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养老是啥样?扬州“医养联合体”让“老有所依”

交汇点讯 11月8日,“2019扬州基层能力提升暨医养融合高峰论坛”在扬州市广陵区召开,本次论坛以“创新、提升、融合”为主题,中外专家聚焦医疗健康政策、技术和应用,就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着力推进医养结合事业发展等方面,共同探讨、深入交流,形成共鸣。该活动由广陵区卫健委、扬州市医学会、广陵区人才办、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扬州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等联合举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会长朱宝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全国最美医生、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赵庆华;江苏省基层卫生协会会长夏迎秋;德国高级专家组织成员Titius 博士等出席开幕式,并作主题演讲。

未来养老是啥样?扬州“医养联合体”让“老有所依”

感动:两位最美医生传递大美

今年3月,扬州市广陵区头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付宝鼎荣获最美医生称号,登上了央视舞台。与他一起登上这个舞台的,还有“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赵庆华,她爱人如己,光照他人,被称为“守护天使”。

在付宝鼎的带领下,赵庆华为广陵区今年新入职的护士授帽,一顶顶圣洁的燕尾帽传递着南丁格尔精神,传递着人间大爱。

未来养老是啥样?扬州“医养联合体”让“老有所依”

“今天在扬州为几位年轻的护士授帽,圣洁的燕尾帽承载着敬畏生命、护佑健康这个特殊的使命。每一位职业都是必然的需求,但是健康是所有职业的保障。”赵庆华动情地说,“这是一份有温度的职业、一份温度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共同坚守这份有意义的职业,不忘初心,护佑健康,敬畏我们的责任,敬畏我们的规章,为所有的职业保驾护航。”

牵手:打造共建共享医养联合体

本次论坛除了聚焦基层能力提升外,还有一个话题便是医养融合。目前,扬州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18.22万,占总人口的25.76%,破解老龄化加剧难题,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全市人民关心的重点民生工作。本次论坛的举办,高度契合了当前卫生健康工作实际,精准回应了群众需求和关切。

未来养老是啥样?扬州“医养联合体”让“老有所依”

赵庆华不仅是护理专业的精英,而且是医养结合方面的成功探索者。昨天,随着签约仪式的举行,她和团队“牵手”广陵卫健委,设立“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结合实践联合推广基地,推动医养有机结合,探索多元化健康服务新模式,满足群众需求。

“我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医养结合的模式,也是全国最早提出医养结合的理念。”赵庆华介绍,我们把老人分成三类,即能自理的老人、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需要急诊急救的老人,通过不同的服务模式,让他们都能够安享天年。目前已形成了“医、护、养、康、教”的五位一体的模式,现在把我们已经探索出的模式向全国推广,扬州广陵是我们在外省所选的第一家。“我们将在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老人专业照护、护理技术和照顾技能的结合、质量和安全的融合等方面进行合作。”

“单纯养老只要请个阿姨就可以,但老人并不仅担心吃喝拉撒的问题题,最主要的担心是健康保障,没病时怎么防病,有病怎么得到及时治疗,患大病时有一个很好的通道。”赵庆华说,面对老龄化,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就需要打造共建共享医养联合体,把医疗资源嵌入到机构、家庭、社区去养老。

“每个人都有变老的那一天。”赵庆华希望,能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让老年人病得轻,老得慢,活得好。

近年来,扬州市在提升基层能力、推进医养融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一些特色。广陵区卫健人探索出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双轮”相结合、相融合、相促进的发展新路径,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与会专家纷纷点赞扬州、广陵的好做法、好经验。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会长朱宝铎说:“在论坛中,我们一起观看了专题片《双轮驱动 保障人民健康》,很有感触。扬州市广陵区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江苏省基层卫生协会会长夏迎秋表示,扬州市很多工作都走在全省前列,其中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省卫生健康委的首肯。广陵也有很多工作有特点和亮点,最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工作获得了全省一等奖。

扬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赵国祥表示,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围绕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努力打造扬州基层卫生和医养融合工作新的亮点,为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作出更大的贡献。广陵区政府副区长万潇潇表示,我们将在基层医改、医养融合等方面探索出更多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广陵经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通讯员 丁云 张庆萍 束露清

交汇点记者 张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