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01

黃緯祿是誰?

要說美國忌憚的中國人,黃緯祿算一個。現在我們所擁有的巨浪、東風導彈,包括神州火箭,都和他有很大關係。

作為航天四老之一,黃緯祿的名字少有人知道,和眾多科研工作者一樣,默默無聞。

作為著名科學家,要讓他搬到將軍樓,專家樓,他都一一拒絕。甚至因為家裡的電是免費的,所以不讓家人多用。

在不佔便宜就吃虧的人看來,這樣的為人處世,幾乎不可能。

人有很多種活法,黃緯祿是值得尊敬的,他選擇了為國鑄劍。

黃緯祿到底了什麼?值得如此懷念。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02

留學英國,遭遇冷眼

關於黃緯祿兒時的記錄很少,只知道他父親是前清秀才,教育頗有心得。

中學時黃緯祿的成績雖然不錯,但算不上拔尖。他英語成績很不好,甚至導致他曾一度有了退學的念頭。

而他的父親卻寫信給黃緯祿,讓他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壓力,學不來也沒關係。父親的寬慰讓黃緯祿減少了心理負擔,成績反而上去了。

後來黃緯祿考入國立大學工學院電機工程系,一是因為對工科有興趣;另外,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候,看到日本的飛機大炮在中國肆虐,讀書人都有科技報國的想法。

後來因為成績優異,他得到去英國倫敦大學留學的機會。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雖然在倫敦大學,黃緯祿接觸到世界前沿科學技術。但是倫敦也不是樂土,當時正是二戰打得最激烈的時候。

黃緯祿在英國邊讀書邊工作,並且和國內一樣,頭頂還有空襲轟炸的危險。

在國外求學的黃緯祿不時也會遭到英國人的白眼,甚至在被印度人歧視。他在印度坐船時,發現中國人要上郵輪話,必須要給印度人小費,而英國人就不用。

這種被歧視感覺,頗為屈辱,黃緯祿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學子在海外,很容易感到國家的貧弱,對個人的影響。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03

和導彈結緣

在英國黃緯祿曾有一次死裡逃生。

一天早上黃緯祿上班,因為他是實習生,所以會晚半小時,在他趕到公司時,卻發現公司大樓被德國的新型武器——導彈,襲擊了,辦公室的5名同事遇難。

戰後黃緯祿在紀念館裡,看到過未爆炸的導彈實體。他成了當時國內少有見過導彈實體的人

黃緯祿被這種工藝複雜,威力巨大的武器給震撼,心裡曾想:

“如果我們國家也有這樣的武器,日本就再也不敢打我們了!”

當年的想法,在幾十年後成了現實。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04

為國鑄劍

抗戰勝利後,黃緯祿就回國了。但是並沒有實現抱負的條件。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為有工科背景,他被調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二分院,成為液體戰略導彈控制系統的總設計師。

黃緯祿負責的導彈控制系統,是導彈打得準,飛得穩的關鍵。

百廢待興的中國,想要做導彈,是需要下大決心的,因為這必然會消耗大量的資源。

黃緯祿心裡很清楚,自己的科研資金,科研經費,都是從老百信嘴裡摳出來的口糧,萬萬不能馬虎,不然就是浪費,就是犯罪。

所以在生活上,黃緯祿是一個非常“摳門”的人。一件從英國帶回來的大衣,穿了一輩子。

在黃緯祿等老一輩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仿製成功了東風一號導彈,自主研發東風二號導彈,後來也做到了兩彈結合。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但對於國防來說,這些遠遠還不都,要做到核平衡和核威懾,就一定要有二次核打擊能力,就一定要有地潛導彈。

黃緯祿被調去研究潛地導彈,這項技術,只有美蘇擁有,別人也不會給我們任何數據。雖然有東風導彈技術的基礎,但在固體潛地導彈上,國內沒有人做過。

黃緯祿作為總工程師,率領一群沒有見過固體潛地導彈的科研人員,獨立做理論論證,獨立生產,獨立研發,硬生生地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當然,其中的付出是難以相信。

在國內物資匱乏那幾年,黃緯祿同樣也是吃不飽飯。他曾開玩笑說,肚子餓了,把褲腰帶勒一勒,就飽了。

生活上的困難還能忍受,研發上設備的匱乏就更難克服了。導彈需要做導彈濺落實驗,按照美國人的做法,需要花一億美金,挖一個大坑,造個大型試驗場就行了。

可我們沒有這樣的財力。黃緯祿和同事們經過多次討論,最終採取到南京長江大橋,做導彈濺落試驗的方案。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在高30多米的南京長江大橋做導彈試驗,這種腦洞大開的“窮方法”,是當年是萬不得已的選擇。

