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吐蕃为何如此强大?

通过以下策略,吐蕃王朝不仅在青藏高原地区站稳脚跟,而且把触角伸展到唐朝中原地区,乃至中亚、南亚等广大地区,并持续表现出蓬勃的斗志和旺盛的生命力。


自然环境

从现在考古发掘的距今5000年前的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面貌中发现,相对中原地区而言,吐蕃的草原畜牧业比其农业要更为发达,其北部和西部的羌塘高原都是水草丰茂的天然牧场,吐蕃人很早便已经学会饲养牦牛、犏牛、山羊、绵羊、马以及少量的猪和狗。

唐朝时期的吐蕃为何如此强大?

唐朝吐蕃疆域图

同时吐蕃王朝时期刚好是中世纪温暖期, 吐蕃控制下的青藏高原地区,农业产量上升,从而成为吐蕃帝国繁盛的根基。而农业在西藏中部和南部一些自然环境良好的地区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作为吐蕃王朝族群核心的雅隆悉补野部,便是最早兴起于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河谷,那里河流发达、气候相对温润,农业生产传统悠久。


政治

政治联姻巩固统治

吐蕃王朝建立以前和建立初期,往往通过政治联姻的策略来扩大和巩固政治同盟,从而使雅隆吐蕃,部落不断获得发展和壮大。松赞干布本人即娶过5位王妃。而他的妹妹还下嫁象雄王,后者在为吐蕃刺探情报,最后灭亡象雄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史书记载,达布聂西时期,就从吐谷浑获得药物,从突厥获得法律,从中原地区获得历法。

唐朝时期的吐蕃为何如此强大?

松赞干布

吐蕃的公主就曾出嫁高原西北地区的小勃律王、西域的苏禄王、云南的南诏王等,通过政治联姻,实施扩张策略。

强而有力的军政机构

吐蕃强而有力的军政机构发挥了功能,使得蕃廷得以从容统辖偌大的征服区域。

在吐蕃王国建立之后,也形成了职官制度,其体制多模拟唐朝的行政官吏制度和规范而建立。吐蕃的最高统治者为“赞普”,赞普之下,有大相、副相各一人,也称为大论、小论;都护一人,称为悉编掣逋;之后有“内大相”和“外”相,内大相处理宫廷的内部事务,而外相负责与臣属氏族的关系、对外情报和惩罚性的远征。

唐朝时期的吐蕃为何如此强大?

吐蕃藏甲现代复原品

另设有司法大臣一名,督导司法事务;岸本一名,负责度支;审计官一名负责簿记,各级官员均有相应的品阶和章饰制度,称之为“告身”制度。

唐代吐蕃在本土共设置有5茹、61千户,5茹,名次分别为:伍茹、叶茹、约茹、茹拉、孙波茹;其中,“孙波茹”为被吐蕃征服的苏毗和汉人编成,共11个千户,分布方位处于吐蕃与唐朝之间;其余每茹各领10个千户,加上羊同的10个千户,共有61个千户。

而被吐蕃征服的羊同,藏文文献称“象雄”,10个千户驻防于吐蕃与突厥、苏毗之间。

据守牡区,窥视农区

吐蕃在控制青藏高原地区后,长期以农牧分界地区作为唐蕃分界线,控制牧区,发挥自身长处,保持优势战略地位,使唐朝久用军力而不能有所作为,处于两难境地,所谓“近讨则徒损兵威,深入则未倾巢穴”。

唐朝时期的吐蕃为何如此强大?

吐蕃人

吐蕃王朝把据守牧区,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上升到政治策略的高度,始终保持便于操控的态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各个方面的损失。

同时,不断窥视唐朝控制下的农区,使对土地极度依赖的农民无法从事生产,或者庄稼无所收获,直接动摇唐朝在西部统治地区的经济根基。


军事

全民皆兵

吐蕃军队从吐蕃时期的文献来看,实行的是一种将军事、行政和生产三位一体化的体制,即将其分为五“茹”,与吐蕃领土的划分形成一体,军队平时分散,战时集中,驻扎在各地,每茹设有军事长官“茹本”,通常是由当地最大的氏族贵族担任此职。

茹下设“东岱“,意为千户或“千人之队”,每一茹下可分为十个东岱,其长官称为“东本”,意即“千夫之长”。吐蕃是一个军事组织社会,成年男人平时耕作,战时出征,全民皆兵。

唐朝时期的吐蕃为何如此强大?

