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它很香,被譽為“諸香之冠”。

它很貴,2808元/盒(共2g),不知道還有那個藥比它更貴?

它在《甄嬛傳》中多次以反面“角色”亮相。

卿本佳人,奈何為害?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麝,是一種古老而有靈性的動物。我國先秦時期的一部富於神話色彩的奇書《山海經·西山經•麝》載:“又 西 二 百 裡 , 曰 翠 山 ,……,其 陰 多 旄 (máo ) 牛 、 麢 (líng ) 、 麝。”另外,《中山經》:“東南一百二十里,曰陽地之山……其獸多麢 (líng ) 、 麝。”

現在,在我國主要分佈在西北、西南林區,以分泌麝香而聞名,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麝是哺乳動物,屬於鹿科,但頭頂沒有角,體型也比鹿小,體重一般只有幾十斤,雄麝還長有獠牙。它們喜歡生活在海拔較高的山區和高原上,一般單獨活動,嗅覺、視覺、聽覺和行動都很靈敏,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麝一般在凌晨開始覓食,天亮後休息,黃昏後又開始活動,直到午夜。

雄麝的臍部有香腺,能分泌麝香,因此又稱它為“香獐子”。在1歲時,雄麝開始分泌麝香,3~12歲時是旺盛期,要形成較好的麝香仁則要在8~10年以上。麝香是包圍在香囊附近香腺分泌出來的,是麝之間相互尋找、辨認、交往、減少同競爭對手遭遇的通訊手段。在冬季和初春的交配期,麝香的分泌更旺,氣息更濃,因此人們也多在此時取香。

麝香的特殊香氣使古人很早就認識到了它的妙用:可以製成香料,也可以入藥。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麝香,因為是麝臍部香腺分泌出來的,所以又叫“臍香”“麝臍香”“香臍子”。雄麝香腺中分泌出麝香的初香液,呈稠厚的黑褐色軟膏狀,在香囊中經過數月的貯存和熟化,即形成棕黃色粉狀或大小不同的黑色塊狀、顆粒狀夾雜有細毛及內膜皮等的“麝香仁”,俗稱“當門子”,成粉末狀者則稱“元寸香”。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若將其香囊取下,陰乾,即為“毛殼麝香”。剖開後可以看到一些粉末或小顆粒的“麝香仁”,還有一些少量的細毛以及脫落的內皮,習稱“銀皮”。麝香以仁黑、粉末棕黃(俗稱黑子黃香)、香氣濃烈、富有油性者為佳。然而,剛從取出的麝香因氣味太濃烈,反而有一種臭氣,因此又有“臭子”“四臭香”的別稱。需要經過稀釋,或量極微時才會感受到它的芳香之氣。

一般的香料,大都出於草木,唯獨麝香出於精血,是香中的至寶。它名聞天下,被譽為“諸香之冠”。自古至今,麝香都是極為名貴的香料和中藥。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麝香作為香料,深受古人的喜愛。古人用麝香有多重使用方法和途徑:比如,可以取微量麝香與其他香料搭配,作為薰香置於室內,會使滿屋清香,且香味持久。此外,麝香也常常被用於梳妝和薰香衣物。到了唐宋年間,已盛行將麝香作為化妝品和賦香劑。因其珍貴難得,即使在古代宮廷中,也被視為至寶,深的後宮嬪妃們的喜愛。《甄嬛傳》中,麝香的出鏡率很高,都是以致滑胎、不孕的面目出現,突出了長期用香在香氣下掩藏的耗散真氣、活血化瘀的作用。麝香有沒有這麼厲害?這個還真不好說,沒有現實案例。但理論上推測,應該是誇大了它的作用。但是,孕婦避忌是應當的。

歡宜香裡的它,致年妃不孕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母子的秘密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帝王無情

華妃因為長年累月地聞著皇帝、太后送給她的含有麝香的歡宜香而無法懷孕。

安陵容的舒痕膠害甄嬛流產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甄嬛懷孕5個月時,因為用了安陵容送的摻有麝香的舒痕膠而流產。

安陵容私藏的“當門子”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麝香成為了安陵容的害人的工具,惡行敗露,她的人生也因此而走到了盡頭。

麝香貴在稍用,淡淡清香為妙,過則為害。

其時,古人很早就認識到了麝香的奇妙,也認識到了用量須微的道理。如南朝范曄在《和香序》中說:“麝本多忌,過分必害。”

另外,麝香在文人雅士見也大受歡迎。古代文人、畫家會在上等墨料中加少許麝香,製成“麝墨”寫字、作畫,使墨香更為芳香清幽。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通(歐陽詢之子)說:“每書,其墨必古松之煙,末以麝香方下筆。”(《李孝美墨譜》)唐代詩人杜甫在《丁香》詩中語:“晚墜蘭麝中”。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麝香香味獨特,其用不止於香料之用,更重要的是它的藥用價值。現存最早的本草著作《神農本草經》中載有麝香,並將其列為“上藥”:

麝香,味辛溫。主辟惡氣,殺鬼精物,溫瘧,蠱毒癇痙,去三蟲。久服除邪,不夢寤魘寐。

唐代《新修本草》載謂:“帶麝非但香,亦辟惡。以真者一子,置頭間枕之,辟惡夢及屍疰鬼氣。”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解釋認為:“麝喜食香草,其香氣之精,結於臍內,為諸香之冠。香者氣之正,正氣盛,則自能除邪辟穢也。”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對麝香的藥用特點和價值做了較很好的總結:

麝之香氣遠射,故謂之麝。……麝香走竄,能通諸竅之不利,開經絡之壅遏。若諸風、諸氣、諸血、諸痛、驚癇、症瘕諸病,經絡壅閉,孔竅不利者,安得不用為引導以開之、通之耶?非不可用也,但不可過耳。

歸納而言,麝香具有芳香開竅、舒心寬胸、通經疏絡、活血化瘀、除邪辟穢等多種功能,在很多名方中都有應用。如安宮牛黃丸、片仔癀、至寶丹、大活絡丹、蘇合香丸、西黃丸、雲南白藥、香桂丸等都含有麝香

由於麝香辛溫,氣極香,走竄之性甚烈,因此有極強的開竅通閉醒神作用,因此一直被奉為是芳香開竅第一品,對於閉證神昏,無論寒閉、熱閉,都有效果。安宮牛黃丸中,就用到了麝香,它與牛黃等涼開、清熱解毒之品相配,組成了涼開第一寶。

辛香的藥物走竄,容易耗散正氣,藥用時更應謹慎,不可亂用。《雷公炮製藥性解》指出:“麝香為諸香之最,其氣透入骨髓,故於經絡無所不入。然辛香之劑,必能耗損真元,用之不當,反引邪入髓,莫可救藥,誠宜謹之。”孕婦當忌。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字彙》對“麝”這種動物有一段描述,令人憐惜:

獸如小麋,身有虎豹之文,臍有香,為人所迫,卽自投高巖,舉爪剔出其香,就縶且死,猶拱四足保其臍。故象退齒,犀退角,麝退香,皆輒掩覆,知其珍也。

人命至貴,貴於千金。但於生命而言,“人畜一也”。

雄麝到10歲左右為最佳分泌期,每隻至多也不過可分泌50g左右。由於自古都採用殺麝取香的方法,致使野生麝類資源越來越少,現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萬物與人並育於自然之間,當心存感恩,取其香當善待之,並當因其珍而惜其用。目前,除有人工飼養活體取香的方法外,更有人工麝香可作為替代品。

最貴中藥、諸香之冠,《甄嬛傳》中多次以黑暗面出鏡——麝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