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襄阳大叔”非洲创业,10个月挣了这么多......

当今时代,

勇于投身市场创业的人都是“英雄”。

56岁奔赴非洲再启奋斗人生,

堪称“江湖传说”

“襄阳大叔”陈长江

就是书写这段故事的主角


56岁“襄阳大叔”非洲创业,10个月挣了这么多......


老陈19岁起闯市场,至今还在工程装修行业打拼。37年下来,老陈和妻子在襄阳挣下了一家装修工程公司、一家园林景观公司,日子过得挺安逸。

同龄人都在憧憬、规划退休生活了,老陈却做出一件让周围人大吃一惊的事情——到非洲东部国家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开工厂。

56岁“襄阳大叔”非洲创业,10个月挣了这么多......


亚的斯亚贝巴街景

2018年10月,老陈到深圳谈生意时,一位销售油漆的合作伙伴邀他一起到埃塞俄比亚开油漆生产厂。一番深入交流,老陈觉得这事“有搞头”

12月,老陈一个人带着行李,从襄阳到香港,又从香港坐飞机到亚的斯亚贝巴,靠手机翻译软件“问路”,顺利地与合作伙伴在异国的陌生城市会合。


56岁“襄阳大叔”非洲创业,10个月挣了这么多......

农村居民的住房


从老本行入手进行一番考察后,老陈他们决定生产销售内墙用漆。理由是:当地新建房屋多,内墙用漆需求量大,在这一块儿“分蛋糕”的工厂不多。说干就干,办手续、租厂房、招工人,工厂很快办起来。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畅游37年,

老陈对接下来的市场反应充满信心。


然而,异国商海的水别有一番呛人的滋味。第一批产品生产出来后却鲜有人问津。再次走访客户、与同行交流,老陈了解到,现阶段,实用性产品在当地更容易打开市场。他们转而生产工厂厂房大量使用的地坪漆。

让人头疼的事不少。当地工业品短缺,生产用的搅拌桶等,甚至施工用的毛刷子、滚筒等都不容易买到,价格还很高。老陈回到国内后,买了各种工具,连同一台崭新的打磨机,用集装箱发了过去。

“市场逐渐打开,今年能够持平,明年起会有盈利。”老陈与合作伙伴商定,三年内,工厂利润不分配,全部投入扩产。


老陈说,10个月下来,

收获了三样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

在异国创业的经验、

生活的经历、当地人的尊敬。

目前,

有30万中国人

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创业,

为当地创造了

巨大的财富和众多就业岗位。


每次走上亚的斯亚贝巴的街头,老陈的中国脸孔总是受到许多关注,对方会向他投以友好的目光,竖起大拇指,口中叫着“chinese,chinese……”

老陈说,每次这个时候,

心中总是一阵激荡:

身为中国人,真的很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