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故事】“改”出派駐監督的底氣和硬氣

“你好!黨辦關於提交匯報材料的通知我們收到了,但按照派駐改革精神,原來的工行紀委監察室已改設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工商銀行紀檢監察組,今後我們將定期向工行黨委通報有關情況。”這是派駐改革後,派駐組辦公室的小韓與工行黨委辦公室有關同志的一次通話。雖然“彙報”和“通報”只一字之差,但小韓心中清楚,改革後的派駐組和工行黨委成為了監督與被監督的關係。

放下電話,組領導讓小韓去給黨委辦公室送個文件。小韓一看,原來是派駐組發給工行黨委關於防控某境外機構廉潔風險的提示函。送到後,小韓又順道取回了一份某行領導的離任審計報告。當小韓將文件交給派駐組第一監督檢查室的李主任時,脫口說了一句:“真沒想到,派駐改革後我們對黨委的監督這麼有力度了!”李主任笑著答道:“是啊,不光是黨委,總行部室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也增強了,昨晚10點多還有部門領導專門聯繫我們,邀請派駐組列席他們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民主生活會呢!”

【改革故事】“改”出派駐監督的底氣和硬氣

駐工行紀檢監察組審理人員就相關證據與審查人員進行溝通。


派駐改革以來,駐工行紀檢監察組除了在理順工作關係、強化日常監督上下功夫,還認真反思分析工商銀行反腐敗鬥爭形勢,開展問題線索“大起底”,並會同地方紀委監委相繼查處工行重慶分行原副行長謝明、工行上海分行原行長顧國明等一批嚴重違紀違法案,實現案件查辦“零突破”,切實強化了“不敢腐”的震懾,並在此基礎上召開系列全面從嚴治黨警示教育大會,開展專題教育整改,做好審查調查“後半篇”文章。

“值此中秋、國慶雙節來臨之際,組領導向奮戰在辦案一線的同志們致以衷心的感謝……”2019年中秋佳節,本該是家人團圓的日子,但派駐組第四審查調查室的小樊仍在外地辦案,她已離開遠在北京的家3個多月。當她收到這條微信時,忍不住雙眼一紅,心頭一暖。

“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自辦案件調查中,我們綜合運用調取公安大數據等多種核查手段,掌握了大量客觀證據,將過去可能不了了之的問題線索辦成了‘鐵案’。”小樊說,“經過這幾次辦案,我真正認識到審查調查是紀檢監察機關的‘撒手鐧’,改革為審查調查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支撐,這一手‘硬起來’,監督才更有威懾力。”

在監督別人的同時,駐工行紀檢監察組也堅持“刀刃向內”,讓“紅臉出汗”從自己人做起。

2019年10月的某天下午,派駐組一位副組長給某一級分行紀委書記倒了一杯熱茶,開始了一段兩位老紀檢人之間的談話。這次談話,起因是今年9月派駐組收到的一封舉報信,信中反映這位紀委書記工作作風方面的一些問題。兩位老紀檢人用同志式的談話方式,將反映的問題一一說開、講透。說到動情之處,這位紀委書記感慨地說:“我其實挺感謝這封舉報信,一方面提醒我今後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讓我有機會向組織講講工作和遇到的困難。”聽了這些發自肺腑的話,副組長輕輕拍了拍他的膝頭,語重心長地說:“組織上對你的工作一直非常關心,也比較瞭解和肯定。但派駐改革後咱們紀檢監察機關的權限豐富了,責任也更重。咱們要帶頭‘紅臉出汗’,加強自我監督,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心態去看待群眾來信,既反思不足,也不要有思想包袱,繼續認真履職、大膽履職,讓利劍永不蒙塵。”聽了這一席話,一旁做記錄的派駐組幹監室魯主任心裡也暗暗地想:“派駐改革後,幹部監督工作責任大啊!”


(本文刊載於2019年第21期《中國紀檢監察》,作者:趙洪亮 韓廷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