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全國優秀教師”李麗霞:紮根山區24年 立德樹人甘做“橋”

立德樹人 甘做“橋”

陵川“全國優秀教師”李麗霞:紮根山區24年 立德樹人甘做“橋”

全國優秀教師——李麗霞

24年前,面對大雨山洪,她用柔弱的雙肩為山區孩子搭起一座橋;20多年過去了,她初心未改,用自已的愛,連接起山區孩子們的現在和未來。她,就是全國優秀教師李麗霞。

李麗霞:我習慣每天早上將一天的班級工作教學工作安排好,在我們這樣的山區學校,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努力。我希望我是一座橋,連接孩子們的現在和未來,通過我的努力,讓孩子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陵川“全國優秀教師”李麗霞:紮根山區24年 立德樹人甘做“橋”


我縣楊村鎮初級中學,像每一天一樣,李麗霞開始了她的日常教學。學生張阿英聽得很認真,剛剛結束的開學摸底考她的成績很好,老師說她很有可能考上縣裡的中學,這讓小姑娘滿心雀躍。而在兩年前,張阿英卻是內向自閉的。通過家訪,李麗霞得知孩子父親病故,母親改嫁,跟著姑姑一起生活。從那時起,李麗霞對這個孩子就格外關注。


陵川“全國優秀教師”李麗霞:紮根山區24年 立德樹人甘做“橋”


採訪張阿英養母張愛紅:“李老師也像一個媽媽一樣照顧她,也是給她補課,鼓勵她,讓她好好學習。我對孩子說你可得好好學習,老師對你這麼好,你可得好好學習,將來回報人家。”)

採訪張阿英:“她教會我一個最大的道理,就是要積極樂觀的去面對這個世界,然後努力學習,去回報社會,做一個對社會、對整個世界都有用的人。”)



陵川“全國優秀教師”李麗霞:紮根山區24年 立德樹人甘做“橋”


24年來,李麗霞先後在古郊、楊村等鄉鎮中學任教,除懷孕生子兩年外,連續22年擔任班主任。在她任教的這些山區,學生大多因為經濟或家庭原因留在本地上學,學習基礎弱、生活習慣差,李麗霞就挨家挨戶家訪,為每一個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而先做人再做事,是她對每一個學生最基本的要求。

(採訪全國優秀教師李麗霞:“因為咱山區家庭的孩子嘛,就跟其他地方的孩子不一樣,他們的家庭情況特殊,就是留守兒童多,還有那個單親家庭,還有就是孤兒。這些家庭的孩子,如果說你不能去深入瞭解他們的內心活動的話,他們可能會走向偏差。所以說我去家訪的時候,就可以對孩子進行一些更深入的瞭解,進行一些更深入的交流,回來以後對孩子進行教育。包括安全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學習方面的教育,我們就有了深入的瞭解,這樣對孩子的成長還是非常有利的。”)


陵川“全國優秀教師”李麗霞:紮根山區24年 立德樹人甘做“橋”


山區中學,往往生源質量差。李麗霞就打破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採用調查、採訪、綜合實踐等活動,配合現代化的教學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018年,李麗霞被確定為晉城市名師工程團隊成員、晉城市初中語文命題人。而在同事們眼裡,李麗霞能成為行業內尖端,一點都不意外。

(採訪楊村鎮初級中學教師蘇麗萍:“雖然住的離學校比較近,但是她一般都不回家,一天三頓飯都在學校餐廳裡邊吃,如果我們同事有什麼事情需要她幫忙的話,或者需要找她的話根本不需要打電話她,她不是在教研室裡邊就是在我們樓上集體備課室裡邊,就是隨時都可以找到她的,電話費都省了。”)

1995年,師範畢業後,李麗霞被分配至我縣古郊中學任教。第二年夏天,古郊鄉遭遇特大洪水,大水沖垮了學校門口的小橋。學生王紅燕仍然清楚的記得,是當時只有19歲的李麗霞將她和同學們一個個背過橋。

(採訪李麗霞學生王紅燕:“有的同學就無法按時到校,李老師就到橋的那邊把孩子們接過來,放了學的時候再把學生們給送過去。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堅持,直到小橋修好,就這樣子我們班的同學沒有一個同學因為小橋斷了而耽誤上課。”)


陵川“全國優秀教師”李麗霞:紮根山區24年 立德樹人甘做“橋”


受李麗霞影響,王紅燕大學畢業後也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她希望能像自已的老師一樣立德樹人,幫助更多的孩子實現夢想。


24年間,李麗霞為山區孩子搭起了一座通向知識、通向外界的橋,用自已的一言一行改變著孩子們對世界的認知。許多孩子在拿到大學通知書的那一刻都會跑來向她報告,而她總會從自已不多的薪水中取出一部分作為獎勵送給孩子。

(採訪楊村鎮初級中學教導主任張文學:“20多年來,她堅守我們這個家鄉教育事業,長期以校為家,以家為校,家裡校裡都努力的工作,可以說是我們學校的一個楷模。去年她評上咱們山西省最美鄉村教師,我為她感到高興,她所獲得的獎金全部捐給了我們學校的學生,這一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陵川“全國優秀教師”李麗霞:紮根山區24年 立德樹人甘做“橋”


做學生錘鍊品格的引路人,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奉獻祖國的引路人,這是李麗霞的奮鬥方向,她也希望自已這座橋能引導更多山區孩子成才。

(採訪全國優秀教師李麗霞:“我感覺到只要我多一分努力,孩子們就多一分進步的希望,愛孩子就是我不變的追求,辦好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成為我忠誠的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