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背古詩到底有沒有用?

Dean_木木


小孩背古詩不是有沒用的問題,而是必須讓孩子從小背古詩學古詩。

美國科學家斯佩裡的一項研究榮獲諾貝爾獎,他發現了人類兩個半腦的分工,左半腦關聯的是生產科技活動,主要負責邏輯思維能力;右半腦關聯的是文學語言活動,主要負責形象思維能力,而且右半腦的記憶量是左半腦的幾百萬倍。日本科學家春山繼續他的研究發現,左半腦儲存的記憶是一個人自身活動創造或產生的經驗,而右半腦儲存的記憶是一個人學習到的人類幾百萬年以來積累的經驗。而且人類主要依靠右半腦來完稱整個思維活動,也就是說大腦的創造活動效率取決於右半腦的形象思維發達程度和記憶量的開發程度,因此,人文教育、文學素養和形象思維對人類智力的開發至關重要。

古詩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學體裁,讓孩子從小就背誦古詩的正確性和必要性可想而知,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功用:


增強擴展記憶力。心理學家認為,3 ~7歲是大腦發育最迅速的時期,約70%~80%的腦細胞在3歲以前形成,並且,這期間形成的主要是語言、音感和記憶等代表主要智力功能的細胞。德國學者卡爾·維特在19世紀提出,年齡越小就越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若不及時刺激右腦發育、培養、鞏固、輸入更多的信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才吸收能力將在6歲左右逐漸消失。從小教孩子背誦古詩有助於刺激右腦發育,增加智力功能細胞生長,使孩子更聰明,記憶力更好。人在童幼年背誦的古詩越多,意味著記憶量越大,大腦的容量越大,以後可儲存的知識就越多。


提高語言文字能力。我們所能看到的古詩,是經過幾百年、上千年曆史的甄選、淘汰、沉澱、積累而流傳下來的最優秀的詩文化,其文字的精簡、語言的精美、詞量的豐富、句法的靈活和組織架構的嚴謹有非常強的藝術性,能夠有效提高牙牙學語的孩子的詞彙量和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認字寫字和文字組織能力。歷史上的“神童”六七歲便能詠詩作文,如李白、黃庭堅、王勃、駱賓王等除了天賦之外無不與其幼承家教、自小習詩學文有關。偉大領袖毛主席從小偏好文史,熟讀詩文,童少年時期便寫下了"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詠蛙》)的豪邁霸氣詩句,毛主席的大智大勇與其自幼積累的豐富的文史知識也不無關係。


提高審美水平。古詩之所以普遍為人們所喜愛,是因為其雅俗共賞的美。一是修辭美。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是古詩的一大藝術特徵,詩人的喜怒哀樂藉助修辭手法形象化地表現於詩中,如景物渲染、比興運用、比喻、擬人擬物等,修辭的美蘊含於每首古詩的詞句之中,背誦古詩會潛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修辭美學。二是韻律美。古詩講求嚴格的押韻和一定的格律,使古詩讀起來富有節奏感和音律美,孩子背古詩有助於音樂美感的提升。三是詩畫美,由於古詩形象化的運用,“情入詩,詩入畫”常見詩端,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隨著詩文的朗誦,一幅優美的畫面便凸現眼前:太陽落山,黃河入海,詩人登樓遠眺。古詩對審美水平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培養人格修養。古詩中無不蘊含詩人的思想情操、理想志向,流傳下來詩作的詩人大都胸懷抱負,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他們歷來遵循的求仕法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道德修為,包括他們愛國愛民、建功立業、積極進取的思想也都體現在大量詩作中。孩子背誦古詩無形之中陶冶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對人格的樹立也大有裨益。

塑造才華氣質。蘇東坡詩云“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錦衣美玉裝點不出才華,金銀財寶買不來氣質,腹中裝滿詩書,即便粗布破衣流浪天涯,氣質和才華也自然顯現於外。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只有多讀詩書,才能有才華有氣質;只要多讀詩書,才華氣質自然會表現於舉手投足,一言一行,因此一定要讓孩子多讀詩書。




拓展知識層面。古詩涵蓋的知識內容非常豐富,一部“唐詩三百首”便是一部百科全書,天文地理、自然歷史、舞樂書畫、城市農村、君臣百姓、人物事件、軍事政治、典故現實等等幾乎包羅萬象,無所不容。學習古詩能夠大大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學古詩的同時也在博覽群書。

讓孩子從小學古詩背古詩的好處遠不止這些,比如還有培養學習興趣、提高自信力、利於身心健康等等,可以說百利而無一害。

如果您家裡有小孩子,那麼請不要猶豫,教孩子多學古詩多背古詩吧!

