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為了馬匹,建立了“國企”養馬,為何最終“國企”還是破產了

談起北宋,給人們留下優良印象的,往往是它繁榮的文化和發達的經濟。而它留給後入的不良印象,便是在與遼,西夏對抗的過程中,因為勝少負多而進而產生的軍事實力弱小的印象。

但是,為什麼北宋的軍事實力會不如北方的遼和西夏。

原因在於,北宋缺乏戰馬。在於遼於西夏對抗時,只能憑藉步兵。而西夏與遼卻有優良的騎兵。因此,才造成了北宋在軍事上始終敵不過西夏和遼的情況,但是,北宋初期,北宋的統治者也知道北宋缺馬。因此,設立了專門的養馬機構,即群牧司、太僕寺、駕部。也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國企”。

但是,“國企”最終還是破產了。然而,這由國家支持的“國企”為何會破產?即以這些國家養馬機構養馬,從而緩解北宋缺乏戰馬的計劃,為何最終失敗。

北宋為了馬匹,建立了“國企”養馬,為何最終“國企”還是破產了

二、養馬“國企”是什麼樣的?

據前文可知,北宋所設的國家養馬機構有三,即群牧司、太僕寺、駕部。這三者中,主要處理馬政的是群牧司。該機構作為管理北宋馬政的主要機構,長達七十年左右。

而群牧司作為北宋馬政監督牧養事物的國家管理機構,其主要職責是:掌管全國的馬政的監督與牧養即“掌國馬,以待軍國之用”,同時,和大多數國家機構一樣,它也維護國家安全,鞏固統治之用。因為群牧司的責任重大,所以北宋統治者對於群牧司的最高長官——群牧制置使。的選拔任免也很重視。

北宋為了馬匹,建立了“國企”養馬,為何最終“國企”還是破產了

再就是太僕寺了,其對北宋監督與牧養的管理的主要職責是記錄京師汴梁及地方諸坊監的牧馬數量、飼養管理、病馬治療和制定賞罰標準對官員政績進行考核賞罰。

即“總國之馬政,籍京都坊監、畿甸牧地畜馬之數,謹其飼養,察其治療,考蕃息損耗之實,而定其賞罰焉,死則斂其尾、筋革入於官府。”太僕寺最高長官為太僕卿,太僕卿下設少卿,丞,主薄。《宋史職官》記載:“卿少卿丞主簿各一入。卿掌車輅、廄牧之令,少卿為之貳,丞參領之。”

然後,便是駕部,北宋設駕部,是沿襲了曹魏時的制度,是尚書省兵部的下屬機構。主要負責管理監牧牧馬的數量、馬匹的生育、飼養、邊境買馬以及對駕部官員賞罰等事務。最高長官為駕部郎中。

以上的三個機構,在北宋的不同時期其分管的權利也不同。因此,我們可以大略知道這些機構倒閉的原因。

北宋為了馬匹,建立了“國企”養馬,為何最終“國企”還是破產了

二 政治鬥爭給“國企”帶來災難

前文提到,北宋為緩解戰馬不足而設了群牧司,太僕寺,駕部三個機構用來養馬。但最終失敗,而在這一過程中,其三個機構在北宋不同時期的權利是不同的。

例如:公元960年到公元999年,太僕寺為馬政掌權機構;公元1000年到公元1081年,群牧司為掌權機構;到公元1086年,群牧司被裁撤,馬政歸駕部和太僕寺共同掌管。在公元1102年,馬政權力完全迴歸太僕寺。公元1103年到北宋滅亡,駕部和太僕寺共管監牧事務,不過駕部主管外監。

由此可見,北宋馬政機構權利的頻頻變動,引人注目。而政治鬥爭,不得不納入致使“國企”倒閉的原因。但是是哪方面的政治變動?民間有俗語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換了,自然不會完全遵從前代的命令,所以會有所變動,此為一方面。

北宋為了馬匹,建立了“國企”養馬,為何最終“國企”還是破產了

另一方面,宋朝為了收攏權利,實行一職多官的政策。從而造成的冗官現象。而且,爭權奪利的現象自古就有,但是人一多,不免拉幫結派,黨同伐私。大到為了自己的政治報復,小到為了自己的個人私慾。將被皇帝重視的馬政部門拉入了政治漩渦。因之,產生了上述現象。

但是,為什麼說:政治鬥爭給馬政機構帶來的權利變動是使這“國企”倒閉的災難呢?

因為,北宋是以人治國,群牧司,太僕寺,駕部是國家權利機構,還是為皇帝重視的權利機構。頻繁的政治變動帶來的是頻繁的人事調動。

而這人事調動有波及馬政機構。使得很多新到任的官員沒有經驗去管理,待到熟悉了,又被調走,迎來有一批新的沒有經驗的官員。一致後來本事攸關軍國的機構成了投機取巧之人的政治跳板。

而正因為這些,使得機構設置雖好,但機構執行人員不是一竅不通,就是屍餐素位。這樣下來,即使是“國企”,又怎麼能不倒閉呢。

北宋為了馬匹,建立了“國企”養馬,為何最終“國企”還是破產了

三 入不敷出的國家財政

宋太祖舉于軍伍之中,因此,也特別忌憚軍伍之人日後效法他所以,在最開始,他為了維護統治穩定,將地方權利大規模收回中央,政治上 實行一職多官的策略。

軍事上,將將領的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還為了安全將暴亂起義的有罪的,收回軍隊。這樣到了宋仁宗時期,北宋冗官冗兵的現象已經氾濫。

而大量的冗官冗兵,所造成的就是冗費,即大量的財政支出。

雖然宋朝經濟發達,但並不代表北宋政府有錢。因為北宋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主要源於稅收,而稅收具有固定性。所以每年的收入是有限的,但隨著冗官冗兵的增加,每年的支出卻增加著。

因此 ,在收入額增長緩慢的情況下,支出額卻迅速的增加著。漸漸的財政收入不如財政支出便形成財政赤字。即入不敷出的局面。

而養馬在當時是一件昂貴的事,大規模的養馬說好的金錢是巨大的。而北宋檀淵之盟後,處於和平時期。北宋統治者即為了緩解財政壓力,有了廢除馬政機構的決定。後來,因為經濟原因和邊防的壓力,馬政機構時費時立,基本起不到作用。也就隨著北宋的滅亡而滅亡

北宋為了馬匹,建立了“國企”養馬,為何最終“國企”還是破產了

結束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北宋“國企”的失敗,不在於其自身有何不足,而是由於政治。但從根本來說,是統治者的政策不合時宜,統治階級的貪圖享樂使其覆滅。國企隨著北宋的滅亡而倒閉,也見證了北宋滅亡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