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古籍文獻中與腫瘤相似的中醫病名


中醫古籍文獻中與腫瘤相似的中醫病名


腫瘤的治療最早見於《山海經》。公元7世記的《晉書》曰:“初蒂目有大瘤疾,使醫割之。”宋代東軒居士的《衛濟寶書》中開始有“癌”字出現。到明代,對腫瘤的病因病機、症狀、辨證用藥及鑑別診斷已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認識。如明代申鬥亙在《外科啟玄·論癌發》曰:“初起時不寒熱疼痛,紫黑色不破,裡面先自黑爛,二十歲以後不慎房事,積熱所生,四十歲上血虧氣衰,厚味過多所生,十全一二,皮黑者難治,必死。”從中可清楚地看出,古人不僅記述了腫瘤的症狀、病因病機,對其預後也有較清楚的論述。明《證治匯補》曰:“吞酸小疾也,然可即不可久,或以疾小而忽之,此不知其噎膈、反胃之漸也。”

雖然古代中醫文獻中關於腫瘤的描述與西醫某一種腫瘤極其相似,但卻沒有進行系統的分類和良惡性的劃分,也無法與西醫腫瘤的病名一一對應,因此,我們只能根據文獻中的論述進行分析。現將與腫瘤相似的中醫病名分別歸納如下:

一、鼻淵

鼻淵,又名“鼻痔”、“鼻息肉”、“控腦砂”等,相當於鼻咽部惡性腫瘤。

《素問·氣厥論》曰:“鼻淵者,濁涕不止也,傳衄。”金代竇漢卿稱鼻孔中息肉為“鼻痔”。明代李梃在《醫學入門》中日:“有流黃水者,甚則腦亦作痛,俗名腦砂,有蟲食腦中。”《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中記載:“鼻淵濁涕流鼻中,久淋血水穢而腥……控腦砂因蝕腦蟲……鼻痔初起榴子形。”上述文獻對鼻淵、控腦砂、腦砂、鼻痔症狀的描述,均與西醫鼻咽部惡性腫瘤(如鼻咽癌、鼻咽部惡性肉芽腫)相類似。

二、噎膈

噎膈,又稱“膈證”、“食膈”。

歷代關於噎膈的描述很多。《素問·通評虛實論》曰:“膈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記載:“脾脈……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靈樞·上膈》篇日:“下膈者,食啐時乃出。”“膈中”是指食物進入後即吐出,這很像食管癌的表現。“下膈”是指食物進入後停一段時間後再吐出,這與幽門梗阻極其相似,可見於胃竇癌晚期。隋代巢元方在《食噎候》中日:“飲食人則噎塞不通……胸內痛,不得喘息,食不下,是故噎也。”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說;“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飲可行,食物難下,名之日噎;其槁在下,與胃為近,名之日膈。”從其描述看,膈的症狀與食管癌相似,膈的症狀很像是賁門癌。至明清,醫家已認識到噎膈是頑痰瘀血等有形之物阻遏其間,如明代趙養葵在《醫貫》中日:“噎膈者,飢飲得食,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帶痰涎而去。”清代徐靈胎在《醫學十二種》中指出:“噎膈之證,必有瘀血、頑痰、逆氣阻隔胃氣。”從上述的描寫中可以看出,古代醫家對食管癌和賁門癌的病因症狀已有較清楚的認識。

三、反胃

反胃,又名“翻胃”、“胃反”。

《金匱要略》中指出,“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其對反胃和噎膈並未區分。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將反胃描述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杯,往來寒熱,甚則食以即吐。”此段描述與幽門梗阻極為相似。清代《醫宗金鑑》總結噎膈翻胃日:“乾枯賁幽魄不通,賁門不納為噎膈,幽門不放翻胃成。”從上述論述可以看出,古人對食管、胃、小腸、大腸之間的解剖已經相當清楚,對類似於胃腫瘤的症狀、病因都有一定的認識。

四、積聚癥瘕

有關積聚的論述最早見於《靈樞·五變》:“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作,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止,蓄積留止,大聚乃起。”《難經》曰:“氣之所積日積,氣之所聚日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合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難經》將積證按五臟所生分為心、肝、脾、肺、腎五種,其中心、肝、脾、肺四積與腫瘤的症狀類似,現列舉如下。

1.心之積

又稱伏梁。《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曰:“心脈……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難經》曰:“起臍上,其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宋《濟生方》曰:“伏梁之狀,起於臍下,其大如臂,上至心下,猶梁之橫架於胸膈者,是為心積,其病腹熱面赤,咽乾心煩,甚則吐血,令人食少肌瘦。”從上述的描述可見,心積是指上腹部較大的包塊,可見於肝癌、膽囊癌、胰腺癌、胃癌等。