如需幫助,我定不遺餘力!


今譚


小孩子背古詩當然是有用的了。

我自己背不來幾首古詩,但是我的室友可以背下很多古詩,平時上課的時候,老師提到的她都知道,張口就來,給人一種特別博學的感覺。

我們問她為什麼能背下這麼多古詩,她說,都是小時候爺爺逼的。

室友家教嚴格,爺爺是小學語文老師,平時就愛琢磨詩詞字句,我室友一犯錯,就讓她背古詩,背不出來不許走,從小就端著一本《唐詩三百首》過日子,有事沒事就背幾首。

我彷彿明白了,原來我背不出古詩是因為我沒有一個教語文的爺爺……


愛看書的小羊D


小孩背古詩到底有沒有用呢?,這個問題要我回答肯定是有用的。

記得我小時候剛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在我們山裡,老師上課,一般不會像現在的老師一樣,又是備課、又是教案什麼的,規規矩矩,正二八經的,拿現在的話說,當時就是興趣課堂,老師隨便拿一本書(裡面有古詩就行),挑上幾首,寫到黑板上,每天早讀就帶我們讀,緊接著就是讓我們背,我記得當時就有一首,松下問童子,言師釆藥去,就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雖然那時候也體會不到什麼意境,卻能背得滾瓜爛熟的。現在想起來,我對歌賦詩詞的爰好,雖然不能說就是因為背詩,但我敢肯定的是,它深深的影響了我,薰陶了我,觸發了我對詩詞的最原始興趣。後來在隨後的幾年裡,老師也會要求我們把那些比較有古典的,有影響的,讓我們熟記背會,不自覺中讓我們增加了對詞量的積累,以及對古人生活的瞭解,這樣反過來又加深了詩文作者的映像,不知誰曾經說過,沒有興趣哪來的記憶,無形中又拓寬了我們對語文的認知面,這不比單純的死記硬背,撐握的知識面更快些更牢靠些嗎?還有我們平常俗語說得好,背會唐詩三百首,不會作了,也會趨,雖然,這樣不能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詩人,或者說讓我們每個人把詩詞當飯吃,但通過背誦古詩,能使我們對人和自然事物的美上升一個層次,也就是說在別人的眼裡只是一個很浮淺的認識,只是好看,而對於受過詩詞薰陶的我們這些人來說,能通過表象美認知更深層次的意蘊,激發我們的想像力,正如我感受的那樣,最美的風景在心裡,創作出來卻能娛人,和別人分享美,這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呀,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由熟記硬背到我能胡趨兩句,並且還感覺不錯,由量變到質變,這不得不歸功於我小時候的背誦唐詩,日積月累,進而引發了對古詩詞的興趣。成為了一個不是很"浮淺″的人。



CU新塵


我覺得完全有必要,因為可以給一年級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拼讀拼音,慢慢識字,練字,寫字多了。,那樣一年級以後學習會越來越省力,作業多了,寫作業快。她也越來越愛學習,不愛學習的孩子不是不學,而是面對不會寫的字退縮不願意去寫,怕寫錯被笑話,而且寫字太慢,磨磨唧唧的不願意去寫,我家的整個暑假,都在寫唐詩宋詞,這些她直接能讀出來,唐詩三百首寫了一遍。讀了一遍。背了一遍,現在抓起來就會讀,字寫的也很好看,而且數學應用題直接就讀出來了,邏輯狗裡面的內容自己做,題自己讀,從來不找我跟她說,有這樣就行……







諸葛筱蝶


我年僅四歲的孫子,生、長在深圳,那裡沒有柳樹。回瀋陽省親的時候,看到荷塘邊的柳樹,脫口而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四歲哦🙄。

我現在能背出來的古詩都是小時候背的。

這可不僅僅是增加點詞彙那麼表面的事情,他會潛移默化的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這就是“文”“化”。





