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曆史上唯一率部投降的“茅廁將軍”鄭安平

閒來無事,最近翻看了大秦帝國。在大秦帝國第三部中,我發現了一個特別有趣的人物:鄭安平。為什麼今天特別提到他?在我查閱相關資料後,我發現鄭安平是秦國曆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率部投降的秦國將軍。

大秦帝國曆史上唯一率部投降的“茅廁將軍”鄭安平

鄭安平

鄭安平(?-前255年),《呂氏春秋·卷二十二·慎行論·無義》作鄭平,戰國時期魏國人。鄭安平曾幫助范雎逃往秦國,范雎出任秦國國相後,鄭安平被舉薦為將軍,因其是在茅廁救起範睢後發跡,又稱“茅廁將軍”,後因邯鄲之戰被趙軍包圍投降趙國,被封為武陽君。

魏國人范雎因受魏國國相魏齊的迫害,遭鞭笞後脅折齒斷,裝死隱匿於廁所之中。後范雎得到看守的幫助得以逃脫,魏齊派人追捕,鄭安平一面幫助范雎化名為張祿,隱匿躲藏,一面假扮成差役,接近奉命出使魏國的秦國謁者王稽。當王稽向鄭安平詢問魏國是否有賢才想要投奔秦國時,鄭安平向他推薦范雎。為了躲避魏齊的追殺,王稽與鄭安平約定夜晚與范雎會見。在會見談話中,王稽發現范雎是個賢才,三人約定在三亭岡(今河南省開封市西)會和後一起返回秦國。 范雎向秦昭襄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以及廢宣太后,驅逐魏冉、公子巿、公子悝和羋戎四貴之計後,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出任秦國國相,鄭安平被保舉為將軍。

大秦帝國曆史上唯一率部投降的“茅廁將軍”鄭安平

範睢

按理說,像鄭安平這樣,憑關係當上將軍,又無大才的人應該是整天花天酒地,怎麼會被派去統兵打仗呢?這就要從當時秦國的國情說起了。長平之戰後,秦昭襄王聽信宰相範睢進言,沒有讓白起繼續進攻邯鄲,而是選擇與趙國議和,失去滅亡趙國的最佳機會。議和後,趙國拒不履行合約,拒絕割讓城池,惹得秦昭襄王勃然大怒,再次出兵攻趙。在失去時機後,秦國對邯鄲久攻不下,損耗巨大。秦昭襄王數次到訪秦國戰神白起的府邸,希望白起能夠出山,扭轉乾坤。然而白起認為滅亡趙國的最佳時機已過,就算他出山,依然無力迴天,還會搭上自己的一世英名。秦昭襄王數次碰壁,本就對白起起了殺心,在加上範睢的慫恿,就刺死了白起。白起一死,秦國的戰將多有不滿,因為大多數戰將都是白起的部下,跟隨白起一起出生入死。想想白起對秦國忠心耿耿,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

大秦帝國曆史上唯一率部投降的“茅廁將軍”鄭安平

秦昭襄王

白起死後,秦王任命五大夫王陵為將進攻邯鄲,結果果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邯鄲久攻不下,秦軍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下,秦王不得不臨陣換將,派老將王齕(hé)接替王陵,同時選派鄭安平率兩萬人增援前線。這時候,秦國的敵人是趙、魏、楚三國聯軍,其中趙國的軍隊由平原君趙勝統領,魏國的軍隊由剛剛“竊符救趙”的信陵君魏無忌統領,楚國的軍隊由被“毛遂自薦”請來的春申君黃歇統領,也就是說資質平平第一次上前線的秦將鄭安平所面對的是“戰國四公子”中的三個,勝負未經交手便已經知道結果。兩軍交戰後,鄭安平果然就很快就中計導致他手下的秦軍兩萬被聯軍十幾萬包圍。

此時,無計可施的鄭安平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拼死抵抗,以自己的身死來換得家人(還包括舉薦人範睢)的保全,另一條則是投降,以株連九族的罪名來換得自己的苟活於世。經過一系列的思想鬥爭,最終貪生怕死的鄭安平還是選擇了率眾投降,趙孝成王因此還封他為武信君。消息傳回國內,秦國上下深以為恥,秦相範睢更是覺得無臉見人,主動向秦王負荊請罪,秦王念及範睢功高,不忍傷害其感情,於是下令:“有敢於議論鄭安平事的,一律按鄭安平的罪名治罪。”但是鄭安平留在秦國的家人還是被滅了九族。

眾所周知,秦國自商鞅變法開始建立二十等級的軍功爵位制以後,秦軍在鼓勵士兵英勇殺敵、建功立業的同時,也對臨陣脫逃、投敵叛國等負面事件處以嚴刑峻法,動不動就可能會被判刑,處死,甚至株連九族,所以秦軍素以英勇善戰和不怕死聞名於諸侯。鄭安平在邯鄲之戰中率二萬秦軍投降了趙國,成了秦國曆史上的一塊永遠也抹不去的傷疤,可以說簡直就是秦國的奇恥大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