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呂之亂——朝鮮史料中的大明宮闈虐殺案

魚呂之亂——朝鮮史料中的大明宮闈虐殺案

據《李朝實錄》中記載,大明王朝永樂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421年,這一年四月的某一天,在北京的紫禁城中進行著對宮女極為殘忍的虐殺——凌遲之刑,而永樂皇帝明成祖每天則興致勃勃地看觀看每一個宮女被虐殺的過程,一個暴虐殘忍的君主形象也隨之而生。然而,《李朝實錄》畢竟是朝鮮國的史料,那麼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這場虐殺近三千名宮女的虐殺慘案究竟是因為什麼?明成祖朱棣在這場慘案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魚呂之亂——朝鮮史料中的大明宮闈虐殺案

一、權賢妃的意外死亡

整件魚呂之亂的起因,源於明成祖朱棣的一個寵妃——權賢妃的意外死亡。權賢妃是明成祖朱棣極為寵愛的一名妃子,是在永樂六年,也就是公元1408年,在朝鮮甄選的朝鮮女子,擅長吹簫,並且美貌非凡,是由當時的朝鮮王朝獻給大明的,也就是進貢的諸多女子中的一個,讓明成祖極為寵愛。

同年二月就將她封為賢妃,連他的兄長權永均都被明成祖朱棣封為了光祿寺卿,主管宮中的飲食,而明成祖朱棣甚至在御駕親征北征蒙古的時候都要帶著權賢妃,這已經不是普通妃子的待遇了,甚至可以說明成祖朱棣當時已經一刻也離不開這個權賢妃了。權賢妃也正是在隨著明成祖御駕親征凱旋而歸的時候客死他鄉的,死於明成祖朱棣御駕親征大獲全勝、大軍回師的過程中,於河北臨城縣病逝。

魚呂之亂——朝鮮史料中的大明宮闈虐殺案

《李朝實錄》中載,朱棣極為傷心,封賞了權賢妃的兄長權永均並送權永均回國的時候,朱棣“含淚傷嘆,至不能言。”也就是說當時的朱棣因為權賢妃的死悲傷到眼含熱淚說不出來話的地步。

明成祖朱棣為什麼這麼寵愛這個權賢妃?明成祖朱棣為什麼會對這個只是由朝鮮進貢而來的女人如此動情呢?據當時民間猜測,說明成祖朱棣之所以這麼寵愛權賢妃,是因為權賢妃長得非常像明成祖朱棣曾經十分愛慕的一個女人。朱棣的兒子朱高煦都曾經說過:“權娘娘七分神似徐妙錦”,也就是說,明成祖朱棣之所以如此喜歡權賢妃,是因為在權賢妃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心儀已久、愛慕已久的一個女人的影子,而權賢妃也只不過是這個女人——徐妙錦的替代品而已。

魚呂之亂——朝鮮史料中的大明宮闈虐殺案

徐妙錦據說是大明王朝開國功臣魏國公徐達的女兒,魏國公徐達一共有四個女兒,大女兒就是明成祖朱棣的老婆,也就是永樂王朝的皇后徐皇后,而當時徐達的三女兒就是前文提到的徐妙錦,也就是朱棣的小姨子。徐妙錦不僅美貌非凡而且精通詩詞歌賦,尤其是彈了一手好琴令人稱道,而朱棣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偏偏愛上了自己的這個小姨子,但是礙著老婆徐皇后的面子上,朱棣還不敢將這份愛慕之心表露出來。

魚呂之亂——朝鮮史料中的大明宮闈虐殺案

永樂五年,也就是公元1407年,徐皇后去世,朱棣可算舒了一口氣,當即下旨召徐妙錦進宮,並當面向徐妙錦求婚,結果當然是被徐妙錦婉言拒絕了。永樂帝求婚無果,自然是將自己的愛慕之心灌注在了權賢妃身上,並讓權賢妃管理宮中事務。管理宮中事務這件事原本應當是皇后的職責,但是徐皇后死後朱棣一直沒有立皇后,就將這份權利交給了權賢妃,可見其寵愛之盛,但也因此為權賢妃招來了宮中其他一些妃子的嫉恨。

魚呂之亂——朝鮮史料中的大明宮闈虐殺案

二、被烙鐵折磨致死的呂美人

在嫉恨權賢妃的這些妃子中,有一個同樣來自於朝鮮國的姓呂的嬪妃,這裡叫他“呂美人”。她曾經對權賢妃說:那個生了兒孫的徐皇后都死了,你能管後宮管幾個月啊?呂美人所說的這番話不僅極為蠻橫而且暗藏殺機,而權賢妃生性平和,覺得自己初來乍到,根基尚淺,還是應該打理好和後宮嬪妃之間的關係,雖然自己有皇帝寵幸,但是皇帝也不能隨時隨地護自己周全,所以就並沒有回應呂美人囂張的言辭。

而這之後不久,權賢妃就隨著永樂皇帝朱棣御駕親征蒙古,但是在班師回朝的時候突然死亡。權賢妃的死既突然又蹊蹺,死因也不甚清楚,但是當時剛剛北征蒙古歸來的朱棣雖然悲傷,但也沒辦法仔細追究。