皕墨軒


當然有用。我現在給孩子啟蒙,過去大半年每天堅持讓他背唐詩。和大家不一樣,我兒子有點智商問題,所以我不強求他一定要背出了,每天跟著我讀幾遍。即使這樣,他也已經會背了三十多首了。我在手機上下了app,也在淘寶上買了唐詩卡。唐詩卡特別好用,出去遛彎的時候也能帶幾張,他現在偶爾自己也能拿起來認幾個字。

自從背了唐詩,他看到鵝就會開始背鵝鵝鵝,看到紅豆就會背紅豆生南國,我覺得是屬於把實物和想象結合起來,有利於他開發想象力。


大錦鯉小錦鯉媽媽


古人說詩言志,歌詠言。中國古詩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萃,是古人智慧結晶,是文化符號、文化信息、文化根脈在時空會聚的文化能量,它可以在孩子們心田種上美好品德和智慧的種子,待以時日,它將花開天下,春滿人間。

為什麼這樣說呢?讓我們走進中華文化的源頭,一探究竟。

中華文化的載體是文字。蒼頡造字是開天闢地的大事,他所創文字都是他觀察天地萬事萬物運行規律,日思夜想,日積月累,日日推敲,不斷聽取各方面建議,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可以說來之不易,一字千金!每一個字都蘊藏天地玄機,蘊含宇宙能量和生命大道,字裡大乾坤,究悟才見真。

古詩是文字精華,它是古人心志和智慧的寶庫,也可以說它是打開孩子們福德資糧之門閃閃發光的金鑰匙。以往人們忽略或低估了它在孩子生命潛質開發和人格涵養中的巨大作用。

讀誦古詩時,孩子們不用硬解其意,只要大聲朗誦,用心背誦,堅持下去就行,每誦一首古詩,孩子們的心身神就合到一塊兒,古人的品德和智慧就會靜靜注入心田,體悟言語之美,韻律之美,文字之美......讓我們重溫兒時就會朗誦的一首古詩一一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讀古詩,孩子們就從當下做起吧!





千古一心


小孩子背古詩有沒有用?

我個人認為十分有用,也非常必要。

必要性:

一、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是古人最高文學水平的代表之一。

古詩詞的語言高度凝練,內涵雋永深邃,情懷古樸高遠,意境豐富,表現出古人高潔的情操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產,能極大豐富、開闊孩子的精神世界,昇華思想、錘鍊語言。

二、祖宗創造的文遺產不可放棄,否則我們將是歷史罪人。

三、學習要從娃娃抓起,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興趣。

四、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學習語言規律,培養漢語言習慣十分重要。將來作文中這用恰當運用古詩,能讓文章增加文采。

五、雖然考試並不要求學生作詩,但從小學到高中都有名句默寫和詩詞鑑賞,從小就背誦古詩到高中就節省了寶貴時間。

六、小孩子機械記憶能力強,小時候記憶的東西可能終生不忘。

七、古詩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孩子的影響潛移默化。

注意事項:

一、小孩子背古詩最好是五言、七言絕句,簡單又上口,太複雜的不易記住。

二、背誦要重複,隨時隨地。但不要強迫孩子背,小孩有了抵確情緒就起反作用。

三、帶畫圖的也很好,更直觀能幫助記憶。

四、邊背邊給小孩適當講解,死記硬背不好。

五、背誦古詩不是向親朋好友炫耀的資本,不要強迫孩子向客人展示。

希望寶寶們都成為有文化的中華好兒郎!





春風依醉


這點毋庸置疑,很多教育專家和科學家都說過,古詩的節奏感和韻律對孩子(甚至是剛出生的幼兒)的大腦有很好地刺激,好處多多。

據說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從小表現出超常的數學才能,剛上中學一年就把中學幾年的數學都學完了。有人建議他去學習更高深的數學知識,他父親不同意。父親是一位大學數學教授,他對楊振寧提出的要求卻是,花幾年的時間去學中國古典文學。後來,楊振寧先生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古典文學對他的薰陶,認為這種薰陶對他的科學研究有深刻的影響。

詩的押韻性質決定了它自帶節奏感和韻律感,孩子特別喜歡有節奏感的東西,節奏感也能促進他們的大腦發展。和孩子一起朗誦古詩時,可以把節奏感帶出來。比如李白的《登鸛雀樓》中“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據研究,一些帶有節拍性的故事,兒歌很好地刺激大腦的發育,提升孩子智商。