吐蕃重骑兵

吐蕃军队的精锐之师是骑兵,考古发现的吐蕃马具与唐朝和波斯萨珊朝相似,表明其具有与东西方骑兵装备不相上下的先进水平。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的石窟壁画和塑像中有身穿吐蕃式样铠甲的武士和天王形象,反映出当时吐蕃战士身穿坚固的铁甲,手执锋利的兵器,在吐蕃开疆拓土的征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善用骑兵

吐蕃军队大多为骑兵,来往迅速,杀伤力巨大。而且吐蕃骑兵使用的马匹适合高原气候和地理环境,这和唐朝军队以步兵为主,以及使用来自北方地区和西域地区战马未必习惯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的情况,形成反差。

唐朝时期的吐蕃为何如此强大?

吐蕃武士

为了实施其扩张计划,吐蕃极为重视抢占战略要地,吐蕃与唐朝争夺大小勃律、争夺南诏等地,都是重要举措,而吐蕃趁唐朝尚未认清其扩展目标,以及尚未对青海地区的战略意义给予足够重视之机,相继吞并白兰、党项、苏毗和吐谷浑等部。


经济

经济掠夺

吐蕃军队每有战事,不带资粮,以虏获为军备;平时也多通过掠夺来获得财富,加强经济基础,如瓜州之战。吐蕃与唐朝通过高原丝绸之路进行的全方位贸易,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吐蕃的经济。被吐蕃征服的青藏高原地区及其相邻地区的属部,都要向吐蕃占领者交纳赋税。

在发动战争的过程中,吐蕃的军队常常把破坏对方的经济基础作为重要手段,如在对唐朝的作战中,经常采取“践踏庄稼”、夷毁房屋的措施。

唐朝时期的吐蕃为何如此强大?

巅峰时期的吐蕃和其控制的地区

吐蕃多乘秋高马肥的时候,出兵进扰唐朝边地,使得唐朝不得不相应地采取“防秋”的对策,“防秋”既是对吐蕃秋季进攻的防御,也是对秋收庄稼的一种保护策略。唐朝很多藩镇和很大一部分兵力都被迫加入到“防秋”的行列。

发展农牧业

吐蕃通过发展畜牧业,在满足广大百姓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为强大骑兵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吐蕃占领青海地区后,白兰、苏毗、党项、吐谷浑等部的牧业经济成为吐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吐蕃还借金城公主“ 汤沐” 地的名义从唐朝获得黄河九曲,进一步增强了畜牧业经济的实力,并以此为前沿阵地,威胁唐朝的西部边地。

唐朝时期的吐蕃为何如此强大?

青藏高原

与吐蕃对唐朝农业地区的秋收成果的掠夺不同,进入吐蕃牧区,唐朝军队无法从土地上得到什么虏获物, 也不能造成较大的破坏。


外交

联弱抗强

吐蕃在外交上采取了联弱抗强的策略,除了联合青藏高原地区的各部落和族群,对外还联合西域的苏禄、葛逻禄,甚至回绘等部,在东边则联合一度割据云南等地的南诏政权,乃至中亚的大食帝国,来对抗唐朝。

唐朝时期的吐蕃为何如此强大?

西和吐蕃

而当大食帝国势力强盛,影响中亚政局时,吐蕃则联合西域突厥诸部阻止大食势力东进。

远交近攻

在统一本部时期,吐蕃与高原周邻地区政权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吞并白兰、苏毗、党项等部时,也极力和唐朝建立联姻关系,保持使者往来。

唐朝时期的吐蕃为何如此强大?

安西与北庭

等到吞并吐谷浑,直接威胁到唐朝的边地,与唐朝发生冲突后,才开始改变策略,后来与大食联合以对抗唐朝,也有远交近攻的成分。

分化瓦解

以对唐朝为例,既包括瓦解唐朝和周边部落关系,又包括离间唐朝廷与将领,以及各个将领之间的关系。吐蕃在和唐朝争夺南诏、西山八国、党项、吐谷浑、大小勃律和西域诸部的过程中,频繁使用分化瓦解策略,使许多原来归属唐朝的部落和政权,转归吐蕃治下,动摇了唐朝在该地的统治。

唐朝时期的吐蕃为何如此强大?

大昭寺壁画中,身披重甲的吐蕃武士

一些部落为了保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在唐朝和吐蕃之间左右逢源,西山八国即是典型代表。对于唐朝的前线边将,吐蕃也采取分化政策,制造矛盾,增加唐朝边将内部的矛盾,其中很成功的一次是尚结赞分化李晨、马隧、浑城的事例。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吐蕃乘机攻占唐河西数州之地,从763年以后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势力一度延伸到中亚、克什米尔和北印度,以及通过今阿富汗到达伊朗的通道,整个西北地区大致以甘肃的河西走廊到新疆的天山一线为界,以南的地区和民族均归吐蕃的统治,并一直延续到9世纪中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