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践踏: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六)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雷霆践踏: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六)

在镇压完1388年保加利亚的反叛后,70岁的穆拉德一世亲率大军准备与塞尔维亚决战,在统治中部塞尔维亚的大公拉扎尔·赫雷贝利亚诺维奇(Lazar Hrebeljanovi)的号召下,塞尔维亚人、波斯尼亚人、保加利亚人、阿尔巴尼亚人、瓦拉几亚人和匈牙利人团结在一起,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入侵。

为了鼓舞士气,拉扎尔大公还提出了“只有团结才能救塞尔维亚人”的“4C口号”——Само слога Србина спасава,到今天的塞尔维亚国旗上都有这句话的缩写。

雷霆践踏: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六)

科索沃地区位于保加利亚以西,连接马其顿和塞尔维亚两片大塞尔维亚王国的领土,所以受到了奥斯曼人的垂涎,他们只要攻占了这里,就可以进一步蚕食曾经的塞尔维亚领土。

为了阻止这一阴谋,拉扎尔大公组织了波斯尼亚、医院骑士团分支和塞尔维亚诸侯的联军,前往科索沃平原组织防御,并在这里和奥斯曼人狭路相逢。

而有一支保加利亚军队和两支塞尔维亚诸侯的军队背叛了拉扎尔大公组织的基督教联军,投靠了苏丹穆拉德一世,于是虽然奥斯曼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是在信心和士气上完全碾压了基督教联军,他们之间的不信任,让诸侯有了失败的预感,认为其他人有可能变节,士兵们也士气低落,但是奥斯曼军队已经抵达战场,他们退无可退,只能拼死一搏。

雷霆践踏: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六)

1389年6月15日在主战场“黑鸟平原”上,苏丹穆拉德亲自指挥奥斯曼中军,这里有2000名耶尼切里禁卫军,他们和穆拉德的近卫骑兵一起列阵,穆拉德的长子巴济耶德统领着右翼的欧洲附庸军,另外一个王子雅库布在左翼领导着亚洲军队。

雷霆践踏: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六)

基督教联军中,塞尔维亚军队以拉扎尔大公为中军指挥,阿尔巴尼亚人构成右翼,波斯尼亚军队构成左翼,由于军中有很多的骑士和重骑兵,所以塞尔维亚人将骑士集中在中军,直对耶尼切里禁卫军,两翼是波斯尼亚和其他南斯拉夫地区的轻骑兵,最后由步兵殿后。

塞尔维亚的中军战斗力和冲击力最强,而且阵线宽过奥斯曼的中军,很显然将采用进攻性策略,不过和对手相比,塞尔维亚的两翼明显弱于他们的中军。

奥斯曼军队先用2000名轻装弓骑兵组成的先锋部队发动了试探性的攻击,但是弓矢仅仅给塞尔维亚骑士的西欧式铠甲造成了微乎其微的伤害,骑士们迅速排出了楔形阵,直扑奥斯曼军队的中军。

在一番风驰电掣之后,塞尔维亚骑士们冒着如雨的箭矢驱散了敌阵前排的奥斯曼弓箭手,两翼的轻骑兵也一同跟进,奥斯曼的左翼遭到了较大的打击而出现松动,但是在中军,塞尔维亚骑士遇到了拒马桩和壕沟,这使得他们的冲锋势头被遏制,雅库布指挥的左翼在历经了最初的混乱之后,也开始凭借严明的军纪和人数优势重整秩序。

但是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或许是觉得胜利无望选择保存实力为了日后的反抗,或者只是害怕死亡,塞军右翼的拉扎尔大公的女婿,科索沃公爵武克·布兰科维奇下命塞军右翼一万两千人后撤,导致塞军防线大开,结果奥斯曼军队对塞军中路的彻底包围。

这些人的临阵脱逃又导致了更多人的望风而逃,在战役的最后关头,拉扎尔大公被俘并被斩首(也有说被处决于穆拉德临终的床前,享年60岁),塞尔维亚彻底战败,从此一蹶不振,被奥斯曼帝国奴役了五百年。

之后的故事有两种说法,6月16日,诈降的塞尔维亚骑士米洛什·奥布拉维奇(他也是拉扎尔大公的女婿),来到穆拉德一世面前跪下,假装向他臣服,然后用一把涂了毒药的短剑刺入了苏丹的胸口,成功地刺杀了苏丹穆拉德一世。

另一个说法是穆拉德一世被刺是在6月15日的激战当中,米洛什在11名塞尔维亚骑士的掩护下,直接冲到了苏丹御驾面前,把他刺伤了,苏丹亲兵把他们碎尸万段,但穆拉德一世已经中毒,几近昏迷,他下达了最后一个命令就永远闭上了眼睛:“让预备队突击,让巴耶济德继位”。

5

雷霆践踏: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六)

巴济耶德回到中军指挥,领导奥斯曼军队彻底击溃了残敌,在巴济耶德被宣布成为继承人后,由于他母亲是基督徒,大臣们担心出现不满的声音,结果巴济耶德一世苏丹在父亲尸骨未寒的情况下,就命令他父亲的苏丹亲兵把自己的弟弟雅库布勒死,就这样,“雷霆”巴耶济德开启了奥斯曼帝国手足相残的残酷历史。

