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仓巷,是南京的千年名巷,曾因古宅重重、书香溢溢而热闹非凡。

如今再来这里,笔直的一条长巷早已被建筑工地拦腰斩断,陈旧而萧瑟。

仓巷正在消失,但它的历史和传奇不应该被遗忘。

南京地名典


仓巷

仓巷在朝天宫前,北起建邺路,南接升州路,因直通三国孙权的皇仓而得名,又称将军仓巷。仓巷四周横据着八条巷子,形似金龙,曾经又有“八爪金龙”之誉。自南宋以来,这一带由古玩市场逐渐演变为城南最大的旧书集散地。

//

历朝粮仓看仓巷

//


仓巷的名字流传已久,东吴时期开始,它一直是各类粮仓的所在地。

在历朝历代的记载中,这里仓库密布,至今附近还能找到泰仓巷(泰仓,皇家粮仓)、千章巷(千章,士大夫粮仓)的地名。

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毫不夸张地说,仓巷曾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粮食储存地。


三国时,苑仓是孙权的主要粮仓,仓巷北接苑仓,车来车往,运粮不息。

到了唐朝,“神龙二年移仓于冶城。”公元706年,用来存粮备荒的粮仓——古石头仓,也搬到了仓巷附近。

南宋仓巷还有大将军仓、北酒库等,元代有架阁库(即档案馆)、大军仓等,明代附近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糯米仓。

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作为重要的运粮通道,仓巷的商业地位、政治地位都曾经首屈一指。


不仅粮仓多,明清时期,仓巷地区还是工商店铺、民居汇聚地。

从明代乃至明代之前的朝代开始,鼓楼小粉桥到管家巷至大王府巷、仓巷,是一条笔直的南北主干道,两侧商铺林立,热闹非凡。

现在南京人引以为傲的元宵灯会,其实最初是设立在仓巷,后来才搬去了夫子庙,这里曾经的繁华可见一斑。

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现在走进仓巷旁曲折的小巷,到处都是密密麻麻、颇有时代感的民居。


就连《儒林外史》里,也多次提到仓巷,称赞它为“人文萃聚之区也,冶山之气钟毓所凝”。

仓巷,曾经承载着无限的市井荣光。

//

八爪金龙入仓巷

//


仓巷除了作为粮仓重地外,还有“八爪金龙巷”的美誉。传说是因为明初朝天宫建成后,把守墙壁的一条苍龙突然腾空起飞,刚好坠落在仓巷。

巨龙的八个爪子分别落在仓巷东侧的安品街、月牙巷、七家湾、牛首巷,西侧的木屐巷、朱状元巷、丁家巷、东止马营。

可是八爪金龙巷没叫多久就改回仓巷,为啥?这里就不得不提朱元璋了!

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朝天宫的万仞宫墙,见证了仓巷改名的经过。


相传,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有一天在朝天宫的万仞宫墙下散步,突然看到宫墙上有两条八爪龙影在打架。心里吃惊:难道我不是唯一的真龙天子?

想着想着,这位多疑的皇帝害上了心病,卧床不起。

军师刘伯温知道这件事,献上一计:正对宫门的八爪金龙巷就是那条苍龙的潜伏地,只要钉死龙爪、锁住龙身就能化解。

这简直说到朱元璋的心坎里,他的病立马好了一大半。

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刘伯温受命去办这件事,立马责令巷内百姓搬迁。


怎么镇住八爪金龙巷的苍龙呢?刘伯温还真想出了不少法子。

他连夜绘制了地煞镇龙图,命人在八爪金龙巷和八条小巷子内打了七十二口井,还在安品街巷掘了一口百丈深的“锁龙井”,钉住龙身,拦住龙腰。

这样他还不放心,又在八爪金龙巷的大街正中挖了一条深沟,抽去龙筋。

因为民间有“龙进仓,不得出”的说法,这条传奇小巷最终改名仓巷。

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附近老人还会一首打油诗:“刘伯温,真混账,东不到狗皮山,西不到大江,偏来挖掘八爪金龙巷。”


在这之前,每年元宵时节,民间耍龙灯的艺人总要在八爪金龙巷汇合,后来忌讳“金龙进仓”,都绕道而行了。

仓巷,曾经闪烁着动人的传奇故事。

//

南京旧书数仓巷

//


当然,这些故事都太久远,仓巷这些年的光芒,归功于它曾是南京最大的“旧书一条街”。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南京书市的黄金时代,第一家旧书店“聚益书屋”在仓巷开张。鼎盛时期,整条小巷有50多家旧书店。

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如今夹杂在两家古玩店间,聚益书屋的大门紧闭,招牌都用白漆涂掉了。


那时,仓巷名声远扬,作家黄裳、陈子善、薛冰等大家都曾是这里的常客。

当然,这里还有更多爱书的普通人。运气好的话,还能遇见卷轴装或旋风装一类古装书。白发苍苍的长者耗上半天,淘到心爱的旧书后常常神采奕奕。

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仓巷旧书市场在慢慢变化着。


2012年仓巷危旧房改造之后,旧书一条街就剩下零零星星的四五家。

问了一位还坚守在仓巷的书店老板,他说仓巷附近正在建高档小区,店面不知道何时就会拆迁。但老客还来,他就不会关门,会一直守在这里。

他还告诉我,仓巷虽然不在了,但南艺后街又形成了新的旧书“鬼市”。爱书的人,总能背着压箱底的好书,找到惺惺相惜的同好者。

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尽管周围已经没几家店,但是老板谈到当年仓巷的热闹景象,还是眼底有光。


如今走在仓巷的街头,仅存不长的一条小巷周边,遍布着施工的围挡板。

但在这里淘过书的人不会忘记,仓巷,曾经弥漫着厚重的书香。

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当年的遮阴绿树还在,但如今的仓巷更像是一座萧瑟的停车场。


仓巷曾和门东、门西、南捕厅一起,被称为南京老城南四大保护片区。

但不断崛起的钢筋水泥,将这片有故事的老城街巷包围吞没。那些人来车往的粮仓、那些神秘传奇的古井、那些书香满满的店面,都在不断失去。

或许我们未来只能在故事和图片里怀念仓巷,但我更希望它永远不会消失。

echo ‖ 撰文、摄影

仓巷:听说朱元璋在这里锁过一条龙!|南京地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