輔政大臣輔佐,這沒有問題,因為國內穩定,不需要君主立即親政,比如漢昭帝劉弗陵即皇帝位時,只有8歲 ,後在霍光等人的輔佐下,仍然是一代明君。



但是戰亂年代就不一樣了,戰亂年代需要君主立即掌握大權,親自理政,因為原本就是亂世,江東政權雖然由孫堅、孫策打下了基礎,但是內有山越隨時叛亂,又有當地豪強不服孫家,更有劉表、曹操等外部勢力隨時介入,如果君主不能掌握大權,會有很多人偷窺權力。

君本無罪,懷壁其君。這個“壁”也可以是權力和最高職位。



如果孫策傳位給自已的兒子,而自已的兒子年紀又小,又不理政,只能由輔政大臣代勞,就會有很不懷好意的人對孫策兒子下手,以方便奪取江東權力,在那個位置上,就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到時候全族滅門,都有可能。

孫策之所以沒有傳位給自已的兒子,而是傳給了自已的弟弟孫權,有幾個目的:

1、為了保全自已的家族。



年幼的兒子如果繼承事業,又不能獨自處理政事,將會給別有用心的人提供藉口,所謂的主少國疑就是這樣,到時候纂位者針對的就是自已的兒子,到時候孫策自已的整個家族都會成為被攻擊的目標,孫策為了保全自已的兒子和家族,而選擇了放棄權力。

2、為了整個江東的基業。

江東的基業是從孫策的父親孫堅開始打下基礎的,經孫策發揚光大,到了孫策26歲臨死前,當然還是希望將基本傳承下去,因為孫家的江山原來就是靠武力打下來的,當然也害怕其他人用武力來奪取。



因此選擇一個年長,能夠自主處理政事的接班人,才是首選。

3、孫策選孫權,是看中孫權的舉賢任能、保守江東的能力。

孫策不止孫權一個弟弟,但是最年長的弟弟就是孫權,除了孫權,孫策還有一個非常像孫策的弟弟叫孫翊,不是長得像,而是性格和處事風格像。



孫策是什麼性格啊?

年輕好鬥,爭強好勝,武力爆表,很有拼搏精神,在孫策遇刺時,以張昭為首的文官們首先選擇的接班人不是孫權,而是孫翊,理由就是孫翊最像孫策,一定會和孫策一樣,繼續開發江東,將江東的地盤繼續擴大。

可是孫策拒絕了,對,你沒看錯,孫策不同意讓孫翊接班,理由可以從孫策對孫權所說的話中得出。



孫策在臨死前對孫權說:

率領江東兵眾,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

說得通俗點意思就是:打仗你孫權不如我孫策,治國我孫策不如你孫權。



換句話說,孫策尋找的接班人首選治國人才,孫策並不希望他選的接班人和他一樣衝鋒陷陣,和他一樣四處殺人,最後和他一樣被人刺殺,那樣的話,江東的基業就無法傳承下去。

孫策選孫權,就是為了改變自已去世後江東的戰略,以穩妥治理代替向外擴張,因為孫策在臨死前,也意識自已的征戰,殺人過多,會帶來很多副作用,比如自已的被刺身亡,這不是一個政權的長治久安,因此孫策選了孫權這樣一個善於治國的弟弟來當繼承人。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如果能傳位給自己的兒子,相信孫策也不會選擇自己的弟弟孫權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倆點:一是孫紹太小;二是逢處亂世,江東內外不穩!

要知道孫策死的時候年僅26歲,生有一子二女,孫紹當時尚且年幼,不堪大任,簡單的來說就是鎮不住場子,要知道孫策以勇武著稱,手下一批驕兵悍將可以說是以孫策的勇武為凝聚力的。要讓這麼一批人去臣服一個幾歲的孩子,這是相當不靠譜的。更別說這會孫策的幾個弟弟已經成年,像孫權,孫翊等都已經開始展露自己的才華,而且以孫策的認知來說,他是不太相信孫權願意做周公的!

再說江東當時的政局,當時孫策剛剛一統江東不久,外有劉表隔江相持,內有江東士族蠢蠢欲動,這一切都是靠著孫策的個人威望在壓制,可想而知,孫策之死,對江東將會帶來多大的動盪,孫權最初掌管江東時,局勢動盪不安。廬江太守李術更是公開反叛,宗室內部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孫暠企圖奪權,丹陽太守孫翊和宗室重臣孫河遭到殺害,豫章、會稽等地數萬山越也伺機作亂。孫權登位之後,也是花費很長的時間,與江東士族達成了妥協,這才穩定了政局。

所以說,要說孫策為什麼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位給了弟弟孫權,只能說孫策死的太早了,外憂內患的情況下,傳位孫權是最好的選擇!