2.脾之積

又稱痞氣。《難經》曰:“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疽。”

《醫學入門》載:“脾積胃脘,稍右日痞氣,言陽氣為溫所蓄也,令人黃疸倦怠,飲食不為肌膚。”《證治要訣》曰:“脾積在胃脘,大如覆杯,痞塞不通,背痛心疼,飢減飽氣。”由此可見,脾積為右上腹較大的腫塊,伴有黃疸、疲乏無力、消瘦、疼痛、食慾減退等症狀,可見於肝癌、膽管癌等。

3.肺之積

又稱息賁。《素問·咳論》曰:“肺咳之狀,咳而喘息,賁息有音,甚則唾血。”《難經·五十六難》曰:“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壅。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身熱,脫肉。”宋代《濟生方》記載:“息賁之狀,在右脅下,覆大如杯,喘息賁溢是為肺積。診其脈浮而毛,其色白,其病氣逆,背痛少氣,喜忘目暝,膚寒,皮中時痛,或如蝨緣,或如針刺。”該描述類似於西醫學的肺癌。

4.肝之積

又名肥氣、肝壅、肝脹、癖黃。《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載:“肝脈……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諸病源候論》曰:“肝積,脈弦而細,兩脅下痛……身無膏澤,喜轉筋,爪甲枯黑,春瘥秋劇,色青也。”《聖濟總錄》曰:“肝氣壅盛,脅下結塊,腹內引痛,大小便赤澀,飲食減少。”這些描述類似於肝癌之特點。

從上述的描述可以看出,積聚包括肺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膽囊癌等在內的胸腹部固定和活動的腫塊。

關於癥瘕,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曰:“凡癥堅之起多以漸生,如有卒覺便牢大,自難治也。腹中癥有結節,便害飲食,轉贏瘦。”《諸病源候論》曰:“癥者,由寒溫失節致臟腑之氣虛弱……若積引歲月,人皆柴瘦,腹轉大,遂致死。”又日:“其病不動者名曰為瘢,若病雖有結而可推移者,名為瘕。瘕者假也,謂虛假可動也。”可見癥是腹腔內固定的腫塊,逐漸長大變硬,患者腹大,不納食,贏瘦以致死亡。這些與腹腔內惡性腫瘤的症狀相似。瘕是腹腔內可活動的包塊,如石瘕、腸覃。石瘕者, 《靈樞·水脹》記載:“生於胞中……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子女子。”這與子宮肌瘤的腫塊

逐漸長大,如妊娠,並伴有月經不調等症狀相似。腸覃雖也“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按之則堅,推之則移”,但月事以時下,頗似卵巢腫瘤。

癥瘕與積聚均包括腹腔內固定與活動的包塊。宋《聖濟總錄》曰:“癥瘕癖結者,積聚之異名也。”明張景嶽也認為:“瘢瘕之病,即積聚之別名。”從歷代醫家描述的症狀看,兩者有所不同。一般積聚多指上腹部的包塊,如肝積、心積、脾積、肺積,而癥瘕多指下腹部與盆腔的包塊。

五、乳巖

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稱乳巖為乳石癰,其多處與乳腺良性病變和早期乳腺癌相似。其描述包括:“腫結皮強,如牛領之皮”;“乳中結聚成核,微強,不甚大,硬若石狀”;“石癰者……其腫結確實,至牢有根,核皮相親,不甚熱,微痛”;“乳中隱核,不痛不癢”;“石癰之候微強……但結核如石”。這些描述與乳腺癌的臨床特徵極相似。唐·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稱乳巖為“妒乳”,記載日:“婦人女子乳頭生小淺熱瘡,癢搔之,黃質出,浸潤為長,百種治療不瘥。”宋·陳自明所著《婦人大全良方》記載:“若初起內結小核,或如棋子,不赤不痛,積之歲月漸大,峻巖崩破,如熟石榴,或內潰深洞……名曰乳巖。”宋·竇漢卿的《瘡瘍經驗全書》認為,乳巖“若未破可療,已破難治,捻之內如山岩,故名之,早治得生,遲則內潰爛,見五臟而死。”《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謂:“乳巖初結核隱痛,肝脾兩損氣鬱凝,核無紅熱身寒熱,速灸養血免患攻,耽延續發如堆慄,堅硬巖形引腋胸,頂透紫光先腐爛,時流汙水日增疼,潰後翻花怒出血,即成敗證藥不靈。”此段描述頗似乳腺癌的發病過程。《外科全生集》記載: “乳巖……男女皆有此證。”