魚呂之亂——朝鮮史料中的大明宮闈虐殺案

三年之後,權賢妃曾經的婢女和呂美人的婢女發生了爭吵,權賢妃的婢女對呂美人的婢女說道:別以為我什麼都不知道,我們家的主子就是被你們家的主子毒死的。這話一出口便不小心落入了永樂帝的耳朵,永樂皇帝根據婢女的口供當即決定提審呂美人,一番嚴刑拷打之後,呂美人終於招供,說自己的宮中有兩個朝鮮太監和兩個中國太監,關係特別好,自己則是指使他們出宮去一個銀匠家裡借了點砒霜回來,呂美人當初也是隨著朱棣親征蒙古,在經過房山良鄉鎮的時候將磨成粉末的砒霜混進了胡桃茶中給權賢妃服下,導致權賢妃中毒身亡。

永樂帝朱棣得知審訊結果後勃然大怒,下令將呂美人宮中參與此事的宮女、太監和那個銀匠也全部抓來處死,而呂美人被烙鐵折磨了一個月才折磨死,此案原本應該就此了結,可是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

魚呂之亂——朝鮮史料中的大明宮闈虐殺案

三、魚呂之亂導致的大規模虐殺

幾年之後,永樂帝朱棣無意之中發現另一個嬪妃賈呂氏與一個姓魚的宮女和一個年輕的小太監關係過分親密,但是當時的永樂帝並沒有多想,只是當時點明瞭而已,但是這兩人卻上吊自殺了。朱棣就覺得這其中肯定有什麼隱情,於是就把賈呂氏宮中的宮女抓來拷問,拷問後得知,當初毒害權賢妃的人並不是呂美人,而是這個賈呂氏,賈呂氏下毒害死了權賢妃後又嫁禍給了呂美人。

魚呂之亂——朝鮮史料中的大明宮闈虐殺案

不僅如此,這個姓魚的宮女和賈呂氏還曾經合謀想下毒毒死朱棣,這次與太監交往過密被朱棣點明,二人以為自己的預謀被朱棣識破,於是雙雙畏罪自殺。朱棣得知後大發雷霆,將賈呂氏宮中的宮女和太監統統處以凌遲之刑,期間朱棣還去凌遲現場觀看,“皆親臨剮之”,其中還有一個受刑的宮女當面怒罵朱棣說:“家衰陽,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意思就是說皇帝自己沒有男人的本事,才導致嬪妃和太監私通,我們有什麼罪?這話無異於火上澆油,堅定了朱棣殘忍的殺心。據《李朝實錄》記載,一共有兩千八百多名宮女被虐殺,史稱“呂魚之變”,也就是“魚呂之亂”。

魚呂之亂——朝鮮史料中的大明宮闈虐殺案

四、《李朝實錄》所載純屬子虛烏有

故事說到這裡,應該有不少讀者可以看出來,所謂“魚呂之亂”絕對是朝鮮史料《李朝實錄》毫無根據的杜撰。

首先,賈呂氏宮中哪裡來的那足足有兩千八百多人的宮女?兩千八百餘人伺候一個嬪妃無異於天方夜譚,而且如果都進行凌遲之刑那毫無疑問是個大工程,當年明朝大太監劉瑾受到的就是凌遲之刑,又叫“寸鱗之死”,整個用刑過程長達三天,一共割了四千刀左右,如果是凌遲兩千八百多個宮女,那又要耗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凌遲可是個技術活,朝廷一般會有專門執行這種刑罰的老師傅,一下子凌遲這麼多宮女,毫無疑問是不可能的。

魚呂之亂——朝鮮史料中的大明宮闈虐殺案

其二,永樂十九年的四月初八,有一場極為重要的事件,就是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被天雷集中焚燬,也就是說,在宮女被虐殺的過程中是有這起“天怒”事件的,當時中國的史料和波斯商人的記載此時確有其事但是卻沒有任何對於這場虐殺案的記載,並且在那個極度迷信的時代,天雷焚燒宮殿無疑會被視作天帝震怒的徵兆,朱棣又怎麼會進行這種虐殺的事情,況且雷擊三大殿之後,朱棣還發出了罪己詔,基本可以否定當時他曾經虐殺宮女。

其三,《李朝實錄》中說,這段歷史是一個在“魚呂之亂”中倖免於難的、名叫金黑的奶媽回到朝鮮後描述的,然而據我國史料記載,這個叫金黑的人並不是奶媽,而且回國的時候是在明英宗時期,也絕對不可能是“魚呂之亂”的目擊者。

其四,《李朝實錄》中說賈呂氏是商賈家的女兒,然而按照大明的律法,商賈家的女兒是不可能進後宮的,也根本不可能被封為嬪妃。所以《李朝實錄》所載的賈呂氏純屬虛構。

魚呂之亂——朝鮮史料中的大明宮闈虐殺案

其五,按照《李朝實錄》的說法,此時發生在永樂十九年,也就是說還有三年朱棣就駕崩了,而在這三年裡朱棣連續征討了三次蒙古,平均一年一次,算上來回路程,哪裡來的功夫去看這麼多宮女被虐殺?

其六,《李朝實錄》記載的那個宮女說的那句“家衰陽,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明顯是在刻意中傷朱棣,朱棣沒有男人的本事,難道太監就有嗎?

最後,《李朝實錄》完全是這起事件的孤證,除了這部史料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時代的史料對此有半點記載,此事完全是一面之詞。

由此可見,《李朝實錄》所記載的“魚呂之亂”明顯是對中國歷史和大明永樂帝朱棣的惡意中傷,完全是子虛烏有的惡意杜撰,我們要在讀史的過程中擦亮眼睛,仔細思考,不能被這些不可靠的史料矇蔽思維和雙眼。

參考資料:《李朝實錄》《明史》《明實錄》《琴軒集·中山武寧王第三女徐氏壙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