楓葉0829


三國時期成鼎足之勢的三大勢力中,東吳可謂是最沒有存在感的政權了。它割據江東後,便依靠著長江天險一直固守不出,僅有的幾次較大規模軍事行動也以草草收場告終。

於是,人們在感嘆東吳的不思進取時,常常會指責只擅長治國理政的孫權,而懷念曾經南征北戰、開疆拓土,一手打下江東基業的"小霸王"孫策。

如果江東孫家是"兵聖"孫武后人的傳說屬實的話,那麼或許孫武關於行軍打仗的基因全部被孫堅、孫策繼承了,而孫權則在治理國家和平衡各方勢力等方面有著出眾的才能。

孫策的英年早逝使得原本處於積極拓展態勢的東吳只好放棄對外征討,將精力放在穩定內政上,孫權繼位後,他謹慎的態度和複雜的局勢拉了江東發展的後腿。那麼,孫策為何寧願傳位給自己的弟弟孫權,卻也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呢?

有的人主張,江東後來一直保持守成的姿態,就是因為其主公孫權過於小心謹慎,如果換一個領導人,那麼情況或許會大不相同,比如,孫策臨死前若是指定其子繼位,江東的結局或許就不是偏安一隅,被輕易攻陷了。但是,孫策之所以不將江東大權交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弟弟孫權,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孫策逝世時其子年紀尚小,貿然繼位難以服眾。建安五年(200),曹操與袁紹這兩大當時最為強盛的勢力在北方的官渡戰場對峙,而南方剛剛取得江東的小霸王孫策正意氣風發、銳意進取,面對大好局面,孫策整頓軍隊準備北上偷襲曹軍。不過,孫策還沒來得及整裝完畢,便被前些日所殺的許貢的兒子和門客偷襲受傷。

因為傷勢過重,孫策不久便撒手人寰,而這時,他才年僅二十五歲。

提到孫策的配偶,相信許多人都會想到傾國傾城的大喬,而孫策納其為妾,是在建安四年(199)的十二月,這離孫策的去世僅有不到四個月,所以孫策的長子孫紹自然並非是大喬所生。那麼,我們哪怕算孫策十六歲就生下了長子孫紹,那孫策去世時其子也只有九歲而已。

所以說,孫策不將江東交給兒子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當時長子孫紹還年幼,倘若是他繼位,那麼朝臣、宗室恐怕是不會對他心服口服的。畢竟,即使是孫權繼位之初,朝中都有著"諸將賓客為禮尚簡"的現象,當時,只有周瑜"獨先盡敬,便執臣節",才使得人們漸漸對孫權尊敬了起來。當時江東剛剛平定,孫策自然會讓更能服眾的孫權繼位。

第二個原因,便是孫權本人十分爭氣,有著不錯的能力。

孫策剛剛打下江東時,孫權年僅十五歲,他最初是被派到地方上當縣令來磨練自己,在此期間,他展現出了不凡的理政能力,也因此逐漸知名。據《江表傳》記載,孫權"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好俠養士,始有知名,侔於父兄矣。每參同計謀,策甚奇之,自以為不及也。"

也正因為孫權如此優秀,每當孫策帶著他參加與眾臣眾將的聚會時,都會笑著對他說:"此諸君,汝之將也。"言下之意,這些人遲早都是供你差遣的將領。孫策去世後,十八歲的孫權擔當起了江東之主的重任,他逐漸在朝野中建立威信,並招賢納士,為東吳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相比之下,孫策的兒子就有些碌碌無為了。

因此,在筆者看來,孫策傳位於孫權的第二大原因便是孫權確實有著治理好江東的能力,即使他不能讓江東一統天下,但也不會是一個將東吳拱手相讓的庸主。相比之下,孫策長子孫紹能力並不出眾,也沒有從小讓孫策感到驚歎,基於此,孫策才放心大膽地將大業託付給了孫權。

原因之三,便是選擇家族晚輩中更年長者繼位是孫家的傳統。江東孫氏的最初奠基人無疑是以勇烈著稱的孫堅,他在漢末亂世中靠著勇猛得到了諸侯們的敬重,討伐董卓時,他也是一馬當先,將華雄誅殺。不過,因為起家時勢力弱小,他只有投入了四世三公的袁術帳下,後來,袁術派他征討劉表,他死於暗箭。