六、癭瘤

中醫所謂之癭多指頸部特別是甲狀腺部位的腫塊。瘤則範圍廣,如宋·陳士鐸《三因方》謂:“癭者多著於肩頸,瘤則隨氣凝結”,並將癭瘤分為五癭六瘤進行了詳細論述。“堅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癭;皮色不變者,名曰肉癭;筋脈露結者,名曰筋癭;赤脈交結者,名曰血癭;隨憂愁消長者,名曰氣癭……五癭皆不可妄決破,決破則膿血崩潰,多致夭枉。”“瘤則有六,骨瘤、脂瘤、氣瘤、肉瘤、膿瘤、血瘤,亦不可破。”《外科樞要》曰:“按之如筋,久而或有赤縷,名曰筋瘤……其自肌肉腫起,久而有赤縷,或皮俱赤,名曰血瘤……按之實軟,名曰肉瘤……其自骨腫起,按之堅硬,名曰骨瘤。”從以上的描述可見,癭包括甲狀腺良惡性腫瘤,瘤包括肌肉、皮膚、骨及血管等部位的良惡性腫瘤。筋瘤多指纖維肉瘤,血瘤包括血管瘤、血管肉瘤,骨瘤包括骨骼的良惡性腫瘤,肉瘤多指惡性腫瘤,亦可指良性脂肪瘤。

七、失榮

明代醫家陳實功在《外科正宗》中日:“失榮者……其患多生肩之上,初起微腫,皮色不變,日久漸大,堅硬如石,推之不移,按之不動,半載一年方生隱痛,氣血漸衰,形容瘦削,破爛紫斑,滲流血水,或腫泛如蓮,穢氣燻蒸,晝夜不歇,平生疙瘩,愈久愈大,起潰越堅,犯此俱為不治。”又日:“失榮症生於耳前及項間,初如痰核,久則堅硬,漸大如石,破後無膿,惟流血水,堅硬乃作,腫痛異常,乃百死一生之症。”《類證治裁》

指出,失榮可生於“頸、肘、腋等處”。由此可見,古人所指的失榮症好發於頸部及鎖骨上,與西醫的淋巴系統惡性腫瘤及淋巴結轉移癌極其相似。

八、繭唇

繭唇,又名緊唇、沈唇。《婦人大全良方》記載:“腫起白皮,皺裂如蠶繭,名曰繭唇。”金代的《瘡瘍經驗全書》將其描寫為:“繭唇者,此症生於嘴唇者也,其形似蠶繭,故名之……始起一小瘤,如豆大小,或再生之,漸漸腫大,合而為一,約有寸厚,或翻花如楊梅,如疙瘩,如靈芝,如菌,形狀不一。”從上述症狀看,繭唇與唇部惡性腫瘤如唇癌、唇部惡性黑色素瘤比較接近。

九、舌菌

舌菌,指舌癌。《外科金鑑》雲:“舌菌最惡,初如豆,次如菌,頭大蒂小,疼痛,紅爛無皮,朝輕暮重。若失於調治,以致肉腫,突如泛蓮,或有狀如雞冠,舌本短縮,妨礙語言飲食,時流臭液,再因怒氣上衝,潰然崩裂,血出不止。久久延及頸頜,腫如結核,堅硬,痛而皮色如常。頂軟一點,色暗不紅。破後時流臭水,腐如爛棉,其證雖破,堅硬腫痛,仍前不退,此為綿潰。甚至透舌穿腮、湯水漏出……”《瘡醫大全》曰:“本病舌頭一爛,外殼雖好,其中如爛魚腸相似……血出如泉,穿腮腐齦……”這些描述把舌癌的臨床表現、病程經過和轉移都闡述得非常清楚。

十、腎巖

腎巖,又名翻花、翻花下疳。《瘡科心得集》曰:“本病初起馬口之內,生肉一粒,如豎肉之狀,堅硬而癢,即有脂水,延至一二年後……時覺疼痛應心,玉莖腫脹,豎肉翻花,如石榴子樣,漸至龜頭破爛,凸出凹進,氣味異臭,痛楚難勝或鮮血液注,斯時必脾胃衰弱,飲食不思,形神困憊,則玉莖盡為爛去……”其描述與陰莖癌相似。

除以上中醫文獻所描述的幾種與腫瘤有關的疾病外,還有諸如髒毒、耳菌、牙菌、石疔等,在此暫不一一羅列。(腫瘤科主任醫師 李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