在帶孩子背誦古詩的過程中,有幾點需要特別強調。

第一,不要太功利

見過很多家長,喜歡讓孩子給大家表演背詩。孩子如果不配合,還會數落孩子不懂事之類的。孩子唸詩,是為了讓他體會中國的古詩之美,而不是為了“大人的面子”

第二,不用“過度解釋”

著名學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錢理群先生說:“我們傳統的啟蒙教育,發矇時,老師不作任何解釋,就讓學生大聲朗讀經文,在抑揚頓挫之中,就自然領悟了經文中某些無法(或無須)言說的神韻,然後再一遍一遍地背誦,把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觀念,像釘子一樣地楔入學童幾乎空白的腦子裡,實際上就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了讀書人的心靈深處,然後老師再稍作解釋,要言不煩地點撥,就自然‘懂’了。即使暫時不懂,已經牢記在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了一定閱歷,是會不解自通的。”

引用這段文字是為了說明古詩不用過度講給孩子詩中講了什麼。一般我在和孩子一起讀的過程中,孩子不問,我一般不會主動說。就是單純地當做遊戲或者歌曲來玩,來讀的。

今天開始就選一首朗朗上口、淺顯易懂的詩歌,和孩子一起開始詩歌之旅吧。祝福你!


有孩以後


孩子背古詩有什麼用,為什麼要背古詩

著名主持人董卿就是最好的例子:讀詩讀文多了,你就會有種天生麗質難自棄的氣質。


她十分感謝小時候父親逼她讀詩讀文,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她的詩詞儲備量,也讓她有足夠的能力主持中國詩詞大會,更主要的是在他主持別的節目的時候也能時不時地流露出一種文化人的氣息,讓人嘖嘖稱讚。她的水平可以相當,詩詞大會里的一位導師了。



背古詩可以讓孩子們瞭解到古代詩人文人的生活、感知古代歷史、提升寫作能力。

比如杜甫杜少陵的詩就被稱為詩史,他寫的詩就能反映一些歷史情況。有助於我們瞭解古代那個時候的社會是什麼樣子的。

同為唐代的白居易也寫過一首《賣炭翁》,入選了初中語文課本:“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不僅反映歷史,而且對賣炭翁外貌等等的描寫也十分到位,值得孩子們學習。

如果從功利性的角度來看的話,主動學的很吃香;不主動學的,不得不學。

國家總體戰略就是要將古詩文這些傳統文化類的相關知識發揚光大,在中考佔比也越來越多,在中高考佔比也越來越大,所以不想提高自己氣質,不想增加自己詩詞儲備量,不想提升寫作能力,不想了解古代歷史,不想體驗文人生活,也要為自己將來著想。



那麼,如何正確地學習古詩詞呢?

千萬不要使勁死記硬背古詩詞!這樣只會讓孩子丟失自己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大家在學習、背誦古詩詞的時候,不妨看看一些相關的節目,或者是動畫片,還有相關的歌曲。

最近幾年,由於古詩詞的推廣普及流行,越來越多的明星或者是素人,都在歌唱古詩詞或者是古詩文,比如著名的經典詠流傳節目。現在已經播出了兩季,進幾百首的詩詞都是可以給孩子們聽的。

不同的明星,唱出來古詩詞有著不同的感受,而且很適合孩子聽,這些都是中小學必背的古詩,沒有超綱的。唱的情感不同,也能讓你有所收穫不同。可以上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網易雲音樂,喜馬拉雅等等平臺上聽一聽人們是怎麼朗誦的這些古詩詞;也可以上一些音樂平臺上搜索一些古詩詞的名字,或許會找到驚喜。



比如最近幾年來,有很多唱古詩的歌曲出現,把古詩和詩以歌的形式呈現給大眾,這樣更讓孩子容易背誦,讓孩子邊聽歌邊背誦,你背不下來,就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在零碎時間中多聽一聽,自然就背下來了。

我們光背下來,自然不可以滿足瞭解古詩,感同身受的需要。所以我們如果水平足夠的話,建議大家可以

看看相關的詩詞解讀。

瞭解一些自己詩詞中不太明白的註釋,也可以考慮去喜馬拉雅等等平臺上聽一些詩詞名家的講解,你會更加深入的瞭解這首詩,畢竟教授講的比網上一些百科上講的更加深邃,有溫度,更實用。


以上就是 為您總結的,孩子學古詩詞的一些特點,好處,當然越早學習古詩詞越好,越往大了長,記憶力就退化了。不要有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