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同招”要來了 民校熱要降溫?

2020年升學準備時

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熱”成風,今年3月教育部發文為此“降溫”,要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強調“公民同招”。該政策指向因招生限制較少而享有“提前招生”特權、發展較快的民辦學校,以避免公民辦學校生源差距進一步擴大。

此前,上海、成都、西安、杭州等地已陸續實施“公民同招”,有媒體報道上海推行“公民同招”政策後,民辦小學報名人數銳減五成,短期內民辦學校招生熱不再。廣東省已出臺有關公民同招政策,廣州市則尚未發佈落地政策,但“公民同招”已是家長圈中的熱門話題之一。

廣東官宣公民同招 廣州尚未出臺細則

教育部已多次強調“公民同招”,《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將民辦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納入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嚴格規範招生計劃和招生方式管理,引導其合理確定招生範圍,並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今年出臺的《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對“公民同招”的要求更加具體、嚴格,“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堅決防止對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衝擊多地出臺落實政策,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

隨著教育部發文,多地出臺執行細則,公民同招已成大趨勢。廣東省也在今年8月公佈的中小學生“減負”21條徵求意見稿中提出,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民辦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隨著多數家長進入2020年升學準備階段,10月31日,中共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廣東省教育廳印發《廣東省民辦學校規範達標計劃和品牌提升計劃(2019—2022 年)》,細化公民同招要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民辦普通高中按審批機構統一批准的招生計劃、範圍、標準和方式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

記者瞭解到,對如何落實公民同招、電腦搖號,目前廣州尚未出臺具體執行方案,有關部門表示將按照文件要求,結合本地本校實際,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家長焦點

記者採訪廣州近兩年曾準備或正準備孩子幼升小、小升初的家長7人,多數家長認為公民同招是政策利好,表示“公、民辦學校招生不互挖牆腳,招生更公平”“家長和孩子升學壓力減小”“不用那麼辛苦地推娃”。也有部分家長認為,公民同招可能進一步催生學區房熱、培訓熱。

●公民辦優質學位“兩不沾”,就得多補習

此前,部分家長對小升初升學採取衝擊民辦學校,以公辦學校保底的策略,如果公民同招,孩子衝擊熱門民校的風險更大。

廣州市海珠區某實驗小學四年級家長鬍媽表示,即使實施“公民同招”後民辦學校不能“掐尖”,生源受到影響,但熱門民辦學校的辦學實力和底氣仍在,她仍然想讓孩子讀民校。但她認為,相比此前可通過投簡歷、面談等多種方式衝擊知名民校,公民同招、電腦搖號下,進民校還要看運氣;一旦搖不中,孩子可能面臨對應公辦也報滿的情況,從而被統籌至報讀未滿的普通公辦學校,錯失公辦與民辦的優質學位。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彌補進入普通學校而缺失的教育資源,就得把孩子送進補習班,進行長期補習,以期在中高考中“翻盤”。

●民校降溫,學區房更保險從而價格升溫

部分家長為“公民同招”抑制擇校熱、減輕升學壓力叫好,但孩子就讀白雲華附初中部的汪媽認為,新的政策可能進一步推升學區房價位。

她表示,民校突破學區房限制,通過高學費、面試等方式篩選學生,優質公辦學校則有學區房、人戶合一等門檻,二者都存在擇校。就近入學、公民同招、電腦搖號入學後,民校擇校空間有限,可能參與搖號的家庭減少,轉而為保險、穩妥,選擇通過購買學區房的方式進行公辦擇校。

專家建議

均衡生源的大局已定 家長應迴歸理性儘早適應

對於家長擔憂的公民同招反而帶來額外補習壓力,廣州某教育機構負責人趙老師表示,政策變革需要一定時間推行落實,也需要家長理解適應。從短期看,公民同招抑制了熱門民辦升學的生源篩選,學生家長補習培訓的需求有所減弱,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有關培訓補習項目;但家長的教育行為也有“慣性”,多數進入普通學校的學生家長會考慮補充課外教育。在公民同招這一外部推動力的基礎上,只有學校內部不斷豐富、推廣優質教育資源,提升薄弱校實力,家長孩子才能減輕壓力。

在學區房問題上,安居客廣州資深置業顧問分析,基於目前廣州多數名校及校本部在市中心,房價本身較高,加之學區房的溢價,因公民同招而漲幅大增的可能性較小;即使真的出現大漲幅,家長也會考慮選擇國際教育等,市場不大可能因此過熱。但學區房也會受到政策影響,比如近年北京西城區等實施多校劃片,弱化了房產和名校的關係,廣州部分區域的電腦搖號也是一種多校劃片的實施方式。具體情況還要等廣州市及各區的公民同招的升學細則出臺。

海珠區一位初中校長表示,我們要看到,家長選擇民校也不僅是學校“掐尖”,民校的辦學特色、嚴格考評管理等有其吸引力。公民同招趨勢下,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追求並未減少,爭奪優質學位、中考高的競爭也並未減弱,在均衡生源的情況下,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師資水平、教研能力的作用將更加凸顯,也更加考驗學校的“加工”能力;否則,擁有良好的生源,學校也可能維持原樣,招生、辦學無法形成良性循環。

同時,該校長表示,上海有統計顯示,2018年實施公民同招後,報名民辦小學學生下降1.75萬人,報名錄取比從上年3:1降至1.4:1左右,民辦熱立即降溫。廣州近年一直致力於教育資源均衡化、教育生態健康發展,雖然公民同招細則尚未出臺,但招生方式變革、均衡生源的大局已定,對於糾結公校還是民校的家長需迴歸理性看待教育,儘早瞭解、適應政策,從而做好升學準備。

■新快報記者 陳思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