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員工分的錢,是企業的錢嗎?現在中小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導讀:

傳統的薪酬模式為什麼無法激勵員工,反而只會增加企業成本?

給員工分的錢,是企業的錢嗎?現在中小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1.固定薪酬——本身不具有激勵性,容易養閒人。員工幹好幹壞一個樣,干與不幹一個樣,固定工資只會帶來企業成本負擔。

2.底薪加提成——業務型崗位用的多,這種方式容易導致員工為了拼業績忽視企業成本,並且這種方式只有少部分能拿高薪。遇到淡旺季,員工心理落差大,容易造成人才流失。

3.分紅分配法——激勵週期過長,激勵面窄,員工躺著賺錢,積極性很差,很難創造高績效。

4.固定加薪法—短期內員工還有點積極性,時間長了又恢復原形,拖拉散漫、工作沒激情。

給員工分的錢,是企業的錢嗎?現在中小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啟示:只有實行高激勵的寬帶薪酬模式,企業發展才有未來。

作為老闆 要學會和 員工分好錢,實現利益共享,雙方共贏。

要如何與員工進行有契約的合作?實現共贏呢?

給員工分的錢,是企業的錢嗎?現在中小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前兩天有位老同學小劉向我訴苦:說他現在覺得“能者多勞”簡直就是在欺負人!

由於他一直是個“三好員工”,資歷也比較老,對各種工作流程也熟悉,老闆也非常信任他,所以公司很多事情都是他來幹。

一開始還覺得能應付過來,但是時間一長,他的活越來越多,薪資卻沒有上漲,心裡也產生了不平衡。於是他去找老闆要求加薪。

但老闆卻跟他說:現在公司經營也不是太好,加薪對公司來說有點困難。只要你好好幹,以後公司起來了,我一定不會虧待你!

小劉覺得這句話簡直就是在敷衍他,長時間付出沒有回報的前提下,他也有了離職的想法!

給員工分的錢,是企業的錢嗎?現在中小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小結:

難道能幹的人就有這個義務去多幹活嗎?就活該去幫能力不行的人幹活嗎?在很多公司,能者多勞的結果,往往不是多勞多得,而是多勞多責。

給員工分的錢,是企業的錢嗎?現在中小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如何讓業務員和企業共成長共發展?

首先在薪酬體系上給予清晰的定位和規劃,不但要給員工短期利益,還要給長期利益。讓每一個業務員從進公司的第一天就知道自己的未來和發展方向,時間越久或業績越好的業務員才不會輕易離開企業。


給員工分的錢,是企業的錢嗎?現在中小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1、KSF增值加薪:在銷售業績之外,根據業務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公司的工作需求,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例如:

  • 1)回款率指標
  • 2)高毛利產品銷售指標
  • 3)新客戶開發銷售(數量或金額)指標
  • 4)新市場開發銷售指標
  • 5)客戶服務滿意度指標
  • 6)客戶投訴率或數量指標
  • 7)客戶開發或服務成本指標
  • 8)客戶有效服務數量指標
  • 9)協助開發產品指標

KSF增值加薪法——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適用於管理者和一線銷售人員)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給員工分的錢,是企業的錢嗎?現在中小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給員工分的錢,是企業的錢嗎?現在中小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3)入職1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給員工分的錢,是企業的錢嗎?現在中小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4)高級業務員: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自動升級為高級業務員,KSF薪酬增長20%-30%,獎勵力度為高值。

給員工分的錢,是企業的錢嗎?現在中小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以某生產製造業生產經理KSF薪酬模式為例:

給員工分的錢,是企業的錢嗎?現在中小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1、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2、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3、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相比其他傳統模式薪酬模式,KSF薪酬績效模式是在開啟員工源動力,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把薪酬和績效全面融合,充分挖掘員工潛能,讓員工共同參與經營,實現利益趨同,讓員工更容易認同和接受。

實操步驟

第一步:選取生產經理這個崗位與企業利益密切相關的6-8個指標

總工藝毛利潤/生產工藝總產值/公司總報廢率/部門費用率/及時交貨率/生產工藝小時產值/員工流失人數/培訓

第二步:根據每個指標的重要程度設置相應的權重

第三步:根據公司歷史數據計算出每個指標的平衡點

這個平衡點對員工來說比較容易達到,所以員工壓力不大。

對於企業來說,只做的不比去年差,所以平衡點上加薪不會增加成本。

第四步:將員工的薪酬分為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將寬帶薪酬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

第五步:根據平衡點和薪酬分配設置相應的獎勵刻度

總結:

管理是被動的,激勵是主動的。管理是別人要求的,激勵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點是不喜歡為別人做事,卻願意為自己做事。如果一個管理者還是把過去幾十年的管理方法來管理現代的員工,那隻會把員工管跑。企業人員流失嚴重,穩定性不強,那企業老闆一定要先反思自己,別一味指責別人。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