巴耶济德为了报父亲的仇,在科索沃平原上几乎把塞尔维亚贵族屠戮殆尽,塞尔维亚的最终选择了屈服,他们或者向奥斯曼称臣纳贡,或者把自己的儿子送给苏丹,提供血税来源。

拉扎尔的儿子斯特凡·拉扎列维奇(Stefan Lazarević)向巴耶济德称臣纳贡,被任命为新的塞尔维亚大公,而拉扎尔的女儿则成为苏丹的妃子。

在穆拉德一世死后,不安分的卡拉曼贝伊阿拉丁.阿里又一次入侵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巴耶济德一世很快稳定了局势,他于1390年来到小亚细亚,决心再度教训这些讨厌的突厥贝伊们,阿拉丁.阿里当然知道自己实力不如奥斯曼帝国,但是,奥斯曼帝国确实胃口巨大,既在欧洲发动圣战,也在亚洲以惩罚捣乱圣战者的名义蚕食其他突厥区域。

卡拉曼号召其他突厥贝伊国共同阻挠奥斯曼的扩张进程,竭力维持现状,维持自己的一小块地盘,而巴耶济德一世的小舅子,格尔米扬的统治者亚库布二世也极大的促成了这个联盟,反抗奥斯曼对小亚的征战。

而巴耶济德一世也在继续证明自己对穆斯林发动战争的合法性,这是为了惩罚圣战的破坏者,不过,巴耶济德在1390年的军事行动中还是使用了塞尔维亚和拜占庭附庸的军队。

结果,他成功击败了卡拉曼和小亚西部诸国的联军,艾丁、萨鲁汉、米特塞被巴耶济德征服,这个爱琴海东岸被奥斯曼纳入掌握。

未来的拜占庭帝国皇帝,曼努埃尔此时也亲自在奥斯曼军队中效命,参与进攻卡拉曼的行动,巴耶济德一世的强势,令另一个小亚小强卡迪布尔汗尼丁(它是艾里特纳的继任政权)也十分慌张,卡拉曼与该政权也结成了联盟以对抗奥斯曼人。

到了1391年,巴耶济德一世接受了对方的求和要求,虽然他的实力足够强大,但还没到能和小亚细亚的所有国家撕破脸皮的地步,毕竟奥斯曼帝国仍然需要吸引突厥圣战士加入欧洲的征服当中,不过,到此为止,小亚的中西部地区差不多都落入奥斯曼之手了,小亚细亚极不稳定的局势让巴耶济德一世无法安生,此后的几年,卡迪布尔汗丁尼屡次挑衅着他的权威,威胁着奥斯曼帝国的东部边境。

1391年,拜占庭皇帝约翰五世在奥斯曼帝国的压迫和羞辱下,因为长期的精神分裂而驾崩,约翰五世在位时期就开始偷偷的加固和修复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巴耶济德勒令约翰五世拆毁这些工事,不然就弄瞎他的眼睛,于是他死前最后一个命令就是按照苏丹的想法行动。

雷霆践踏: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六)

之后巴耶济德控制的傀儡,曼努埃尔逃回了君士坦丁堡,继承了拜占庭皇位,也就是曼努埃尔二世,他在巴耶济德的压迫下受尽了屈辱,还要忍饥挨饿,而巴耶济德苏丹还要求他继续奉奥斯曼帝国,提供更多的纳贡,还要让一位伊斯兰教法官入住君士坦丁堡,在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后。

1391年,巴耶济德一世苏丹带领奥斯曼军队第一次围攻了君士坦丁堡。

在我们第一次看见君士坦丁堡时,我们隔着海峡,拜占庭尚可调出大军驱逐我们,虽然那时的他们已经陷入内战的烽火。

在我们第二次看见君士坦丁堡时,来防的部队仅仅剩下老弱病残,他们拼死抵抗但是不敌,撤退后还惨被内战的另一方劫杀。

在我们第三次看见君士坦丁堡时,我们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内战仍在继续欧洲,而安纳托利亚各地烽火连天,罗马人的皇帝亲自率兵统战,却在受伤后抛弃大军逃回君士坦丁堡,残部丢盔弃甲逃至无踪,整个安纳托利亚都不为拜占庭所有。

在我们第四次看见君士坦丁堡时,我们踏入了欧洲,我们拿着希腊农民的税金,为罗马人的皇帝而战,他们的人民已经麻木,他们已经无处可逃,我们没打算离开,而是就地占领了这里,并把这里作为进攻欧洲的根据地,将这些可怜虫的最后一丁点财富掠走,将他们的人民犹如鸟兽般随意猎杀。

在我们第五次看见君士坦丁堡时,我们永远占领了这里,罗马人的皇帝向我们纳贡,十字军在我们的铁蹄下哭泣,他们的一切努力被化成灰烬。

在我们第六次看见君士坦丁堡时,我们拿着塞尔维亚大公的头颅来到了拜占庭城下,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华城市的君士坦丁堡,只能沦为一个有巨大城墙包围的农庄,一水之隔的加拉太区,是热那亚商人的殖民地。城里最繁华的地方,则是威尼斯商人的社区。皇宫与索菲亚大教堂本身都已经死气沉沉,居民们在城里的各个区域内耕作或放牧,这些产出仅仅够城市内的数千人糊口。

你们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可能,和必要么?


[1] 卡罗琳·芬克尔. 奥斯曼帝国 1299—1923

[2] 斯坦福·肖. 奥斯曼帝国

[3] 帕特里克·贝尔福.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1] 维基百科:穆拉德一世

[2] 维基百科:塞尔维亚国旗

[3] 维基百科:科索沃会战

[4] 维基百科:拉扎尔大公

[5] 维基百科:巴耶济德一世

[6] 维基百科:曼努埃尔二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