孫堅死後,其子孫策已經十七歲,但其餘部還是被交給了年紀更大的侄子孫賁。可見,孫家並非是按照父死子繼的規則傳位的,當家主去世後,其位一般不是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在年紀更大的同宗子弟中擇優傳位。

可見,孫策不傳位給兒子,而是給了弟弟孫權,不但有著自己的考慮、也是遵從了家族的慣例。


煮酒君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記得孫策死的時候應該是26歲吧?26歲什麼概念?換成現在,也就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壯志青年。想想看,一個26歲的青年,就已經有了江東六郡,儼然成為了一方諸侯。

可是老天不長眼,天妒英才,讓這個正值壯年的英雄,死得十分不值!他孫策不是病死,而是因為遭到仇人的伏擊,之後傷重而死。真是天妒英才!

當然了,人死了,這家業還在,這江東六郡還在!可問題是誰來繼承這份江東基業?孫策兒子,孫紹?恐怕不行,要知道孫策死的時候,孫紹才幾歲?也就不到十歲的樣子,讓一個稚童掌管江東,統領江東文武,恐怕痴人說夢!當時的天下形勢十分嚴峻,諸侯並起,誰也不知道下一個被滅的諸侯是誰?正值關頭,讓一個娃娃統領江東,恐怕不行。



作為父親的孫策,其實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在臨死前,將這個位子傳給了他的弟弟孫權。也只有孫權才有資格和能力繼承江東基業。

其實也不怪孫策不關心兒子,恰恰他是關心他兒子,兒子年幼,掌管江東的話,結果只能是江東基業和他孫家一同毀滅。孰輕孰重,孫策心裡很清楚。只有讓他弟弟繼位,這江東的基業才能夠保住,這些江東文武也能夠安穩下來。


也只能說,孫策太早死了,若是晚個十年,他兒子孫紹就有能力繼承江東基業,可惜事與願違。


青史回聲


孫策本身是遇刺而亡,可見當時吳地情形嚴峻程度,本土世家在孫策血腥鎮壓下並不安穩,境內的山越土著不斷襲擊漢民聚集地,在徐州與曹操發生碰撞,天險上游的荊州劉表是世敵。內憂外患之下,弱主不能保境安民,弟孫權則少有名,有勇有謀,雖無如自己這般小霸王之勇力,但也有豐富的隨軍征戰、主政一方經歷,孫策認定孫權可以解決當時的問題,偏安一隅、以待中原之變。大帝孫權也的確做到了,建立吳國成三足鼎立之勢。

權力是一劑毒藥,身強力壯的叔父是否有廢侄子自立的可能,這都是可能要考慮的,傳位後孫權對孫紹的刻薄也是毫無掩飾的,作為大哥的孫策應該是瞭解自己弟弟的。


言豈君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實際上不止是孫權,很多初立的政權,或者是原始部落,都是傳弟不傳子,這主要應該有兩方面的考慮:

第一是對敵人的需要。孫策去世較早,年僅26歲,東吳政權極其不穩,到赤壁之戰前甚至很多人都想投降。當時連國家都沒建立,孫策的官方身份也僅僅是個會稽太守,所以他和部下的交情,更多是一種意氣相投,而缺乏一種嚴格的約束關係。而孫策的兒子孫紹肯定不到十歲,所以當然是無法駕馭部下的,更不要提對外作戰了。所以孫策自己也說,主外你不如我,主內我不如你,他相信孫權能夠守住基業。

第二是內部權力配置。其實也和上面這點有關,正因為東吳政權處於早創階段,所以孫策和孫權的兄弟關係,更多應該視為合夥人,而不是後來的君臣上下級關係。而且孫策、孫權是同一個母親,哪個兒子來做宗主,對於她來說並沒有區別,她也沒有理由反對。而且孫策開始就注意培養孫權,讓他做了陽羨令。孫權雖然年紀輕輕,但卻也參與了不少戰爭,贏得不少部下的支持,在政權中也是具有較大威信的。


