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師資格證的人為什麼越來越多?

談起“大學期間考的含金量最高的證書”,教師資格證當然當仁不讓。除“考研”“考公務員”外,“考教師資格證”也慢慢衝擊進入傳說中的“大學生三大必考”。

11月2日,全國2019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開始。數據顯示,下半年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全國統考,共有考生590萬,考生人數突破新高,比上半年考生人數增加一倍多,加上上半年考生人數290萬,2019年全年考試人數近900萬人。

考教師資格證的人為什麼越來越多?

由於此次考試報名人數飆升,9月3日,考試開始網報的第一天,報名官網服務器因壓力過大一度崩潰,以至於報名截止時間不得不順延2天。自去年起,“教師資格證熱”一直高漲。2016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國考報名人數共有260萬。2017年,這一數據為410萬人,2018年達到651萬人,2019年則達到880萬。

為什麼這幾年考教師資格證的人越來越多了?

政策因素:“有證上課,無證失業”

這與去年開始密集下發的政策相關。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提到“課外培訓中心從事學科知識培訓的教師應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接著,11月份教育部等三部門下發文件,要求“線上培訓機構所辦學科類培訓班必須將教師的姓名、照片、教師班次及教師資格證號在其網站顯著位置予以公示”。

今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公佈《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又重申了這一要求,要求從事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的老師,應具有國家規定的相應教師資格,並在培訓平臺和課程界面的顯著位置公示。

由此可見,無論是有意應聘線下、在線教育公司的學生,還是已經入職的教師,考取教師資格證已成為向中小學生授課必須達到的要求。

在政策的高壓之下,一方面,教育培訓機構不得不強制組織老教師考證,同時招聘新的持證教師。另一方面,無證在崗老師基數大,想要保住工作,同時提供競爭力,就必須考個教師證。

教師待遇福利提升,成為熱門職業選擇

各地對教師人才的重視度提高,教師工資上漲等趨勢,讓這一職業越來越受到大學生們的偏愛。從近些年國家的政策走向來看,教師工資正逐漸向與公務員持平靠攏,再加上帶薪休假、超長寒暑假、福利待遇好,當教師確實是不錯的工作選擇。不少大學生對教師這個職業還是挺有好感的。

今年9月,教育部公佈,在中國19個行業中,教師薪資排名從倒數第三上升到正數第七,有明顯提升。

前不久,深圳市教師招聘的優厚待遇還上了微博熱搜。深圳市龍華區對中小學教師崗位,開出了近30萬元年薪,並向畢業生表示,比起其他公司的“996”等高強度、高流動性的崗位,教師工作更加穩定。該區教育局的大學宣講會場場爆滿,491個崗位吸引超3.5萬人報考,入圍畢業生超過八成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外頂尖名校。

就業競爭增大,技多不壓身

在教師資格證考證大軍中,大三大四學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所謂技多不壓身,提前備著教師資格證證書,在關鍵時刻有備無患,對於普通大學生來說,面對就業壓力,多一個教師資格證,就多一個就業優勢。

另外,有教師資格證除了考教師外,還可以考公務員行政編,比如教育部的一些崗位,報考需要有教師資格證。

2019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教師資格證筆試通過率33%,面試通過率50%,綜合通過率僅為16.5%。因而教師資格證培訓的需求就此逐漸升溫。在教師資格證火熱這一背景下,與之相關的業務需求也一併衍生,例如普通話考試培訓、教師考編培訓、教師素質提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