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項貴溪即將消失的手藝

「剃頭匠」這個說法是在清朝開始出現的。清朝時期,滿洲貴族為了徹底推翻前朝,實現自己在文化層面的長遠統治,下令男子一律剃頭梳辮,在「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口號下,人們紛紛把自己的頭髮剃光,「剃頭匠」這一說法就此流傳開來。

這是一項貴溪即將消失的手藝

集市、街頭、馬路邊;一刀、一椅、一水桶;一推、一刮、一清洗……隨意的場所,簡陋的工具,嫻熟的技巧,剃頭匠用這種簡易卻不簡單的方式,開創了便捷理髮的時代。

即便是身處街頭一隅,“行頭”簡陋,剃頭匠卻將洗剪剃幹得格外細緻。走街串巷的剃頭匠,盛滿了老手藝人的快樂辛酸。本期《貴溪在線》,讓我們走近那些在都市中漸行漸遠的身影,感受一名貴溪街頭剃頭匠的堅守與艱辛。

這是一項貴溪即將消失的手藝

上午漫步在貴溪沿河路,總能瞧見一抹身影,那是數年來風雨無阻的剃頭匠,一直在傳統剃頭行業堅守著,沒有電動剃刀的輔助,整個過程手動操作,精湛手藝遊離於剃刀之上,對待每一位客人都是一絲不苟。

鋒利的剃刀“行走”在一張塗滿肥皂的臉上,伴隨著嗞啦啦的聲音,鬍鬚落地,熱毛巾從臉上撤掉之後,行雲流水般操作,讓小編不由替客戶感嘆一句:“舒服哇!”

這是一項貴溪即將消失的手藝

一頓操作完畢,把養家餬口的家當逐個放到三輪車上,捆綁妥當,收工!

這是一項貴溪即將消失的手藝

這是一項貴溪即將消失的手藝

街頭剃頭匠和當時的條件和生活方式密切聯繫,就在一個“剃”字,一把刀的功夫。如今理髮,重在“理”,主要是把頭髮理短,還有洗、按、燙、染等,工具多,程序多,費事多,當然出來的花樣多,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但千變萬化,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頭髮長了要剪一下還是最基本的需求。也不知道,將來人們還會做些什麼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