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源学校小学部校长王琦: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京源学校小学部校长王琦: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京源学校小学部校长王琦: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儿童时期,此时是培养孩子端正品行和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如果说学校教育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主导方面的话,那么家庭教育环境则是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方面。因此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家长要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这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是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通俗地说,就是学生自己怎样看待自己,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家长对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孩子的自我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对他们的评价和期待。

家长对孩子的积极评价,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同样,消极评价则会使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

第二,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仅仅只是鼓励、赞许和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所谓“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指认真检查他的作业和课外阅读,而且包括与他谈论在学校和家里的全部学习经历。

第三,家长做孩子学习的楷模。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学习习惯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比如,晚饭以后半小时是家庭聊天时间,之后一小时是家庭成员学习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他的课本、一起做作业,并体现出积极的和愉快的学习情绪,家长也可以做自己的业务学习。通过这种氛围的营造,让孩子觉得学习是每个人的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愉快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大,有的孩子总有一种“我是为了父母学、为了老师学”的想法,对作业也有抵触情绪。父母要身体力行,默默地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孩子从中会发现、理解,慢慢地也就有了行为上和思想上的转变。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没有时间概念,如何让孩子做时间的主人,家长可以通过各种约定及评比,引导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比如,送给孩子一块小手表,无论是出去玩还是写作业,都与孩子事先约定好完成的时间;每次孩子按时间约定完成相应事情,家长就特意大力表扬;一开始孩子完成的很好,但是时间长了,孩子就出现了不守时的现象,可以给孩子制定晴雨表,定期总结,并给孩子相应的奖励,如果不遵守约定的时间,就要扣掉相应的奖励。习惯成自然,渐渐地孩子养成了合理安排时间、遵守时间的好习惯,这样大大提升了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面对孩子反复犯错,父母需要用耐心和智慧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助力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京源学校小学部校长王琦: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作者:王琦(北京市京源学校小学部校长,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京源学校小学部校长王琦: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