黃緯祿率領著團隊,在三伏天,跑到封鎖的南京大橋上做實驗。前幾次效果都不理想,實驗彈落水後,外殼都出現了破裂。

南方夏天很溼熱,再加上實驗失敗帶來焦急情緒,黃緯祿急得全身長滿了痱子,卻一聲不吭的堅持著。他甚至用衣服包裹著,不讓人看到,怕影響軍心和士氣。

直到後來把問題解決,黃緯祿才鬆了一口氣。

後來黃緯祿回到家,妻子看到他全身的痱子,心疼得落淚,而他卻一點不在乎。

黃緯祿覺得自己能在城市裡工作研究,已經非常不錯了。因為還有許多科研人員,在戈壁沙漠裡做科研,連水都喝不上。他覺得自己還是很幸福的。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05

主動為失敗攬責

黃緯祿在工作中極為嚴苛,常對犯錯誤的同事嚴厲批評,能把別人罵哭。但是他又是一個極為愛護下屬的人。在研製巨浪導彈的過程中,需要將大型的東風導彈小型化,這需要109個單位,3萬多職工通力合作。

同事間有技術上的爭論,需要黃緯祿拍板時,他在作決定後,一定會去寬慰方案被否定的同事,讓同事感到自己是被重視的。所以黃緯祿一直很有聲望。

在需要承擔責任時,黃緯祿一定會主動站出來承擔,保護更多的同事。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巨浪一號潛地導彈的研究過程,不僅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從理論論證到實彈發射試驗,花費了20多年的光陰,黃緯祿等人才有了實驗發射的機會。

可是第一次潛艇試射,卻失敗了。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對於黃緯祿和其科研團隊來說,失敗壓力是巨大的。因為20多年,幾十萬人的心血,全都能聚在這枚導彈上。

第一次實驗失敗後,黃緯祿在會上,把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他對同事們說:

“我是總設計師,這次試驗失敗,我負主要責任!”

他小心地維護團隊士氣,並且尋找問題,最終發現是一處插頭出現了問題。

解決了這個問題,是否要再次試射,這個難題又擺在了黃緯祿的面前。

因為舉行一次試射實驗,不僅要調動軍隊,花費巨資,更重要的是國際輿論,如果失敗,對於整個國家的科研信心,是有很大損害的。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再後來的回憶中,黃緯祿曾說,那幾天自己整夜睡不覺,在腦海裡不斷重複發射過程以及導彈細節。

別人看他,覺得又老了幾歲。

黃緯祿最終決定在6天后,再次試射。

這一次的試射不負眾望,巨浪一號導彈成功的命中了目標。

這也意味著,我們又多了一個國防利器。

當年黃緯祿對德國導彈的羨慕,在這一天得償所願。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06

巨大付出,孤獨前行

這些年,黃緯祿和其他科研人員付出了太多。患有心絞痛的黃緯祿,在辦公室常常捂著心口做理論研究,久而久之,身上的背心,胸口都被他捂出一個大洞。但他讓家人補補繼續穿。

黃緯祿和部門人員,常常這樣說:

“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寶山”

這也是他這一輩的誓言。

試射成功後,黃緯祿除了喜悅之外,感到全身疲憊。為了這次試射,他整整瘦了11公斤。拖到疲倦的身子回到家裡,到頭就睡。

因為黃緯祿的工作性質是絕密的,家人不知道他是做什麼的。他有什麼苦,不能找人傾訴,只能自己扛著。

更多的時候,他是個孤獨的將軍。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07

書生為國鑄劍

他退居二線後,也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做技術顧問,繼續為航天事業做貢獻。

黃緯祿當年的設計,給國家省下了大量資金。開創了用“臺、筒、艇”三步發射的試驗程序代替傳統試驗平臺。美國當年造的試驗平臺,可是花了一億美金。

黃緯祿儘管身居高位,但是對自己和家人卻很嚴苛。

黃緯祿多次拒絕將家搬到專家樓。公私分得很清楚,早年住房是部隊建制,水電免費,黃緯祿卻不讓家人用熨斗,覺得太浪費國家的電了。直到後來電費需要自己繳時,才讓家人用熨斗。

這位可敬的老人,一輩子都熱愛自己的事業,在彌留之際,他曾說過;

假如有來生,我還要搞導彈

我們所說的國士精神,並不是看他有多大名氣,能賺多少錢,

正如他對後來的學子寫下的寄語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勇挑民族復興重擔。”

這樣的國士精神,永遠值得傳承!

科學家省下7個億造導彈,卻捨不得妻子花錢

————————end————————

爾知語錄,講述值得知道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