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是怎麼來的?

蜂蜜是怎麼來的?

蜂蜜原材料

1、來源於植物的花內蜜腺或在外蜜腺的花蜜;

2、植物的葉或莖上採集蜜露或昆蟲代謝物——甘露。

蜂蜜製作工藝

到了19世紀,取得蜂蜜的方法已經簡單到只要從蜂巢中取出巢板。1853年,美國人L.L.Langstroth在著作《巢與蜂蜜》(The Hive and the Honey Bee)中闡述了人工飼養蜜蜂及取得蜂蜜的技術,發明了具有活動巢板的巢箱及用於分離蜂蜜的離心機,確立了現代養蜂業。直到現在,養蜂的基本方法還是延續L.L.Langstroth的方法。

活動蜂箱是進行養蜂的工具,在立方體的箱子中,並排放入8~10枚稱為巢框的厚板。像自然形成的蜂巢一樣,蜂框也是以垂直平行方式排列的,蜂框作為形成巢脾的基礎,形狀為縱橫比1:2的長方形的中空的木框,壁面的一邊以蜂蠟與石蠟製成厚紙狀的平臺,上面刻以六角形,作為蜜蜂製作蜂巢的基礎。

在通常情況下,蜂蜜把巢板的上部,下部作為孵化蜂卵,培育幼蟲的區域,也用來儲藏花粉。蜜蜂在六角柱形巢洞儲存蜂蜜後,會用蜂蠟密封巢洞。

在通常情況下,在秋季結束到春季的這一段時間,幾乎沒有什麼花存在的時期,蜜蜂會消耗所儲藏的蜂蜜。春初幼蟲孵化的時候,是蜂蜜存量最少的時期。從這之後,蜂蜜的存量隨著花的開放開始回覆。夏季隨著花的減少,蜂蜜的存量也開始減少。蜜蜂一次帶回的蜂蜜的量約為20mg。

養蜂分移動養蜂和固定養蜂兩種,固定養蜂是在一個地方,按花期一個接一個的採集開放的花的花蜜。移動養蜂則是從春天到夏天按特定的花的花期從南向北移動。

植物花期的頂峰並不會太長,蜜蜂為集中收集一個地方的花蜜,會只採集特定花的花蜜。

固定養蜂的年間日程安排與自然狀態相似,但是會根據養蜂的地方的花期不同而變化。例如(因每地氣候不同而異):

11月到3月間,蜂箱收回在室內保管,並施展以適合蜜蜂過冬的溫度與光照。

4月到5月間,蜂后開始產卵,3周後,工蜂開始工作。每個蜂箱需要大約2~3萬隻工蜂。

5月到6月間,將蜂箱放於戶外,進行採蜜作業,巢板儲藏滿蜂蜜後,通過煙來控制蜜蜂的活動,取出巢板用離心力分離機取得蜂蜜。

6月到11月是休整期,蜜蜂採回的蜂蜜由自己使用。

蜂蜜的採集

蜜蜂發現蜜源之後,會用跳“8字舞”或“圓圈舞”的方式來告訴同伴方向和距離,這樣工蜂可以被動員集中到蜜源的位置,帶回花蜜將蜜交給負責儲藏的儲藏員,儲藏員會優先接待含糖分高的蜂蜜,帶回含糖分低的工蜂則要等待。

採集花蜜

蜜蜂每採集一次花蜜需要20-40分鐘,然後在飛回蜂巢,在巢內大約交接需要4分鐘,等到交接完後,再次出勤,流蜜盛期一天出勤十幾二十多次。蜜蜂採集時將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每次採集量一般為40-60毫克,和體重相當。每釀造1000克蜂蜜需要進行幾萬只次的採集飛行,採訪幾百萬乃至上千萬朵鮮花,有些花蜜蜂不去,如桂花,桂花沒有花粉,蜜蜂去了也沒有蜜可採

釀造蜂蜜

採集蜂返巢後,將蜜汁吐給內勤蜂或自己分散至幾個巢房內,由內勤蜂繼續加工。內勤蜂在加工中,先把蜜汁吸到自己的胃裡和轉化酶進行混合,然後再吐出去,再吸進來,如此輪番吞吞吐吐要進行100多次。

蜂蜜釀成

釀製結束後,工蜂把蜜暫時存放在巢房裡,蔗糖轉化及蜜汁濃縮過程繼續進行。直至蜂蜜成熟,蜜蜂用蠟將巢房封上蓋,這就完成了從花蜜到成熟蜂蜜的整個流程。

保存方法

蜂蜜保存宜放在低溫避光處,最好放入冰箱內低溫保存。由於蜂蜜是屬於弱酸性的液體,能與金屬起化學反應,在貯存過程中接觸到鉛、鋅、鐵等金屬後,會發生化學反應。因此,應採用非金屬容器如陶瓷、玻璃瓶無毒塑料桶等容器來貯存蜂蜜。

蜂蜜在貯存過程中還應防止串味、吸溼、發酵、汙染等。為了避免串味和汙染,不得與有異味物品(如汽油、酒精、大蒜等)腐蝕性的物品(如化肥、農藥、石灰、鹼、硝等)或不衛生的物品(如廢品、畜產品等同儲存)。 國家規定瓶裝蜜保質期為18個月,但封成熟濃度高的蜂蜜也能保質多年。但吃蜂蜜新鮮為好,因新鮮蜜一般色、香、味口感較好!

(圖文整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管理員刪除)


蜂蜜是怎麼來的?

蜂蜜是怎麼來的?

蜂蜜是怎麼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