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古牟國與鮮卑人的關係

歷史上古牟國與鮮卑人的關係

歷史上牟人、牟國、牟地、牟縣流變探微

作者關增鑄


古國牟,留給我們的資料相對來說,實在太少了, 牟國在歷史上的存在和國勢情況研究起來比較困難,古籍中也僅為片紙隻字,需要一點一點推敲,加以考證。 按《風俗通》(漢·應劭著)“牟,子國祝融之後,因氏焉。”(含有二義)。牟,古國名。古,故也。說明漢·應邵著書時,這個“牟”國已經不存在了,根據《漢書·地理志》古國“牟”在漢代為泰山郡中的一個牟縣。“子國”,據《中國地名大辭典》注錄:“牟,周國名,子爵。”按《書》“列爵維五”謂公、侯、伯、子、男,古國“牟”屬於所封五等爵之四,曰子。子國,應是後代人(或漢代)考據後對“牟”國的簡註疏解之意。又姓牟,名子國。也就是說,從周代到“牟”國消失,歷史稱作“牟”或著書上稱古國牟,未有地名 “牟子國”的 稱謂,疑後人杜撰或誤讀成“牟子國”而已。

歷史上古牟國與鮮卑人的關係


古國牟,淵源流變,據《藝文類聚·卷十一引·帝王世紀》皇甫謐說:(公元前2372年)“帝嚳(庫kù)以勾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蓐收為金正、玄冥為水正、后土為土正。是五行官,分職而治諸侯,於是化被天下。”如按《山海經十三經·海內經》鯀竊息壤:“洪水滔天, 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辭源》、《四書釋地》以及蓬萊舊志記載:羽山為舜殛鯀處。《史記》記載:“殛鯀於羽郊,以變東夷”上古時的祝融之事,書載軼聞,各有其說,莫終一是。但按時間排序,祝融應是(前2372——前2297年)帝嚳、堯、舜初年時的人,古代夏時膠東半島被稱作東夷。 據史載夏朝第七帝杼(前1981——前1964年)再次征討東夷,把活動推到東南沿海,使離叛小國,重新臣服夏國。至商末周初, 從“武王伐紂,(箕子)恥為周臣,率眾五千東渡朝鮮”,在(山東半島)屬地萊夷出發,其船隊之大,暫且不論,應得益於周天子順水人情,頒旨:“箕子領東方”(凡統率之人謂之領,東方,含山東半島諸夷,箕子東渡朝鮮便擴大了其原來東方的含義)”名正言順箕子得到東夷諸侯擁護、支持(但箕子心裡未必領情便東渡去了)。

東方小國鮮牟,在當時東夷也算得上重要地方,必經之地。東夷鮮牟,是西周早期(山東半島現沭河中上游)屬國,司馬遷說:武王克殷,“封諸侯,班賜宗彝。按《禮祭法》自“黃帝正名百物”封名有食邑,共定天下,同安輯之,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為列侯,下乃食邑(也稱采邑),因祝融有功破例封其後人。到成周分封諸侯時,這時期東夷荒蕪之地“鮮牟國到會,安放蓍草(濾酒祭神用的香草) 。”《國語·晉語》載晉大夫叔向曰:“昔(周)成王(約前1023)盟諸侯於岐陽,楚為荊蠻,置茅蕝,設望表與鮮牟守燎,故不與盟”雖不與盟,作為夷方小侯國能前來參加周成王主祭,奉命守燎也是屬於上古“五行官”的任務。

歷史上古牟國與鮮卑人的關係

守燎,就是職守庭燎祭神的火堆,這與牟人、(邾人、重黎)是上古火正祝融之後不無關係,守庭燎也正屬於火正之職(有世代相傳之義),但也因其蠻夷小國之故,上古祝融畢競是帝王屬臣,和帝王的親叔子侄之後、列侯相比,既便小看他們這些屬國,在等級森嚴的當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後來,牟人在向列國中心政權聚集中,受封得益的貴族,便是春秋早期(山東現牟汶水上游)的“牟”人聚集地,也就是齊、魯之間的“牟”。西周晚期,因為西周為犬戎所滅,(前770年)周平王東遷,王室衰微,各處諸侯“討封”、“加封”都為利益所致,周天子徒有虛名,五霸並立,在齊、晉、秦、楚、宋,五霸外,還有衛、鄭、黎、魯、陳、蔡、燕、吳等較大諸侯國(時稱十三諸侯國) ,其它諸如象“牟”國這樣小國有140多個。北面還有戎、胡、肅、樓30餘族。南面還有濮、越。西面還有小戎、驪戎、犬戎。東有萊夷、東萊、淮夷諸侯勢力。自古列侯都是強治臣服,國亂自立。所以,歷史上稱這時期為春秋。“牟”(現牟汶水上游,被漢代稱作古國)就是這一時期,出現在春秋時期的版圖上,(前705年)桓15年“邾人、牟人、葛人來朝”覲見周桓王,對周邊大侯國來說,是表示小國存在的認定。而後年代,這一地區是牟人延續時間最長的聚集地,一直到公元595年。

