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國口中的“蠻夷之邦”,是歷史秦國崛起的祕密?

秦國與中原諸侯國都不一樣,因為秦國是一個蠻夷化程度很深的國家,自西周時代起始,中原的諸侯國就看不起秦國,在他們的認知裡,秦國乃蠻夷之邦,歸為異類,稱之為“秦夷”,也稱為“戎狄”,列國開會時期都不叫上秦國,只因秦“闢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狄遇之”。

諸侯國口中的“蠻夷之邦”,是歷史秦國崛起的秘密?

“士不產於秦,無儒之國”

秦國的文化底蘊不及其他諸侯國,在當時的諸侯國是這樣公認的,例如李斯曾說“士不產於秦”,荀子也說秦國“無儒”,這些均代表秦國沒有深厚的禮樂文化傳統,而且,秦國的人才招納上均是從外引進,例如商鞅、韓非、李斯,這些並非本國培育而出。

其次,秦國不實行嫡長繼承製,也無嚴格宗法制,當時的制度是“擇勇猛者而立之”,在老百姓裡,更是“父子無別,同室而居”,所以,這確實是一個沒啥文化的落後之國,但事實真是這樣?

秦國的發展曲線是春秋列國中最為特別的,其他國家的發展史都是一個逐漸中原化的過程,好比楚國,楚國一開始也是蠻夷之國,但後來不懈努力地吸收中原文化,成功地轉型,成為一個禮儀之邦,文化方面非常發達,甚至比一些中原本土國家還講究禮儀。

諸侯國口中的“蠻夷之邦”,是歷史秦國崛起的秘密?

回頭再看,秦國卻與楚國正好相反,秦國初始也有意往中原化路線進擊,但因中途一次偶然事件,在疾行裡掉了頭,秦穆公時,西戎的使者由余前來拜訪,兩人還發生了一段對話:“秦穆公問,中國以詩書禮樂法度為政,然尚時亂,今戎夷無此,何以為治,不亦難乎?”

這的意思是指,中原國家尊禮,尚含詩書之樂,都無法讓人們安居樂業,反而內亂,西戎不僅無文化,治理起來不會更難?

由余本是晉人之後,因為投身西戎被重用,因此,面對秦穆公的發問,他非常熟練的用中原文化和遊牧文化笑著回答道:“中原之所亂,無非聖黃帝重禮樂法制,身以先之,僅以小治,且後世自詡為上等,驕縱,阻攔法制,以責督天下,仁義與怨望交合,上下不是爭怨就是相互篡弒,至於滅宗,夫戎夷不然。”

諸侯國口中的“蠻夷之邦”,是歷史秦國崛起的秘密?

在由余看來,詩書禮樂正是中原國家混亂的起因,因為中原文化的發展規律就是國家富強後統治者必然驕縱,下層則以禮義的標準來要求上層,從而導致國家上層和下層形成分裂,造成內亂。

而身為“蠻夷”的草原文化則不然,草原地區物質文化雖不發達,貧富差距也不大,反而因此沒有民主觀念,沒有權利意識,能吃苦,以絕對服從天職,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上下一心,皆團結。

秦穆公聽得由余這席話如夢初醒,深以由余為賢,遂聘由余為賓客,此後,秦國的立國戰略發生重大變化,不再傾向於中原發展,而是由戎狄發展,後“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

吞併大量羌戎人口,大力吸收戎狄文化後,秦國的文化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這種吸收是有意識的行為,是為了競爭的需要、生存的需要,西北少數民族的強兵良馬更成為了秦軍隊的有生力量,在與西戎的融合裡,給秦人的軀體注入了更多粗狂和野蠻,從而讓秦人如狼一般的性格。

後世考古發現了秦文化中的屈肢葬、土洞墓、繭形壺、鏟形袋足鬲等系列獨具特色的文化遺寶,其內並無中原其他國家,但是西北一些少數民族卻有。

諸侯國口中的“蠻夷之邦”,是歷史秦國崛起的秘密?

因此,在戰國七雄中,秦國文化最為獨特,秦國百姓和遊牧民族一樣,停留在“淳樸忠厚”的半野蠻狀態,這些文化與中原散漫的農業文明比較,秦國文化具有鮮明對比,例如秦國在紀律方面更嚴明、上下一致的軍事化作風:“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在戰國七雄中,秦國文化史最野蠻、最缺乏人道主義精神的,正在中原國家逐漸廢止殉人的野蠻風俗之期,秦國反而變本加厲。

據考古發現,秦武公死時,殉葬者66人,秦穆公死時,殉葬者多達177人,創歷史之最。

諸侯國口中的“蠻夷之邦”,是歷史秦國崛起的秘密?

戰國七雄裡,中原國家講究精神價值,然而秦國卻以物質利益最為功利,因為秦國的文化簡單直接,從以下典故可知:“秦國宣太后執政期間,韓國曾向秦國求救,宣太后在朝堂上對韓國使者大談性生活,道,我從前服侍先王時,先王把大腿壓在我身上,我很難受;先王把身子壓在我身上,我卻很愉快,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承寵交歡,我嚐到了甜頭,韓向秦求救,要拿什麼讓秦不覺得沉重,反而感到愉悅呢?”

從以上這段可見,政治高層的對話,哪怕是外交場合,一樣講究功利,而不避諱其它因素,只因為這樣簡單直接,這,如若放在其他國家是不可想象的。

參考資料《中原文物》《五蠹》《從殷周之變到周秦之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