林屋公子


孫策是軍事家孫武的後人,父親孫堅也是東漢末年的一方諸侯,但是在孫策17歲這年,隨著父親被殺,孫策開始開創自己的霸業。

毫不誇張的說,孫策能夠一統江東開創霸業,完全憑藉的是自己的能力,正當孫策初建霸業,意氣風發之時卻陰溝翻船,在外狩獵之時被刺身亡,這一年孫策年僅26歲。

正常情況下封建社會的子承父業是標準做法,但是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歷史上的皇太弟,皇太叔,皇太孫等等。還有一種方式就更特殊了,就是讓賢,實際上讓賢大多是被迫的。

孫策死的時候雖然年僅26歲但是他卻有一子兩女,那麼為什麼不傳位給兒子孫紹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江東初定形勢不穩,周邊勢力虎視眈眈,兒子尚且年幼,如此紛繁的情況下幼主很難穩定住局面,如果遇到權臣奪位,兒子孫紹很可能成為傀儡更有甚者性命不保啊。

除了兒子孫策只能將權力移交給兄弟,孫策共有四個弟弟,其中比較有競爭力的分別是孫權和孫翊,當時孫權十八歲,孫翊十六歲,其實年齡不是問題,孫策也是在十幾歲就開始闖天下,孫權和孫翊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卻各有特點。

三弟孫翊“驍悍果烈,有兄策風”,但是對於當下的形勢而言光有勇力是無法圖謀霸業的,所以孫翊雖然和孫策頗為相似但是並不是理想的繼承人。

反觀孫權,孫策對他的評價是“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相傳孫權十歲出頭就開始結賢納才,十五歲及為縣令,治理一方頗有心得。連曹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唯有孫權能夠穩定住局勢,從以後的發展來看孫策臨死前的安排還是非常正確的。


一點點歷史


答:其一,孫權有合法繼承權。在古代皇帝或是諸侯之間的傳位和繼位方式中,有兩種方式,1、嫡長子繼承製。2、兄終弟及。因此,當孫策把吳侯之位傳給孫權,是符合法律的。只不過在古代的傳位中,父終子及的記載多過兄終弟及罷了。

其二,侄弱叔強。孫權是一個雄心大略,不甘於人下的人。其在年幼的時候,就向他人展示自己優秀的才華,名傳江東,受到他人追捧。

孫策是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4月)在丹徒狩獵時被許貢門客所傷,不久後突發身亡,年僅二十六歲。那一年孫權十八歲,孫翊十六歲,但孫策的兒子孫紹只有四歲。以當時江東初定的情況,就算孫紹繼位,仍然需要孫權在旁聽政。而以孫策瞭解孫權的為人來看,孫權絕對不會乖乖的遵從孫紹,讓其長大的,只要孫策一逝世,孫紹保不準會成為孫權繼位的工具。畢竟不是每一個叔叔都是周公旦。

因此,為了保住大喬和孫紹母子的平安,同時也為了消除孫權為了自己的野心從而殺害孫紹的戒心,避免宮闈內鬥,便宜他人,從而把位置讓給孫權。

其三,江東需要一位雄心大略的掌權者。孫策在生前對孫權的評價是“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而對孫翊的評價則是“驍悍果烈,有兄策風”。

相傳孫權在十歲左右就開始展現非凡的政治才能,結賢納才,十五歲就做了縣令,對治理一方頗有心得,就連曹操聽聞後也不得不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

江東主要是靠孫策一首打下來的,可惜還沒有更進一步的鞏固江東就被暗殺了。所以,面對江東初定的這種政治環境,民心和江東世家在某種程度上還未真正的向孫家靠攏。這時的孫家是處在風浪口之上的,如果一個處理不當,孫家會被連根拔起。所以,這時的江東需要一個真正能鎮得住這些人的掌權者。

因此,在當時的眾多弟弟中,孫權就脫穎而出,成為了江東的新一任掌權者。而且,還有周瑜這個孫策的結拜義弟在旁輔佐,孫家和打下的江東就可以穩定和發展下去,孫策也可以放心的走了。

總而言之,孫權繼位是孫策的選擇,也是江東的選擇,而這也造就了後面的三分天下!


韶華傾夢


首先,孫策可以肯定是想傳位給兒子,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決定的。傳位給孫權是政治局勢所迫。首先是孫策遇刺屬突發事件,孫策根本沒有考慮傳位問題,也就沒有做政治上的安排。

其次孫策遇刺時,江東基業未穩,需要一名深謀遠慮人繼承,孫權是這樣的人。

最後從保全妻兒上考慮。孫策遇刺時26歲,有兒子但很小,讓兒子繼承。對於有雄才大略的弟弟孫權,很有可能不服,引發爭奪王位之爭,妻兒很可能死於非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