歷史上古牟國與鮮卑人的關係

這部分族群為什麼稱作牟人,爾後又稱牟人後裔。任何事物發展都有一定淵源,有它的必然性和它的偶然性導至它的存在、發展、消失。一個族群的文化識同會加強自身的發展,文化識同便自然不自然的融匯到漢文化中, 按照漢字特性,都會選擇文字實際意義來詮註自己(那怕他人賦與的稱謂),。

東漢學者許慎,通過對漢文化研究和古文字分析,系統的提出了“說文解字”根據“六書”漢字構造,其謂: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註、假借,(按《說文解字·敘》)形聲: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撝.註釋“牟”謂“牛鳴也”,“椎肥牛呼牟”,又周所受瑞麥,來麰,一麥二鏠,象芒剌之形,天所來也.劉向說:“釐麰,麥也,始作天降。”來麰釐麰二字成義(盛產麥)。“牟”亦作堥,盛黍稷器也。按禮,內則:“敦牟卮匜(讀yī移音)。注:“牟”讀曰堥,齊人呼土釜為“牟”(製陶業)。以此推論為齊人對這部分人稱之牟人,是一種約定成俗的稱謂,這為牟人經商奠定了得天獨厚的物質基礎,根據“六書”漢字構造,其謂:指事,只須在象形基礎上加上「指事符號」這就是語音漢字示義,按此釋義牟人的聚集地被稱作天賜產麥子好地方。

歷史上古牟國與鮮卑人的關係

出陶器的地方,牧牛發達地區,以此為業,是牟人聚集地受益的地方。對外,也是牟人的嬴利手段之一,這種生意拓展,使牟人一直髮展到臨國,齊、魯、趙、魏、周邊諸侯國,既便牟失國後,牟人的影響力,還延讀1300年之久,是有一定原因的。從歷史實際出發,古代牟人聚居地大都是荒蕪河流中上游水草豐富的地方適合牧牛飼養,這是當時維一的大形畜類,既可食用,又可耕作,還是必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在冷兵器時代,對馬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是由官方“馬政”管理,史書上,有這樣記載:“漢時馬少,天子以下不能具純駟,將相或乘牛車,至晉尚然”,漢代已這樣,可想春秋、戰國,由於馬用於戰爭,便突顯出牛的作用,在民間飼牛是不可缺少主要副業,尤其古代的齊、魯大地,象戰國(前279年),田單用“火牛陣”大敗燕軍,收復了全部失地,就是田單在最後只剩下莒城(今山東莒縣)和即墨(今山東平度縣東南)這兩地並從城內聚起上千頭牛,說明養牛的普遍性。這與長期從事牧牛互惠,促進發展的牟人是分不開的。

牟人的活動不斷擴大,前後形成有牟人標誌的聚集地,西周早期鮮牟、春秋早期(前770年,現牟汶水上游,一直延續到隋開皇年間牟縣) 的古國牟,山東半島濰水上游的牟婁,(現沭河上游)根牟,到戰國(前350年,淇水中上游北岸約6公里處)趙的中牟,和 (現開封市西30公里處,賈魯河畔) 魏的中牟.到西漢初東萊郡(煙臺東)東牟、福山牟平。 這兩處是西漢政權較穩定時期牟人新的活動(生意往來聚集地,象現在北京的新疆村、淅江村、高麗村一樣影響一時)的聚集地,(生意人)一旦時局變化,人走樓空,留下的地名,也就空有虛名載入人們的記憶裡或史籍中。

歷史上古牟國與鮮卑人的關係


牟人在歷史政治博弈上,始終處在小國劣勢中,卻是歷史上最活躍的族群,在歷史各地留下牟人痕跡之多,仍然還有他不解之謎!
丙戌夏日增鑄於三境寒舍
注:①2006年6月27日,青島孫仕荃 先生留言:“李先生作品8件……落款古牟城(古牟子國)李鵬等,簡作探索。
②本頁參諸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和秦·西漢·東漢時期地圖,本文作者考證後作的標註。如引用示義標註有誤的話與原圖集無關,文責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